放射冷却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1273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80014766.6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提供实现光反射层的廉价化的同时、能够适当地将冷却对象进行冷却、而且能够长时间良好地发挥冷却作用的放射冷却装置。从放射面H放射红外光IR的红外放射层A、以及位于该红外放射层A的与前述放射面H的存在侧相反侧的光反射层B以层叠状态设置,光反射层B构成为将由银或者银合金制成的第1层B1、由铝或者铝合金制成的第2层B2、和防止银与铝的合金化的防合金化透明层B3以按照第1层B1、防合金化透明层B3和第2层B2的顺序位于靠近红外放射层A一侧的形态进行层叠的状态。

    热辐射光源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7501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14616.6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光学构造体的随时间的劣化的构造的热辐射光源。具备光学构造体(1),所述光学构造体(1)具有光学构造,在所述光学构造中在由半导体构成的构件形成了折射率分布,以使以比该半导体的带隙所对应的吸收端所对应的波长短波长的光进行谐振,光学构造体(1)具备包覆构造(30),所述包覆构造(30)被与折射部(10)的半导体不同的、能够对可见光至远红外线所包含的波长的光进行透射的包覆材料包覆。

    辐射冷却装置
    3.
    发明公开
    辐射冷却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1207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80024517.7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提供辐射冷却装置,其能够使从辐射面的存在侧观察辐射冷却装置时的颜色为白色,同时能够提高耐久性。其设有从辐射面H辐射红外光的红外辐射层A、位于该红外辐射层的与所述辐射面H的存在侧相反侧的光反射层B和前述红外辐射层A与前述光反射层B之间的保护层D,前述红外辐射层A是厚度调整为在波长8μm至波长14μm的带域释放比吸收的太阳光能量大的热辐射能量的树脂材料层J,光反射层B具有银或银合金,连接树脂材料层J和保护层D的胶水层N设在树脂材料层J和保护层D之间,胶水层N中混入有无机材料的填料Q。

    辐射冷却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7159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80022491.0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提供辐射冷却装置,其在极力避免辐射冷却性能降低的同时,辐射面呈有着色的状态。将从辐射面H辐射红外光IR的红外辐射层A和位于该红外辐射层A的与辐射面H存在侧相反一侧的光反射层B以层叠状态设置,光反射层B按照以厚度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范围的由银或银合金构成的第1金属层B1、透明介电层B2以及反射透过第1金属层B1和透明介电层B2的光的第2金属层B3的顺序位于接近红外辐射层A一侧的形态,构成为第1金属层B1、透明介电层B2和第2金属层B3层叠的状态,透明介电层B2的厚度被设定为使光反射层B的共振波长为400nm以上且800nm以下的波长中的任一波长的厚度。

    热辐射光源
    6.
    发明公开
    热辐射光源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280580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80067109.8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热辐射光源,所述热辐射光源能够以使基板和热辐射层露出于大气中的状态设置,而且,在4μm以下的窄频带的波长中具有大的放射率、且大于4μm的波长的放射率小。热辐射光源,层叠有热辐射层(N)和加热该热辐射层(N)的基板(K),其中,热辐射层(N)以如下的状态构成:以具备MIM层叠部(M)的辐射控制部(Na)和由透明氧化物形成的放射用透明氧化物层(Nb)的顺序位于靠近基板(K)的一侧的形态层叠辐射控制部(Na)和放射用透明氧化物层(Nb),所述MIM层叠部(M)使由透明氧化物形成的共振用透明氧化物层(R)位于沿着层叠的方向排列的铂层(P)之间,共振用透明氧化物层(R)的厚度是以4μm以下的波长为共振波长的厚度。

    辐射冷却装置和辐射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6246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21513.7

    申请日:2018-03-01

    Abstract: 提供抑制紫外光的吸收的辐射冷却装置和辐射冷却方法。辐射冷却装置100具备反射紫外光UV的紫外反射层10、反射可见光和红外光的光反射层20和辐射红外光IR的红外辐射层30并且从辐射面40辐射红外光IR,辐射冷却装置100是从辐射面40侧来看按紫外反射层10、红外辐射层30和光反射层20的顺序层叠而成的。

    辐射冷却式膜材料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781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80024555.2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白天的日照环境下通过辐射冷却作用冷却膜材料,而且能够提高形成帆布时的生产率的辐射冷却式膜材料。辐射冷却层CP安装在膜材料E的外表面,辐射冷却层CP构成为具有从辐射面H辐射红外光的红外辐射层A和位于该红外辐射层A的辐射面H的存在侧的相反侧的光反射层B的形态,前述红外辐射层A为厚度调整为在波长8μm至波长14μm的带域释放比吸收的太阳光能量大的热辐射能量的包含氯乙烯树脂或偏二氯乙烯树脂的树脂材料层J,光反射层B具有银或银合金,膜材料E的远离前述辐射冷却层CP的背面部具有由氯乙烯树脂或偏二氯乙烯树脂形成的膜材料侧树脂层Ej。

    辐射冷却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7159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80022491.0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提供辐射冷却装置,其在极力避免辐射冷却性能降低的同时,辐射面呈有着色的状态。将从辐射面H辐射红外光IR的红外辐射层A和位于该红外辐射层A的与辐射面H存在侧相反一侧的光反射层B以层叠状态设置,光反射层B按照以厚度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范围的由银或银合金构成的第1金属层B1、透明介电层B2以及反射透过第1金属层B1和透明介电层B2的光的第2金属层B3的顺序位于接近红外辐射层A一侧的形态,构成为第1金属层B1、透明介电层B2和第2金属层B3层叠的状态,透明介电层B2的厚度被设定为使光反射层B的共振波长为400nm以上且800nm以下的波长中的任一波长的厚度。

    辐射冷却装置
    10.
    发明公开
    辐射冷却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63041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80009051.1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提供可在实现光反射层的低廉化的同时,适当地冷却冷却对象的辐射冷却装置。将从辐射面H辐射红外光IR的红外辐射层A和位于该红外辐射层A的与辐射面H存在侧相反一侧的光反射层B以层叠状态设置,光反射层B构成为将由银或银合金形成的第1层B1和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第2层B2以使第1层B1位于靠近红外辐射层A一侧的形态层叠的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