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9845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35214.9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馏塔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精馏塔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精馏塔的物料信息,所述物料信息包括进料流量、进料热量和塔釜蒸汽流量;根据所述物料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调节参数生成物料调节参数,所述物料调节参数包括塔顶采出流量调节参数、塔底采出流量调节参数、塔釜蒸汽流量调节参数和塔顶回流流量匹配参数;根据所述物料调节参数调节所述精馏塔。本发明,通过获取精馏塔的物料信息,根据物料信息和预先设置的调节参数生成物料调节参数,并根据物料调节参数调节精馏塔,防止精馏塔控制参数调整滞后,提高控制参数的准确性,无需人工调整寻找平衡点的工作量,保证精馏塔能够平稳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6876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96081.1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pH自适应控制在DCS中实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测量废水流量,并通过DCS读取。②以废水流量的测量值乘以中和比例因子作为中和剂的主调流量设定值,立即调节中和剂的主调流量,使pH得到快速粗调。③比较中和后废水pH的设定值和实际值,以其偏差通过PID作用,调节中和剂辅调回路阀门开度,使pH得到精确调整。④比较中和剂的辅调阀位实际值和设定值,以其偏差通过PID作用,调节中和比例因子,达到自适应调节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废水pH自动控制性能,使pH能够及时自动调节,降低了对下游装置的安全风险,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装置运行效率,环境及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66976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56111.7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5J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冷分离单元的热量解耦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建立关于深冷分离单元的控制变量向量和被控变量向量的工艺正模型,所述工艺模型为根据控制变量向量预测得到被控变量向量的预测值的模型;基于所述工艺正模型,建立根据被控变量向量得到控制变量向量的控制矩阵逆模型;将被控变量向量的目标值输入所述控制矩阵逆模型得到所述控制变量的目标值;将控制变量向量的目标值输出至控制器对深冷分离单元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数据拟合得到控制变量向量和被控变量向量的热量解耦关系,通过调节控制变量向量实现对被控变量向量的控制。从而提高深冷分离单元的经济收益和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483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19957.1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煤浆制作过程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水煤浆制作过程中的当前煤浆干扰变量和当前煤浆被控变量;调用预先训练的目标多变量预测模型;将所述当前煤浆干扰变量和所述当前煤浆被控变量输入至所述目标多变量预测模型,以获得当前煤浆操作变量;根据所述当前煤浆被控变量和所述当前煤浆操作变量,对所述各第一煤浆参数中至少部分参数进行调控。以此方式,可以根据原煤煤质以及磨煤机实时运行情况,在保证磨煤机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得到浓度最高的水煤浆。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97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394530.4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
IPC: G05D27/02 , G05B13/04 , G05B11/42 , G05B19/4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采出流量调节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包括:实时获取储液容器进料总流量的流量变化值;根据流量变化值计算第一调节量;实时监测储液容器的液位值;根据所述液位值和预设液位区间计算液位偏差;根据液位偏差计算第二调节量;将第一调节量和第二调节量求和得到总调节量;根据总调节量调节储液容器的采出流量。利用本申请能够兼顾进料变化和液位变化计算储液容器的采出流量,能够精确快速地调整采出流量,提高液位控制性能,使液位能够根据不同工况进行自适应调节,既能实现快速负荷调整,又能使液位容器具备一定缓冲能力,避免频繁调节采出流量,减小液位波动,避免出现液位过高物料溢出或者液位过低输送泵损坏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39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00511.5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10J3/7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化装置负荷自动分配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其方法包括:建立未变换气吸收塔和变换气吸收塔的物料衡算模型;根据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输出调整量及物料衡算模型得到未变换气吸收塔目标负荷值、未变换气吸收塔去合成气量目标值、变换气吸收塔目标负荷值、变换气吸收塔去合成气量目标值、未变换气吸收塔负荷调整速率及变换气吸收塔负荷调整速率;根据第一气体管网压力得到未变换气吸收塔去合成气量调整速率和变换气吸收塔去合成气量调整速率。以上方案,可实现对气化装置负荷的自动调整,同时兼顾产品气管网的压力稳定,降低调整过程中产品气的放空损失,提高装置自动化程度,减小操作人员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5231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64823.X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化炉变换气和未变换气的流量协同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装置,当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在有效控制区间内时,变换气调节阀通过积分控制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使得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处于有效调节区间的中间值;当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在有效控制区间外时,变换气调节阀通过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使得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回到有效调节区间。本发明根据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所在不同区间,使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克服两股流量之间的耦合性,能够根据负荷变化快速稳定对变换气和未变换气流量进行调节,避免因流量调节不及时对下游装置造成波动,同时降低装置人员操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69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85395.3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裂解炉大阀切换自动控制的方法,包括:初始化及初始容许性工作检查,将裂解炉模式由热备模式切换到大阀自动切换模式,启动压差稳定状态判断逻辑,启动裂解气大阀的关闭动作,直至大阀压差PDZI达到第一设定值,停止关闭裂解气大阀;PDZI大阀压差达到第一设定值后,启动打开清焦气大阀动作;打开清焦气大阀一定阀位后,启动压差稳定状态判断逻辑,压差稳定后继续打开清焦气大阀,直至PDZI压差小于第二设定值,停止开启清焦气大阀;重复操作,直至裂解气大阀完全关闭/清焦气大阀完全开启。该方法自适应控制响应快、减少人工操作,有利于提高裂解炉模式切换过程的稳定性和压差的控制精度,降低了装置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59731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36844.X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G05D1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压力控制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装置,包括计算管路的第一实测压力值与预设压力值的第一压力偏差以及压力偏差变化率;将所述第一压力偏差以及压力偏差变化率进行模糊化处理,得到PID参数模糊量;根据PID参数模糊量解模糊得到PID参数值(KI,KD,KP);根据PID参数值(KI,KD,KP)控制阀门,以调节气体压力。利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PID参数值跟随管路中的气体压力进行自适应调解,从而对阀门变化的速率进行针对性控制,达到对急剧变化的集气总管压力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提高集气总管压力自动控制性能和装置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5231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10664823.X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化炉变换气和未变换气的流量协同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装置,当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在有效控制区间内时,变换气调节阀通过积分控制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使得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处于有效调节区间的中间值;当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在有效控制区间外时,变换气调节阀通过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使得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回到有效调节区间。本发明根据未变换气流量调节阀位所在不同区间,使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克服两股流量之间的耦合性,能够根据负荷变化快速稳定对变换气和未变换气流量进行调节,避免因流量调节不及时对下游装置造成波动,同时降低装置人员操作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