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54322C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480013887.2
申请日:2004-05-19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02 , C08F4/645 , B65D1/00 , F16L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6 , C08F4/65912 , C08F4/65916 , C08F4/65927 , C08F10/00 , C08F4/65904 , C08F4/64048 , C08F210/14 , C08F2500/12 , C08F2500/11 , C08F2500/20 , C08F2500/14 , C08F250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满足下述条件的乙烯和碳原子数3~10的α-烯烃的共聚物:(i)熔体流动速率[MFR(190℃,2.16kg)为0.01~10g/min];(ii)熔融张力MT≥3.2×MFR-0.55;(iii)流动的活化能Ea<30KJ/mol;(iv)膨胀比≥1.36。此共聚物是使用由具有水杨基醛亚胺配位体的第IV族过渡金属化合物(A1)、具有环戊二烯基配位体的第4族过渡金属化合物(A2)的混合过渡金属化合物(A)、有机金属化合物成分(B)和载体(C)构成的固体状催化成分制造的,适合于吹塑成型和挤塑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791619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480013887.2
申请日:2004-05-19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02 , C08F4/645 , B65D1/00 , F16L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6 , C08F4/65912 , C08F4/65916 , C08F4/65927 , C08F10/00 , C08F4/65904 , C08F4/64048 , C08F210/14 , C08F2500/12 , C08F2500/11 , C08F2500/20 , C08F2500/14 , C08F250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满足下述条件的乙烯和碳原子数3~10的α-烯烃的共聚物:(i)熔体流动速率(MFR(190℃,2.16kg)为0.01~10g/min;(ii)熔融张力MT≥3.2×MFR-0.55;(iii)流动的活化能Ea<30KJ/mol;(iv)膨胀比≥1.36。此共聚物是使用由具有水杨基醛亚胺配位体的第IV族过渡金属化合物(A1)、具有环戊二烯基配位体的第IV族过渡金属化合物(A2)的混合过渡金属化合物(A)、有机金属化合物成分(B)和载体(C)构成的固体状催化成分制造的,适合于吹塑成型和挤塑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8248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0108960.2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18 , C08F210/08 , C08F236/20 , C08F4/6592 , C08L23/20 , C09K3/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及其用途。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在低温下的压缩永久变形小,具有柔软性,低温下的橡胶弹性与常温下的抗拉强度的平衡优异。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包含来源于乙烯A的结构单元、来源于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B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非共轭多烯C的结构单元,满足下述(1)~(4):(1)来源于A的结构单元与来源于B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40/60~90/10,(2)A、B和C的结构单元的合计设为100摩尔%,来源于C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1~6.0摩尔%,(3)ML(1+4)125℃为5~100,(4)B值为1.20以上,B值=(EX+2Y)/〔2×E×(X+Y)〕,E、X和Y分别表示A、B和C的摩尔分率,EX表示A‑B二单元组链分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9918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80013717.1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高耐热性,且所得的成型体的蒸汽灭菌时的白浊得以抑制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此外,本发明的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高耐热性,且所得的膜的伸长得以改良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中,来源于4‑甲基‑1‑戊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90~100摩尔%,来源于选自乙烯和碳原子数3~20的除4‑甲基‑1‑戊烯以外的α‑烯烃中的至少1种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10摩尔%,且满足下述要件(a)~(e)。(a)由13C‑NMR测定得到的内消旋二单元组分率(m)处于98~100%的范围内。(b)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的、Z均分子量Mz与重均分子量Mw之比(Mz/Mw)处于2.5~20的范围内。(c)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处于3.6~30的范围内。(d)按照ASTM D1238在260℃、5kg荷重的条件下测定得到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处于0.1~500g/10分钟的范围内。(e)23℃癸烷可溶部量为5.0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014629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580028908.2
申请日:2005-08-25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7/00 , C08F4/65908 , C08F4/65912 ,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110/06 , C08F110/08 , C08F110/14 , C08F210/02 , C08F210/16 , C08F2420/02 , C08F4/6592 , C08F2500/10 , C08F236/06 , C08F232/00 , C08F2500/25 , C08F210/10 , C08F2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烯烃聚合性能优异、并且能够制造具有优异性状的聚烯烃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特征在于,包含:(A)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B)选自:(B-1)有机金属化合物、(B-2)有机铝氧化合物和(B-3)与过渡金属化合物(A)反应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M表示选自周期表第4~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R1~R4相互邻接的2个基可以结合,与和它们结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不形成环的基团,R5~R8和X表示选自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卤化烃基、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中的原子或基团,Q表示-O-、-S-、-NRa-或-PRb-(Ra和Rb表示氢原子或烃基)、Y表示具有给电子性基团的中性配体,m是满足M价数的数,n表示0~3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697845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480000140.3
申请日:2004-01-23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18 , C08F4/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8 , C08F210/06 , C08F236/20 , C08F2500/25 , C08F2500/17 , C08F4/6404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聚合活性和高非共轭多烯转化率的制造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的方法。本发明完成了此目的,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聚合活性和高非共轭多烯转化率的制造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烃类溶剂中使用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共聚乙烯,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以及在不除去催化剂残渣的情况下,从共聚物溶液中除去未反应单体和烃类溶剂,其中共聚反应在聚合温度不低于100℃和聚合压力不低于2.7MPa的情况下通过如下方式完成:聚合溶液中非共轭多烯的浓度低于如下所示非共轭多烯的最大浓度Cmax(mol/L):Cmax=0.050(mol/L),当所述的共聚物的碘值在9.0g/100g到17.0g/100g之间时;或Cmax=0.104(mol/L),当所述的共聚物的碘值在17.0g/100g或之上时。
-
公开(公告)号:CN1495209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132797.4
申请日:2003-08-29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55/02 , C08L51/06 , C08J5/18 , C09J15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6204 , C08F290/042 , C08F299/00
Abstract: 一种可在各种应用中使用的新型接枝聚合物,它具有带聚烯烃链段的聚烯烃骨架,其可模塑性优良,它可根据需要通过均聚合新型聚烯烃大分子单体,在其它烯烃共存下聚合新型聚烯烃大分子单体而获得,其中该大分子单体在它的聚烯烃链端上具有在其α-位置可被取代的乙烯基,并且通过以下方法例如连续进行i)生产在聚烯烃链的末端上具有羟基的聚烯烃的步骤和ii)将聚烯烃链的端羟基转化成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或苯乙烯基的步骤,可有效地获得大分子单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95468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80024941.X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14 , C08F4/6592
Abstract: 一种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粒子(X),其满足下述要件(X‑a)、(X‑b)和(X‑c)。(X‑a)构成上述粒子(X)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的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为30.0~99.7摩尔%,由选自乙烯和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除4‑甲基‑1‑戊烯以外)中的至少1种烯烃衍生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为0.3~70.0摩尔%。(X‑b)由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作为检测部的交叉分级色谱装置(CFC)进行测定时,在100~140℃的范围内存在至少1个溶出成分量的峰A,并且,在小于100℃处存在至少1个溶出成分量的峰B。(X‑c)由13C‑NMR测定得到的内消旋二单元组分率(m)处于95.0~100%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869918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3717.1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0/14 , B29C45/00 , B29C48/00 , C08F2800/10 , C08J5/18 , C08J2323/20 , C08L23/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高耐热性,且所得的成型体的蒸汽灭菌时的白浊得以抑制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此外,本发明的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高耐热性,且所得的膜的伸长得以改良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本发明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中,来源于4‑甲基‑1‑戊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90~100摩尔%,来源于选自乙烯和碳原子数3~20的除4‑甲基‑1‑戊烯以外的α‑烯烃中的至少1种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10摩尔%,且满足下述要件(a)~(e)。(a)由13C‑NMR测定得到的内消旋二单元组分率(m)处于98~100%的范围内。(b)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的、Z均分子量Mz与重均分子量Mw之比(Mz/Mw)处于2.5~20的范围内。(c)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处于3.6~30的范围内。(d)按照ASTM D1238在260℃、5kg荷重的条件下测定得到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处于0.1~500g/10分钟的范围内。(e)23℃癸烷可溶部量为5.0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42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80006914.1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02 , C08F4/65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8 , C08F4/65908 , C08F4/65912 , C08L23/20 , C09K3/1006 , C08F210/06 , C08F236/20 , C08F2500/25 , C08F2500/17 , C08F210/08 , C08F4/659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低温下的压缩永久变形小,并且,具有柔软性,低温下的橡胶弹性与常温下的抗拉强度的平衡优异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本发明的乙烯系聚合物是包含来源于乙烯A的单元、来源于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B的单元、来源于非共轭多烯C的单元,并满足(1)~(4)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1)A与B的摩尔比为40/60~90/10,(2)来源于C的单元的含量为0.1~6.0摩尔%,(3)ML(1+4)125℃为5~100,(4)B值为1.2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