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5468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980024941.X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14 , C08F4/6592
Abstract: 一种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粒子(X),其满足下述要件(X‑a)、(X‑b)和(X‑c)。(X‑a)构成上述粒子(X)的4‑甲基‑1‑戊烯系聚合物的由4‑甲基‑1‑戊烯衍生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为30.0~99.7摩尔%,由选自乙烯和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除4‑甲基‑1‑戊烯以外)中的至少1种烯烃衍生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为0.3~70.0摩尔%。(X‑b)由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作为检测部的交叉分级色谱装置(CFC)进行测定时,在100~140℃的范围内存在至少1个溶出成分量的峰A,并且,在小于100℃处存在至少1个溶出成分量的峰B。(X‑c)由13C‑NMR测定得到的内消旋二单元组分率(m)处于95.0~100%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42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80006914.1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02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低温下的压缩永久变形小,并且,具有柔软性,低温下的橡胶弹性与常温下的抗拉强度的平衡优异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本发明的乙烯系聚合物是包含来源于乙烯A的单元、来源于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B的单元、来源于非共轭多烯C的单元,并满足(1)~(4)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1)A与B的摩尔比为40/60~90/10,(2)来源于C的单元的含量为0.1~6.0摩尔%,(3)ML(1+4)125℃为5~100,(4)B值为1.2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133006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80015347.6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10/00 , C08F4/6592 , C10M107/02 , C10M177/00 , C10N20/00 , C10N20/02 , C10N20/04 , C10N30/00 , C10N30/02 , C10N30/06 , C10N40/04 , C10N40/08 , C10N40/25 , C10N7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6 , C08F4/65908 , C08F4/65912 , C08F4/65927 , C10M107/02 , C10M107/06 , C10M107/10 , C10M177/00 , C10M2203/1006 , C10M2203/1025 , C10M2205/022 , C10M2205/0245 , C10M2205/026 , C10M2205/0285 , C10M2207/281 , C10M2209/084 , C10N2220/021 , C10N2220/022 , C10N2230/02 , C10N2230/68 , C10N2240/04 , C10N2240/042 , C10N2240/044 , C10N2240/08 , C10N2240/10 , C10N2260/02 , C08F210/06 , C08F2500/17 , C08F2500/03 , C10M2205/0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规性高、并且共聚物中的双键量少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通过在下述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将乙烯与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而得到的,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包含式[I]表示的交联茂金属化合物(A)以及选自有机金属化合物(B-1)、有机铝氧化合物(B-2)、及能与交联茂金属化合物(A)反应而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B-3)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B),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具有特定的重均分子量、特定的分子量分布、特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特定的B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916888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580004616.9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4/6592 , C08F2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6 , C08F4/65908 , C08F4/65912 , C08F4/65927 , C08F210/06 , C08F210/08 , C08F2500/12 , C08F2500/17 , C08F2500/08 , C08F210/14 , C08F2/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即使在聚合温度高的条件下也可以制造分子量高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作为本发明课题的解决方法是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是在包含下述通式[I]所示的交联金属茂化合物(A)、和共催化剂成分(B)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将乙烯与碳原子数为3以上的α‑烯烃进行共聚。(Y选自碳原子等,M为铪原子等,R1~R12选自氢原子、烃基等,R13和R14为取代芳基等,R13和R14的至少一个为具有一个以上哈米特法则的取代基常数σ为‑0.2以下的给电子性取代基的取代芳基,Q选自卤原子等,j为1~4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212339C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2128232.3
申请日:2002-06-2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90/042 , C08F8/00 , C08F8/36 , C08F8/46 , C08F110/02 , C08F2810/40 , C08F4/64048 , C08F2500/03 , C08F2500/02 , C08F2500/17
Abstract: 课题:本发明提供具有优异的烯烃聚合活性的新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以及用该过渡金属化合物聚合时,以高聚合活性,生成低分子量聚合物的聚合方法。解决方法:在下述通式所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M:周期表第4-5族过渡金属原子,m:1-4;R1:H,C1-C5直链烃基,共有至少1个以上碳的双环烃基,或3-5员的脂环烃基,R2-R6:氢,卤素,烃基等,X:氢,卤素原子等,n:为满足M价数的数)和至少一种选自有机金属化合物(B-1),有机铝氧化物(B-2)和离子化离子性化合物(B-3)的化合物(B)形成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烯烃聚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13300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5347.6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10/00 , C08F4/6592 , C10M107/02 , C10M177/00 , C10N20/00 , C10N20/02 , C10N20/04 , C10N30/00 , C10N30/02 , C10N30/06 , C10N40/04 , C10N40/08 , C10N40/25 , C10N7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6 , C08F4/65908 , C08F4/65912 , C08F4/65927 , C10M107/02 , C10M107/06 , C10M107/10 , C10M177/00 , C10M2203/1006 , C10M2203/1025 , C10M2205/022 , C10M2205/0245 , C10M2205/026 , C10M2205/0285 , C10M2207/281 , C10M2209/084 , C10N2220/021 , C10N2220/022 , C10N2230/02 , C10N2230/68 , C10N2240/04 , C10N2240/042 , C10N2240/044 , C10N2240/08 , C10N2240/10 , C10N2260/02 , C08F210/06 , C08F2500/17 , C08F2500/03 , C10M2205/0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规性高、并且共聚物中的双键量少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通过在下述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将乙烯与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共聚而得到的,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包含式[I]表示的交联茂金属化合物(A)以及选自有机金属化合物(B-1)、有机铝氧化合物(B-2)、及能与交联茂金属化合物(A)反应而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B-3)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B),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具有特定的重均分子量、特定的分子量分布、特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特定的B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916888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80004616.9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4/6592 , C08F2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6 , C08F4/65908 , C08F4/65912 , C08F4/65927 , C08F210/06 , C08F210/08 , C08F2500/12 , C08F2500/17 , C08F2500/08 , C08F210/14 , C08F2/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即使在聚合温度高的条件下也可以制造分子量高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作为本发明课题的解决方法是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是在包含下述通式[I]所示的交联金属茂化合物(A)、和共催化剂成分(B)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将乙烯与碳原子数为3以上的α?烯烃进行共聚。(Y选自碳原子等,M为铪原子等,R1~R12选自氢原子、烃基等,R13和R14为取代芳基等,R13和R14的至少一个为具有一个以上哈米特法则的取代基常数σ为?0.2以下的给电子性取代基的取代芳基,Q选自卤原子等,j为1~4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00335510C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10081462.1
申请日:2002-06-2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90/042 , C08F8/00 , C08F8/36 , C08F8/46 , C08F110/02 , C08F2810/40 , C08F4/64048 , C08F2500/03 , C08F2500/02 , C08F250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烯烃聚合物和含有该烯烃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所述烯烃聚合物通过以低分子量乙烯系聚合物作为大分子单体进行单独聚合或与乙烯和碳数为3-10的α-烯烃中的至少一种共聚而得到。所述低分子量乙烯系聚合物通过在下式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选自有机金属化合物(B-1),有机铝氧化物(B-2)和离子化离子性化合物(B-3)的化合物(B)形成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将乙烯单独聚合或使乙烯与碳数为3-10的α-烯烃共聚而得到。式中,M:周期表第4-5族过渡金属原子,m:1-4;R1:H,C1-C5直链烃基,共同享有至少1个以上碳的双环烃基,或3-5员的脂环烃基,R2-R6:氢,卤素,烃基等,X:氢,卤素原子等,n:为满足M价数的数。
-
公开(公告)号:CN101014629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580028908.2
申请日:2005-08-25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7/00 , C08F4/65908 , C08F4/65912 ,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110/06 , C08F110/08 , C08F110/14 , C08F210/02 , C08F210/16 , C08F2420/02 , C08F4/6592 , C08F2500/10 , C08F236/06 , C08F232/00 , C08F2500/25 , C08F210/10 , C08F2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烯烃聚合性能优异、并且能够制造具有优异性状的聚烯烃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特征在于,包含:(A)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B)选自:(B-1)有机金属化合物、(B-2)有机铝氧化合物和(B-3)与过渡金属化合物(A)反应形成离子对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M表示选自周期表第4~6族的过渡金属原子,R1~R4相互邻接的2个基可以结合,与和它们结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不形成环的基团,R5~R8和X表示选自氢原子、卤原子、烃基、卤化烃基、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中的原子或基团,Q表示-O-、-S-、-NRa-或-PRb-(Ra和Rb表示氢原子或烃基)、Y表示具有给电子性基团的中性配体,m是满足M价数的数,n表示0~3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8248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0108960.2
申请日:2015-02-10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10/18 , C08F210/08 , C08F236/20 , C08F4/6592 , C08L23/20 , C09K3/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及其用途。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在低温下的压缩永久变形小,具有柔软性,低温下的橡胶弹性与常温下的抗拉强度的平衡优异。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包含来源于乙烯A的结构单元、来源于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B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非共轭多烯C的结构单元,满足下述(1)~(4):(1)来源于A的结构单元与来源于B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40/60~90/10,(2)A、B和C的结构单元的合计设为100摩尔%,来源于C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1~6.0摩尔%,(3)ML(1+4)125℃为5~100,(4)B值为1.20以上,B值=(EX+2Y)/〔2×E×(X+Y)〕,E、X和Y分别表示A、B和C的摩尔分率,EX表示A‑B二单元组链分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