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换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79097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380078118.X

    申请日:2013-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67 H01L2924/0002 H02M7/003 H01L2924/00

    Abstract: 具备多个电力变换模块、以及收容所述多个电力变换模块的框体,该多个电力变换模块具有:电路基板部,其构成为,绝缘基板安装在导热率比所述绝缘基板高的导热板的一端侧区域,所述绝缘基板安装有具有半导体元件开关元件的电力变换电路;以及散热部,其是在所述导热板中与所述一端侧区域相邻的另一端侧区域,且具有在厚度方向或面方向上贯穿所述导热板的多个第1空隙部,对从所述绝缘基板传导至所述导热板的热进行散热而对所述绝缘基板进行冷却,所述电力变换模块构成为,以使所述散热部露出至外部的状态将所述电路基板部收容于所述框体。

    电力变换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75937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80041741.7

    申请日:2015-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1/22 H02P6/15 H02P21/05 H02P21/06 H02P21/14

    Abstract: 具有:高通滤波器(12),其提取DC链部(5)的电压(Vdc)的交流成分;乘法器(13),其将第一增益(K1)与来自该高通滤波器(12)的输出(VdcAC)相乘而输出;乘法器(15),其将第二增益(K2)与该乘法器(13)的输出相乘而作为d轴电压校正信号(vdcmp*)输出;以及乘法器(16),其将第三增益(K3)与乘法器(13)的输出相乘而作为q轴电压校正信号(vqcmp*)输出,栅极信号生成部(17)基于将d轴电压校正信号(vdcmp*)与d轴电压指令值(vd*)相加得到的信号(vd1)以及将q轴电压校正信号(vqcmp*)与q轴电压指令值(vq*)相加得到的信号(vq1)而生成栅极信号。

    功率转换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44414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253069.0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得到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将对于外围设备的噪声影响抑制为小于或等于容许水平的功率转换装置。该功率转换装置具有:功率模块,其具有将直流电力变换为任意频率的交流电力的逆变器电路;以及散热器,其对功率模块进行冷却,将逆变器电路中的正负直流输入端子设置在功率模块上,功率模块安装在散热器的基座部上,在散热器的基座部独立地设有用于与负载设备的接地部连接的输出接地端子和用于与系统电源的接地部连接的输入接地端子,在将从逆变器电路的正负直流输入端子中的位于远离输出接地端子处的直流输入端子至输出接地端子为止的电流传播路径的最短长度设为D1、将从直流输入端子至输入接地端子为止的电流传播路径的最短长度设为D2、将从输出接地端子至输入接地端子为止的电流传播路径的最短长度设为D3时,D1

    转换器及电力变换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6528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80009343.7

    申请日:2015-03-11

    Inventor: 加藤昌则

    Abstract: 具有:转换器电路部(11),其将从12相整流用变压器(2)的Δ接线和Y接线这2个系统供给的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电流检测器(12),其对由转换器电路部(11)输出的直流母线的电流进行检测;以及不平衡检测部(13),其对在由电流检测器(12)检测到的从Δ接线输出的电流和从Y接线输出的电流之间发生不平衡这一情况进行检测。能够对在流过Δ接线侧的二极管电桥的电流和流过Y接线侧的二极管电桥的电流之间发生的不平衡进行检测。

    功率转换装置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78757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335666.3

    申请日:2012-09-11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一种功率转换装置,其确保针对热破坏的可靠性,并且减少电磁噪声和电动机损耗,进而抑制成本上升和噪声增大。功率转换装置构成为具有电压型电桥电路(22),该电压型电桥电路(22)采用的是将第一元件对和第二元件对串联连接的上下桥臂结构,该第一元件对是将由SiC形成的开关元件(3a)和由Si形成的续流二极管(2a)反并联连接而构成的,该第二元件对是将由Si形成的开关元件(1b)和由SiC形成的续流二极管(4b)反并联连接而构成的。

    逆变器系统及通信方法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09012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80003381.8

    申请日:2012-06-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7/08 H02M7/493

    Abstract: 在逆变器系统中,大于或等于1个从属逆变器各自具有:驱动部,其基于第2PWM载波和第2指令电压,对电动机进行驱动;通信部,其经由半双工通信线路接收第1数据,并且与第2PWM载波同步地,在避开第1数据接收定时的定时,将包含从从属逆变器至电动机的实际输出电流在内的第2数据,通过广播发送至半双工通信线路;以及相位调整部,其与第1数据的接收定时对应地,以与第1PWM载波的相位一致的方式调整第2PWM载波的相位,主逆变器还具有振幅调整部,该振幅调整部在由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第2数据时,基于接收到的第2数据,以使得从主逆变器至电动机的实际输出电流和从大于或等于1个从属逆变器各自至电动机的实际输出电流达到平衡的方式,对第1指令电压的振幅进行调整。

    电动机控制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18164A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03802365.2

    申请日:2003-03-12

    Inventor: 加藤昌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8 H02M2001/327 H03K17/0826 H03K2017/08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动机控制装置,是在温度变化推断单元11根据由流过开关电路5的半导体器件的电流计算出的输出电流信号105、运行频率信号及载波频率信号,推断半导体器件的温度变化,计算温度变化振幅108,在热应力运算单元13根据存入功率循环曲线数据存储单元14的功率循环曲线数据,换算为与温度变化振幅108相对应的功率循环数110,计算热应力信号111,在寿命推断单元15a根据热应力信号111,进行半导体器件的寿命推断,作为寿命推断结果信号112输出给显示单元16。

    转换器单元系统以及转换器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6170915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80009819.7

    申请日:2015-03-19

    Inventor: 加藤昌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06 H02M1/32 H02M1/36 H02M5/458 H02M7/08 H02P27/06

    Abstract: 一种并联连接有多个转换器单元的转换器单元系统。转换器单元具有:转换器电路,其与交流电源以及直流母线连接;第1冲击电流抑制电阻器,其与直流母线连接;第1接触器,其与第1冲击电流抑制电阻器并联连接;平滑电容器,其设置在第1冲击电流抑制电阻器以及第1接触器的后级;第2接触器,其将ON信号或者OFF信号输出至外部;电压检测部,其对平滑电容器两端的直流电压值进行测量;以及控制部,其基于由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直流电压值而对第1接触器以及第2接触器进行控制。另外,转换器单元系统具有:第3接触器,其与多个转换器单元连接,在多个转换器单元的第2接触器的触点全部闭合的情况下,第3接触器的触点闭合;以及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器,其与第3接触器并联连接。

    电力变换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7909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80078118.X

    申请日:2013-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67 H01L2924/0002 H02M7/003 H01L2924/00

    Abstract: 具备多个电力变换模块、以及收容所述多个电力变换模块的框体,该多个电力变换模块具有:电路基板部,其构成为,绝缘基板安装在导热率比所述绝缘基板高的导热板的一端侧区域,所述绝缘基板安装有具有半导体元件开关元件的电力变换电路;以及散热部,其是在所述导热板中与所述一端侧区域相邻的另一端侧区域,且具有在厚度方向或面方向上贯穿所述导热板的多个第1空隙部,对从所述绝缘基板传导至所述导热板的热进行散热而对所述绝缘基板进行冷却,所述电力变换模块构成为,以使所述散热部露出至外部的状态将所述电路基板部收容于所述框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