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5003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80035029.2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矢野敦仁
IPC: G10K11/1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78 , G10K2210/1282 , G10K2210/30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源振动噪音控制装置,能够防止由于2次路径的传递特性的影响而滤波系数发散、收敛变慢,稳定并且高效地降低振动噪音。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有源振动噪音控制装置根据作为用于降低振动噪音的2次振动噪音传播的2次路径的传递特性的、与振动噪音的频率对应的传递特性的增益的大小,计算更新步长,根据计算出的更新步长,更新滤波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736039A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200380108475.2
申请日:2003-11-1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矢野敦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3/23 , H04M9/082 , H04R3/02 , H04R2499/13
Abstract: 设有将回波抵消器1的回波消除后的发送信号u(t)频带分割,推断各频带的信号成分中回波成分之比例的比例推定部件,由该比例推定部件推断的回波成分之比例算出各频带的回波抑制量eg(n),并从各频带的信号成分中减去该回波抑制量eg(n)。从而能够不造成通话质量的恶化而抑制残留回波。
-
-
公开(公告)号:CN10743084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580078079.2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矢野敦仁
IPC: G10K11/178 , B60R11/02
Abstract: 一种有源振动噪声控制装置,具有:控制信号生成部(120),其根据以对应于振动噪声源而确定的控制频率为频率的余弦波信号及正弦波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以及校正值更新部,其根据误差信号的信号功率的增减与控制频率的校正所使用的校正值的增减之间的关系,将所述校正值更新为减小误差信号的信号功率的值,其中,该误差信号是根据残留振动噪声得到的,该残留振动噪声是根据控制信号生成并在二次路径中传播的干涉音、与从振动噪声源产生的振动噪声干涉而残留下来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25800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480075355.5
申请日:2014-02-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矢野敦仁
IPC: G01P15/18 , G10K11/1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78 , G01H1/00 , G01P15/18 , G10K11/17883 , G10K2210/128 , G10K2210/1282 , G10K2210/129
Abstract: 加速度检测器(10)具有:方向向量设定部(11),其根据在相互垂直的xyz的3个轴的直角坐标系下定义了目标检测方向的检测偏角(a、b)来设定方向向量(u);以及内积计算部(12),其计算在该直角坐标系下观测到的各轴的加速度信号x(n)、y(n)、z(n)与方向向量(u)的内积,求出检测加速度信号v(n)。
-
公开(公告)号:CN103828392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280047068.4
申请日:2012-01-3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002 , G10L2021/02082 , H04M9/082 , H04R3/02 , H04R2499/13 , H04S7/00 , H04S2420/05
Abstract: 具备:回声消除部(101),去除输入信号中包含的回声分量;啸声抑制部(102),根据被去除了回声分量的输入信号的频率特性,检测啸声的发生,使所检测出的啸声分量的频率的电平衰减;以及语头抑制部(103),检测啸声分量的频率电平被衰减的输入信号的声音区间,抑制所检测出的声音区间的声音开始部分的信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20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180065308.9
申请日:2011-05-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10L21/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3/005 , G10L21/0208 , G10L21/0232 , G10L2021/02166
Abstract: 目标音增强装置(10)具有不同方式的第1波束形成器(16)和第2波束形成器(17)。在车内环境模型存储部(13)中保存有装载了该目标音增强装置(10)的车内环境模型。波束形成器类别判定部(14)针对每个规定频率带宽按照车内环境模型来选择最适合的波束形成器,BF选择器(15)将各频率带宽的信号向所选择的波束形成器进行输出。信号结合部(18)将从第1波束形成器(16)或者第2波束形成器(17)输出的驾驶员声音被增强的每个频率带宽的信号进行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450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80005448.1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具备:信号与回波比计算部103,根据第1残差信号和第2残差信号,计算表示回波分量相对受话信号x(n)的存在比的信号与回波比SE(n),关于第1残差信号,使用通过直至上次为止的动作所得到的更新滤波器102的滤波系数列而得到,关于所述第2残差信号,使用更新滤波系数列而得到,该更新滤波系数列针对通过直至上次为止的动作所得到的更新滤波器102的滤波系数列使用任意的更新步骤尺寸μ(n)进行系数更新而得;以及残留回波抑制部105,根据信号与回波比计算部103计算出的信号与回波比,抑制麦克风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回波分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200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80065308.9
申请日:2011-05-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10L21/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3/005 , G10L21/0208 , G10L21/0232 , G10L2021/02166
Abstract: 目标音增强装置(10)具有不同方式的第1波束形成器(16)和第2波束形成器(17)。在车内环境模型存储部(13)中保存有装载了该目标音增强装置(10)的车内环境模型。波束形成器类别判定部(14)针对每个规定频率带宽按照车内环境模型来选择最适合的波束形成器,BF选择器(15)将各频率带宽的信号向所选择的波束形成器进行输出。信号结合部(18)将从第1波束形成器(16)或者第2波束形成器(17)输出的驾驶员声音被增强的每个频率带宽的信号进行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373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80097007.1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10K11/178 , B60R11/02 , B60R11/04 , G10K15/04
Abstract: 基于通过图像传感器(103)得到的图像而生成表示人的头部的位置的信息(Gb)(2),基于收音信号(Sb)及表示人的头部的位置的信息(Gb),生成用于控制人的头部的位置处的声响的控制信号(Sd)(5)。控制信号(Sd)用于部分地或完全地消除头部的位置处的噪声。即便空间内的人的头部的位置发生变化,也能够不降低噪声抑制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