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水的处理装置和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0735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42418.9

    申请日:2012-11-07

    Inventor: 张波 何义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净化水的处理装置和操作方法,包括厌氧罐体、好氧罐体、空气泵和外层盖板;厌氧罐体包括第一圆筒、第一挡板、第一填料网和厌氧菌;第一挡板侧部设置第一进水管;第一圆筒中设置抽水泵和第一液位计;第一圆筒上设置有第一开孔;好氧罐体包括第二圆筒、第二档板、第二填料网、好氧菌和水生植物;第二档板侧部分别设置第二进水管和出水管;第二圆筒中设置第二液位计;第二圆筒上设置有第二开孔;水生植物位于整个好氧罐体内部;抽水泵与第二进水管连接;空气泵位于好氧罐体上部;外层盖板位于厌氧罐体上部。本发明的处理装置和使用方法能够高效率处理分散农村生活污水,节省占地、节约成本、易于管理。

    用于中空纤维气液膜接触器的清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9379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710172157.2

    申请日:2007-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的用于中空纤维气液膜接触器的清洗方法,压力气体进入中空纤维一侧,通过膜孔进入另一侧,与另一侧内流动的清洗液形成气-液混合相湍流,对膜壁上附着的污染物进行撞击和冲刷,使之松动脱离。膜孔内的污染物可被压力气体吹扫脱离,并随着气-液混合相湍流被带走。本发明有效地结合物理与化学的清洗方法,利用由压力气体和清洗液形成的气-液混合相湍流对中空纤维膜进行清洗,省去或减少化学清洗剂的使用,降低清洗剂对膜的腐蚀,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降低工艺费用,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铁路洗涤污水回用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5778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510029068.3

    申请日:2005-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铁路洗涤污水回用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洗衣房洗涤污水先经过格栅,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后进入厌氧水解池;(2)通过格棚的出水进入厌氧水解酸化池,厌氧活性污泥将污水中大分子LAS和有机物水解酸化成小分子有机物,出水进入膜生物反应器;(3)厌氧水解酸化池的出水进入膜生物反应器,好氧活性污泥将水解酸化阶段形成的小分子有机物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小于膜截留直径的物质透过膜形成清水,清水回用。本发明在铁路洗涤废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以膜生物反应器(MBR)为主体,高效低耗,回用铁路洗涤污水。

    一种铅离子的荧光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0910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0197618.6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离子的荧光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CDs@MIL‑101‑NH2材料;步骤2、建立CDs@MIL‑101‑NH2的荧光强度变化与铅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步骤3、将待测水源与所述CDs@MIL‑101‑NH2充分混合并反应固定时间后得到待测混合液,使用荧光检测装置对所述待测混合液进行检测,得到铅离子的浓度值。所述荧光检测装置包括电源、激发光源、光学窗、滤光片、参比探测器、荧光探测器、光电检测器、信号采集器、传输电缆和显示终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适用于偏远分散水源的监测以及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

    一种餐厨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2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05611.6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餐厨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化方法。通过将餐厨垃圾固液分离为液体废液和固体残渣,固体残渣粉碎后与辅料混合养殖黑水虻或蝇蛆,成虫可作为鸡鸭、鱼虾类优质蛋白质饲料,液体废液分离为液体油和液体废水,其中液体油作为高热值生物燃料应用于生物质煤电厂或垃圾焚烧厂,液体废水经过生物处理达标后排放至下游污水处理厂,实现了餐厨垃圾的综合化处理与资源化,工艺简单,便于推广。

    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与水解一体化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58893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90954.6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与水解一体化装备,其中,餐厨垃圾经提升装置提升后倒入料斗,料斗下方连接一级破碎装置,一级破碎装置设置于水解产酸池上部,经破碎后的餐厨垃圾残渣落入水解产酸池内,多功能循环泵设置于水解产酸池内,且多功能循环泵位于产酸相液面以下,多功能循环泵与导管的一端连接,导管的另一端连接网状废塑料去除结构的侧壁上,网状废塑料去除结构为可更换部件。本发明能够有效收集并去除塑料等易造成传统系统堵塞的软性废弃物,并解决传统预处理设备单独外置导致的卫生问题,同时将多项功能集成于处理过程中所必须的循环泵,充分利用水力循环过程去除塑料等废弃物,较传统预处理模式更加节能增效。

    基于“聚类-回归”的光谱法监测COD的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6005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34075.3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回归”的光谱法监测COD的方法,包括:从不同的环境水体和污水处理设施出口采集水样;测量得到水样的COD、三维荧光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全光谱;采用Delaunay三角形内插值法去除拉曼和瑞利散射对三维荧光光谱的影响;采用平行因子方法对三维荧光光谱进行荧光特征信息的提取;采用基于距离比的最优聚类数算法对荧光特征信息进行最优聚类数的选择;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荧光特征信息按照最优聚类数给定的类别数进行水样的聚类,得到水样的分类结果;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监测COD的装置,包括光源部分、光路部分、光学信号接收部分以及模型处理计算部分。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氨氮指标软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70220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04061.X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氨氮指标软测量方法,涉及水质监测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层为与氨氮指标NH3-N的摩尔浓度有相关关系的辅助变量,所述隐藏层为神经网络算法,其中激活函数根据所述相关关系定义,所述输出层为氨氮浓度预测值。本发明选择与氨氮在理论上具有相关关系的辅助变量,因此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运算速度;除DO和ORP外,COD和硝氮可以采用光谱法连续监测,所以更易于实现在线连续监测;所有变量都面向出水,从而易于实现仪表的集成布置。

    检测C60纳米颗粒物对微囊藻毒素生成影响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8871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815783.2

    申请日:2017-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1 C12Q2545/114 C12Q253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C60纳米颗粒物对微囊藻毒素生成影响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于产微囊藻毒素的蓝藻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60纳米颗粒物进行培养;取不同浓度的C60纳米颗粒物培养的蓝藻培养液,收集藻细胞,进而检测出待测样品中的微囊藻毒素产毒基因mcyD的基因拷贝数;取不同浓度的C60纳米颗粒物培养的产微囊藻毒素的蓝藻培养液,收集上清液,检测其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对上述两步骤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不同浓度C60纳米颗粒物培养的蓝藻中藻毒素产生量与mcyD的基因拷贝数的关系;利用藻毒素产生量与mcyD的基因拷贝数的关系,通过测定mcyD的基因拷贝数来确定不同培养条件下微囊藻毒素的生成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