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孔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损伤与力学行为的精确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94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1118669.X

    申请日:2019-11-15

    Inventor: 朱平 张涵寓 刘钊

    Abstract: 一种带孔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损伤与力学行为的精确预测方法,根据选用层合板的尺寸、结构与加工参数,进行钻孔仿真数值模拟;然后仿真结果计算出损伤范围等效直径,并用其建立含有损伤的带孔层合板模型并进行力学仿真,实现分层损伤与力学行为的精确预测;本发明实现了带孔复合材料层合板从制造加工到性能评价全流程模型化与数据化构建,为数据驱动的连接结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车身板件焊接变形的几何补偿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7931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710894374.6

    申请日:2017-09-28

    Inventor: 刘钊 王庆 朱平

    Abstract: 一种车身板件焊接变形的几何补偿方法及系统,通过经过有限元方法模拟焊接变形过程,并确认其中网格模型中各个位置上的变形方向与变形量作为变形预测,然后先手动设置几何补偿变量及其范围,再通过选取测试样本点与验证样本点对有限元方法中的网格模型进行样本点的有限元建模,并得到测试样本点与验证样本点模型;再基于对样本点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提取计算结果,将测试样本点与其计算结果进行Kriging近似建模并利用验证样本点检验模型精度;最后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作为车身板件焊接变形的最终几何补偿,实现车身板件的优化焊接。本发明能够不受车身板件焊接变形程度的限制,显著的提升了车身板件焊后的装配精度。

    一种免拆分的子结构频响函数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7064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711426851.2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一种基于原位测量频响函数且免拆分的子结构频响函数识别方法,首先将机械系统中的部件分类为主动件、被动件和弹性元件并建立耦合频响函数矩阵,然后基于被动件频响函数预测公式得到解耦机械系统的频响函数。本发明基于“源‑路径‑接受体”模型,采用耦合机械频响函数预测解耦机械频响函数,克服现有技术无法计算机械子结构任意自由度之间频响函数的问题,提高频响函数的计算精度,并为机械系统振动传递路径分析奠定了基础。

    基于迁移学习-多保真度建模的介观结构件力学性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3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87261.3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多保真度建模的介观结构件力学性能预测方法,采用包含两个保真度数据集的初始数据库,并基于低保真度数据集对前馈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进行初始训练,得到低保真度神经网络;再进行微调(finetune)重训练得到多保真度神经网络;将待预测介观结构件作为此多保真度神经网络输入并预测得到其力学性能。本发明嫩故以较高精度预测介观结构件对应的力学性能,能够融合不同保真度数据进行建模,且相比传统协同克里金法对高保真度数据需求量较少,降低了介观力学性能的预测成本。

    长纤维复合材料随机结构生成及其弹性性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540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11204721.X

    申请日:2016-12-23

    Inventor: 刘钊 朱平 朱超

    Abstract: 一种长纤维复合材料随机结构生成及其弹性性能预测方法,通过粒子群算法生成纤维模型,并根据纤维跳跃处理对纤维模型进行优化后得到用于生成三相RVE有限元模型的粒子空间随机分布信息;并通过对三相RVE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代表性体积单元生成策略,在代表性体积单元生成的过程中,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纤维之间的距离控制,在保证纤维随机分布的同时达到对材料体积分数的要求。在高效生成代表性体积单元的基础上,基于均匀化理论,建立弹性预测有限元模型,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通过细观有限元仿真,得到材料的弹性性能预测结果,提高了弹性性能预测的效率。

    基于自编码器的微结构降维特征提取及重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614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65553.4

    申请日:2019-06-27

    Inventor: 朱平 王力为 刘钊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微结构降维特征提取及重构实现方法,对已有超材料微结构进行离散化和二值化处理,整合成为适于卷积神经网络处理的矩阵形式,通过变分自编码器内的卷积神经网络系统,可将各种复杂的超材料微结构编码为指定维度的隐变量值,完整实现降维特征提取的目的,并可依据给定隐变量进行微结构快速重建及新微结构的生成。本发明能够利用隐变量有效地对微结构库进行降维特征提取,进而实现对超材料库的量化分析,将复杂的超材料设计变为参数优化问题,为实现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的多尺度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轿车车身轻量化结构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3768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510992160.3

    申请日:2015-12-25

    Inventor: 朱平 刘钊 陈卫

    Abstract: 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轿车车身轻量化结构的实现方法,通过对指定的轿车车身进行高精度有限元建模及碰撞工况仿真分析,对得到的40%正面偏置碰撞仿真模型在优化问题设计域内进行采样,建立Kriging近似模型并采用确定性系数进行精度验证,得到高精度Kriging近似模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识别违反程度较低的约束域,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优化结果,圆整到工程值,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验证是否满足碰撞工况要求,得到优化后的碰撞工况车身轻量化设计结构;本发明工作高效,并可提供高精度的车身轻量化设计近似模型。

    无扭转尺寸效应的手性力学超材料夹芯结构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69171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3492.3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一种无扭转尺寸效应的手性力学超材料夹芯结构及其应用,该夹芯结构,包括:上、下面板和芯层,芯层为无扭转尺寸效应的手性力学超材料制成,具体实现方式为:根据每个主方向的扭转中心轴的位置以及旋向,根据每个手性力学超材料单胞的中心与该扭转中心轴的相对位置,计算得出每个单胞在该方向上的扭转单元,通过循环遍历直至计算出芯层内的所有扭转单元,本发明在不改变超材料的几何参数的前提下,实现受压/拉扭转的尺寸效应的消除,使得该手性超材料在具有大量单胞时依然表现出明显的扭转角,带来了由其构成芯层的夹芯结构的吸能性能的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