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污泥布点采样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6718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18174.9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源污泥布点采样方法,包括:1)根据多源污泥的类型确定多源污泥采样的检测内容;2)根据多源污泥的类型确定多源污泥的载体的信息;3)根据多源污泥的类型、多源污泥采样的检测内容以及多源污泥的载体的信息,确定污泥采样信息,再根据污泥采样信息对多源污泥进行采样后得到样品;所述污泥采样信息包括多源污泥的采样点;4)将样品进行保存的步骤,样品保存后,对样品进行检测。本发明的多源污泥布点采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种类污泥的布点和采样,采用该多源污泥布点采样方法使得布点和采样更为具体与便捷。

    一种以污泥为前体制备热解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495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27390.6

    申请日:2021-0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污泥为前体制备热解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处理污泥经预处理后研磨,筛选得到污泥载体颗粒;2)将步骤1)所提供的污泥载体颗粒与碱金属盐、溶剂混合得到污泥混合液;3)将步骤2)所提供的污泥混合液固液分离,制备获得负载碱金属离子的干燥污泥;4)将步骤3)所提供的负载碱金属离子的干燥污泥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热解反应制备获得热解炭粉末。5)向步骤4)所提供的热解炭粉末中加入粘结剂,进行成型处理,得到成型热解炭固体燃料。本发明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同时提高了污泥热解炭产物的热值,增加污泥热解炭焚烧性能,提高了污泥热解能源化利用效率。

    多源固废处置量化分配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692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70289.0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源固废处置量化分配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固废处置方式以及各个固废处置决策目标指标;基于固废处置方式结合各个固废处置决策目标指标计算得到对应的目标函数;基于预设的约束条件对目标函数进行约束,并以目标函数的最小求解目标对应的量化分配方案得到目标分配方案。基于目标分配方案完成多源固废处置的量化分配作业。本发明的多源固废处置量化分配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快速计算出满足需要的固废处置量化分配方案,通过最低碳、最经济以及碳排放和经济成本同时相对较优的三种分配方案,来指导固废处置相关人员开展固废处置工作,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节约了生产成本。

    一种农业废弃物高浓度厌氧发酵预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526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1336.1

    申请日:2025-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废弃物高浓度厌氧发酵预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粉碎箱和进料箱,粉碎箱顶底面连通地竖直设置在底座上,且粉碎箱的内部设置有一对电驱动的粉碎辊,两个粉碎辊平行间隔设置并以相反的方向旋转,进料箱顶底面连通地竖直设置在粉碎箱的顶部,进料箱内设置有一对电驱动的打散架,两个打散架能够沿水平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该装置能够通过控制两个打散架沿水平方向相互远离,即可将废弃物进行打散,打散的废弃物落入下方的粉碎箱内经粉碎辊的挤压、剪切和研磨实现充分粉碎,最后从粉碎箱的底部开口排出,完成高浓度厌氧发酵前的预处理工作。

    一种自清洁的遥感水质监测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72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37932.0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一种自清洁的遥感水质监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的视窗,图像采集设备内设有动力源,动力源驱动移动组件沿视窗往复移动,且移动组件上设置有清洁组件,清洁组件用于抵触视窗,完成摩擦清洁;清洁组件固定套设在旋转轴上;移动组件的往复行程轨迹上设置有操纵杆,操纵杆用于抵触清洁组件或者旋转轴,使清洁组件和视窗的接触面旋转一个工作位置;操纵杆或者清洁组件或旋转轴上设置有单向棘爪结构,使清洁组件的旋转方向为单向;移动组件上设置有压液腔、压紧结构、吸液腔,压紧结构抵触吸液腔;移动组件移动靠近至上极限位置或下极限位置时,压紧结构被挤压,压紧结构压缩吸液腔,吸液腔内的液体沿喷射装置喷射至喷射工作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