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94780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122236.2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改性的核电站稳压器喷雾器旋水芯,其包括:旋水芯主体,其为圆柱状;及旋水分流板,其沿所述旋水芯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包括至少两个螺旋叶片;其中相邻的所述螺旋叶片围成螺旋槽流道,且所述表面改性的核电站稳压器喷雾器旋水芯经配置以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本发明提供的表面改性的核电站稳压器喷雾器旋水芯,在采用不锈钢制造成形后进行表面非金属离子渗入处理,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且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够有效提高喷雾器的寿命和运行可靠性,并且这种提高旋水芯耐磨耐腐蚀耐疲劳性的表面改性技术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46210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828454.1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8F9/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132 , F28F2275/06 , F28F227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形管束热交换器支撑条的固定结构,包括支撑件、连接组件和支撑条;所述连接组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条的端部穿设在所述连接组件中,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固定结构采用连接板通过螺栓(螺柱)连接,将支撑条固定,避免了支撑条与支撑件直接焊接,解决了支撑条焊缝受力过大及焊接变形等问题,同时有利于设备制造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509705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319404.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加热罐、电加热套、换热管、水箱、排气管道和第一加水管道。所述换热管具有竖直段、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竖直段设置于所述水箱中,两水平段从水箱的同一侧穿出后分别与所述加热罐的顶部和底部相连,从而形成回路;所述电加热套套设在所述加热罐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道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水平段相连;所述第一加水管道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水平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管内和管外壁,以及所述水箱内分别设置有管内热电偶、管外壁热电偶和水箱热电偶。本发明能够完全模拟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运行过程,且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9705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19404.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加热罐、电加热套、换热管、水箱、排气管道和第一加水管道。所述换热管具有竖直段、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竖直段设置于所述水箱中,两水平段从水箱的同一侧穿出后分别与所述加热罐的顶部和底部相连,从而形成回路;所述电加热套套设在所述加热罐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道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水平段相连;所述第一加水管道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水平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管内和管外壁,以及所述水箱内分别设置有管内热电偶、管外壁热电偶和水箱热电偶。本发明能够完全模拟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运行过程,且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645878U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22714971.0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热交换器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运行状态监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回路和热交换器试验件;所述试验回路包括供热回路、测试双回路及冷却回路,所述热交换器试验件设置在测试双回路中;所述热交换器试验件包括支腿、下管箱、管束组件、上管箱以及壳体,所述支腿安装在下管箱上,下管箱、上管箱分别与壳体的两端相互对接,管束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在上管箱上设置有管侧入口接管,在下管箱上设置有管侧出口接管、管侧旁通接管;在壳体上设置有壳侧入口接管、壳侧出口接管以及壳侧旁通接管;可以有效的进行热交换器的流动、传热及阻力特性测试,用于评估和验证热交换器状态监测和健康管理算法软件各个模块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578968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23212209.4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大连大高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16K3/12 , F16K3/316 , F16K3/314 , F16K31/46 , F16K31/53 , F16K31/60 , F16K37/00 , F16D9/08 , E06B5/10 , E05F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道式闸阀,其适用于燃料运输等工况;包括阀体,阀体为设有入口通道及出口通道的空腔,阀体上部可拆卸固定阀盖,闸板可在驱动组件作用下在阀体内部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连通或阻断阀体的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本实用新型具有小扭矩、高寿命、高可靠性、操作安装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333285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0830391.X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01M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型管束热交换器抗震试验装置,包括:地震试验台;支撑架组件;所述支撑架组件设置在所述地震试验台上,用于支撑C型管束热交换器;支撑壳体组件;所述支撑壳体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组件上,用于将C型管束热交换器和所述支撑架组件连接在一起;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设置在所述地震试验台上,位于所述支撑架组件的一侧;所述框架组件和所述支撑架组件配合,对C型管束热交换器支撑。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型管束热交换器抗震试验装置,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可直接用于CAP系列以及300MWe等不同堆型、不同材料的C型管束热交换器及其特殊的支撑条支撑形式的抗震性能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204720082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402851.9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加热罐、加热元件、换热管、水箱、排气管道和第一加水管道。所述换热管具有竖直段、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竖直段设置于所述水箱中,两水平段从水箱的同一侧穿出后分别与所述加热罐的顶部和底部相连,从而形成回路;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加热罐内;所述排气管道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水平段相连;所述第一加水管道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水平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管内和管外壁,以及所述水箱内分别设置有管内热电偶、管外壁热电偶和水箱热电偶。本实用新型能够完全模拟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运行过程,且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479212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3005488.1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大连大高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16K31/124 , F15B11/072 , F15B11/08 , F15B13/04 , F15B1/02 , F15B21/04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联动驱动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用于气液联动驱动装置的控制,实现气液联动驱动装置慢开、慢关、快关以及部分关闭和开启的功能要求,包括:与气液联动驱动装置分别连接的A通道液压系统和B通道液压系统;A通道液压系统、B通道液压系统分别通过其各自的供油油路向气液联动驱动装置输送液压油,气液联动驱动装置中的液压油分别通过A通道液压系统、B通道液压系统的回油油路回油。本实用新型采用完全独立双通道液压控制系统,即满足单一故障准则的要求,又同时具有冗余设计,保证功能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907749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21178971.0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8F9/0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形管束热交换器支撑条的固定结构,包括支撑件、连接组件和支撑条;所述连接组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条的端部穿设在所述连接组件中,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采用连接板通过螺栓(螺柱)连接,将支撑条固定,避免了支撑条与支撑件直接焊接,解决了支撑条焊缝受力过大及焊接变形等问题,同时有利于设备制造安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