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6031.1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量生成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对管壳式换热器建立o‑xyz三维坐标系,并获取根据yoz平面生成的第一区域划分平面图以及根据xoz平面生成的第二区域划分平面图;根据第一区域划分平面图和第二区域划分平面图定位任一换热单元R(i,j,k);针对任一换热单元R(i,j,k)获得传热系数h(i,j,k)、换热面积a(i,j,k)以及传热温差Δt(i,j,k);以及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生成任一换热单元R(i,j,k)的换热量:#imgabs0#本申请的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量生成方法和系统,可以更准确的获得管壳式换热器的内部换热量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018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13476.7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用热交换器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运行状态监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回路和热交换器试验件;所述试验回路包括供热回路、测试双回路及冷却回路,所述热交换器试验件设置在测试双回路中;所述热交换器试验件包括支腿、下管箱、管束组件、上管箱以及壳体,所述支腿安装在下管箱上,下管箱、上管箱分别与壳体的两端相互对接,管束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在上管箱上设置有管侧入口接管,在下管箱上设置有管侧出口接管、管侧旁通接管;在壳体上设置有壳侧入口接管、壳侧出口接管以及壳侧旁通接管;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进行热交换器的流动、传热及阻力特性测试,用于评估和验证热交换器状态监测和健康管理算法软件各个模块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435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26856.0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热管密封结构性能的验证系统及方法,验证系统包括承压试验件、密封结构模拟件以及供气机构,承压试验件具有容置腔室;密封结构模拟件安装于承压试验件上;供气机构设于承压试验件外侧,供气机构通过供气管与容置腔室连通;其中,密封结构模拟件包括加热机构和试验组件,加热机构用于使试验组件在目标温度下进行试验。上述适用于高温热管密封结构性能的验证系统,密封结构模拟件包括试验组件和加热机构,加热机构的设置可以将试验组件调整至常温、高温的环境下,如此满足试验组件在常温、高温及循环升降温工况下的密封性能的试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46210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828454.1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8F9/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132 , F28F2275/06 , F28F227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形管束热交换器支撑条的固定结构,包括支撑件、连接组件和支撑条;所述连接组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条的端部穿设在所述连接组件中,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固定结构采用连接板通过螺栓(螺柱)连接,将支撑条固定,避免了支撑条与支撑件直接焊接,解决了支撑条焊缝受力过大及焊接变形等问题,同时有利于设备制造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2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201966.8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IPC: G21C1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拟堆芯加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核反应堆模拟试验密排安装的内置式电加热棒,包括发热本体、导线棒、高导热绝缘材料、外壳体。该电加热棒可以有效解决密排安装对压力容器的贯穿密封的考验;有效缓解密排安装对对于压力容器的结构强度的考验;便于电加热棒外部电接线;便于电加热棒的整体拆卸。可以提升试验中的模拟堆芯加热的模拟相似性、工程可实施性和维修便利性。在确保电加热棒本身加热功能有效执行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密排安装,确保与实际反应堆堆芯相似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20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45893.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单棒管外池式沸腾试验系统及方法,属于热工流体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沸腾水箱、试验件和支撑件,所述试验件通过支撑件固定在沸腾水箱的内壁上;所述试验件包括单棒和导向棒,所述单棒为空心圆管,其一端封闭设置,另一端开口设置,所述导向棒为实心绝缘管,导向棒的外径小于单棒的内径,所述导向棒设置在单棒内部。能够进行不同类型的单棒管外池式沸腾试验,降低试验成本,减少试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9705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319404.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加热罐、电加热套、换热管、水箱、排气管道和第一加水管道。所述换热管具有竖直段、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竖直段设置于所述水箱中,两水平段从水箱的同一侧穿出后分别与所述加热罐的顶部和底部相连,从而形成回路;所述电加热套套设在所述加热罐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道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水平段相连;所述第一加水管道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水平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管内和管外壁,以及所述水箱内分别设置有管内热电偶、管外壁热电偶和水箱热电偶。本发明能够完全模拟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运行过程,且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9705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19404.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加热罐、电加热套、换热管、水箱、排气管道和第一加水管道。所述换热管具有竖直段、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竖直段设置于所述水箱中,两水平段从水箱的同一侧穿出后分别与所述加热罐的顶部和底部相连,从而形成回路;所述电加热套套设在所述加热罐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道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一水平段相连;所述第一加水管道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换热管的第二水平段相连;所述换热管的管内和管外壁,以及所述水箱内分别设置有管内热电偶、管外壁热电偶和水箱热电偶。本发明能够完全模拟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运行过程,且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0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91760.8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F28D21/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温度分布生成和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递推方向对多个连续的换热单元进行温度计算,以得到当前计算过程的温度分布结果,温度分布结果包括每个换热单元的温度参数,其中,递推方向与换热器中管程和壳程内的工质流向一致或相反;S2:不断重复按照步骤S1进行温度计算,以得到多个温度分布结果;以及S3:当任意相邻两次计算过程中得到的温度分布结果之间的差值满足收敛条件时,停止计算,并输出最后一次计算过程中得到的温度分布结果。本申请的管壳式换热器的温度分布生成和系统可以较为方便和准确的获得管壳式换热器内部的温度分布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0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13918.4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结构的高效热管换热器,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换热芯体,换热芯体内轴向加工有多个热管孔,热管孔周围设置有多个小孔流道,小孔流道和热管孔均贯穿换热芯体,热管孔内穿设有热管,相邻的小孔流道之间、小孔流道和热管孔之间均设置有承压间隙;小孔流道内流通有传热介质,热管为热管换热器的热源,传热介质与热管之间进行换热。本发明可以热管全长度与传热介质无直接接触,因此热管无需承受传热介质压力,同时传热介质不直接横向冲刷热管管束,热管管束不会产生传统结构热交换器的流致振动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