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23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50155.5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A61C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齿科种植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牙种植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牙种植体系统包括穿龈部分和种植体部分;穿龈部分与牙龈接触,最大粗糙度不超过5微米;种植体部分与骨组织接触,最大粗糙度不超过15微米;牙种植体系统表面粗糙度从穿龈部分至种植体部分梯度增加;牙种植体系统表面具有分布均匀的不超过500mv的微区电势差,微区电势差的表面分布密度不小于103个/mm2。该牙种植体系统具有很好的促细胞生长的特性,可以实现快速种植体系统快速生物密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87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19161.1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室温大变形和时效强化的钛合金及其应用。通过在基体钛中添加一定数量的高温β‑Ti稳定元素和共析强化元素,扩大合金的β‑Ti相区,高温均匀化处理后获得完全固溶态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可以进行室温冲压、轧制和胀型等冷加工。冷加工后时效处理使共析强化元素从基体中析出达到时效强化的效果。这种合金可以替代纯钛、α+β、近β钛合金和β钛合金,广泛地应用于既需要冷加工成型,又需要较高强度的零件生产,可以节省生产周期,降低合金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8156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29602.6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含铜钛合金强度和塑性的加工方法。首先,将含铜钛合金在铜元素相变点温度以上进行热处理,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再进行低温热处理,随后进行冷变形,最后将含铜钛合金进行中温热处理。通过上述工艺,可以同时实现细晶强韧化、弥散强化和沉淀强化,获得的材料强度较常规方法提高10‑50%,塑性仍然保持不低于10%,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含铜钛合金型材的生产中。该方法通过将热处理和变形工艺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显著细化钛合金基体组织达到微米或亚微米级,而且可以显著细化析出的钛铜析出相达到亚微米或纳米级。此外,可以细化相变过程中析出的α‑Ti相,从而达到高强度和高塑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756765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11082593.6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含氟抗菌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表面抗菌处理技术领域;涂层组成包括氧元素、氟元素、R‑F化合物和R‑O化合物,所述涂层具有纳米级孔洞结构和/或纳米级凸起结构;其中,R为钛、钛合金、不锈钢、钴合金、镁合金或锌合金中的一种;制备方法:1)表面预处理;2)真空准备;3)氩气等离子体清洗;4)氟化处理:同时向等离子体反应室内通入氩气、氧气和四氟化碳气体,进行氟化处理,制得等离子处理金属材料;本发明含氟抗菌涂层,与菌液或其他体液接触时会溶出氟离子,具有杀菌作用,达到抗菌的效果;本发明方法,可获得不会产生细胞毒性的抗感染医用金属材料,解决临床中与金属植入器械相关的细菌感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56804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085909.X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低模量含铜抗感染医用钛合金,在现有医用钛合金Ti-15Mo的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铜及其他元素,经过特殊的抗菌热处理后,在钛合金的基体中析出一种纳米尺寸的钛铜金属间化合物,从而赋予钛合金整体抗细菌感染的功能,同时不改变Ti-15Mo基体合金的低模量的力学特性。本发明将材料成分设计与热处理工艺结合起来,实现了钛合金低弹性模量力学特性与抗细菌感染功能性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176186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0156.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骨植入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细胞生长的钛合金骨植入器械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调整植入器械表面的电势差特征,表面具有分布均匀的电势差不超过500mv的微区,微区电势差的表面分布密度不小于103个/mm2,可以显著促进骨植入器械表面的细胞生长。对于短期和长期植入器械,又通过控制表面的粗糙度适应不同的植入要求,分别达到容易二次手术去除和长期稳定植入,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所有的骨植入器械的表面处理,加快愈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62165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364476.9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区原电池理论的抗菌钛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在钛合金中添加与基体钛存在较大电极电位差的锰、钽、铁、钴、钼、钯和金等金属元素,并使其以与钛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与周围的钛基体形成大量纳米级或微米级具有电势差的微区,达到抗菌效果。该方法制备的低模量抗菌钛合金既具有抗菌功效,又保留了β‑钛合金低弹性模量。制备的复合型材由钛合金基体和合金化金属元素组成,由三层组成:外层富含含有合金元素的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抗菌性能;内层含有微量合金元素,具有低弹性模量;中间过渡层中含有合金元素的金属间化合物的数量介于外层与内层之间,且由外之内梯度变化,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等需要抗菌性能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8454190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085912.1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32B15/01 , B32B15/20 , B32B7/08 , B32B7/02 , B32B7/027 , B32B33/00 , B32B37/10 , B32B37/06 , B32B38/00 , B32B38/18 , C22C14/00 , B21B1/38 , A47J3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钛合金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板材由抗菌钛合金‑铝‑抗菌钛合金三层组成,或者由抗菌钛合金‑铜‑抗菌钛合金三层组成。抗菌钛合金是含铜的抗菌钛合金、含银的抗菌钛合金或既含铜又含银的钛合金。制备过程,首先将钛合金板材与铝(或铜)板材表面酸洗活化处理,然后按照钛合金‑铝(或铜)依次叠加,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用热轧机压延复合,变形率≥60%,再在500‑650℃(750‑1000℃)真空扩散退火,表面清理后,室温轧制压光,变形率≤8%,再在真空500‑600℃(或500‑700℃)条件下去应力退火,获得抗菌钛合金复合板材。该复合板材由于外层为抗菌钛合金,具有抗菌功能,而中间复合的铝层或铜层保证板材具有良好的导热特性,特别适合于制造锅具。
-
公开(公告)号:CN11162165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64476.9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区原电池理论的抗菌钛合金制备方法及应用,在钛合金中添加与基体钛存在较大电极电位差的锰、钽、铁、钴、钼、钯和金等金属元素,并使其以与钛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与周围的钛基体形成大量纳米级或微米级具有电势差的微区,达到抗菌效果。该方法制备的低模量抗菌钛合金既具有抗菌功效,又保留了β-钛合金低弹性模量。制备的复合型材由钛合金基体和合金化金属元素组成,由三层组成:外层富含含有合金元素的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抗菌性能;内层含有微量合金元素,具有低弹性模量;中间过渡层中含有合金元素的金属间化合物的数量介于外层与内层之间,且由外之内梯度变化,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等需要抗菌性能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8300898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0085913.6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低模量含银抗感染钛合金,在现有医用钛合金Ti‑13Nb‑13Zr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银及其他元素,经过特殊的抗菌热处理后,在钛合金基体中析出一种纳米尺寸的钛银金属间化合物,从而赋予钛合金整体抗细菌感染的功能,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保持基体合金低模量的特性。本发明将材料成分设计与抗细菌感染热处理工艺结合起来,使钛合金同时拥有低弹性模量的力学特性和抗细菌感染的生物学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