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4387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1019161.1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室温大变形和时效强化的钛合金及其应用。通过在基体钛中添加一定数量的高温β‑Ti稳定元素和共析强化元素,扩大合金的β‑Ti相区,高温均匀化处理后获得完全固溶态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可以进行室温冲压、轧制和胀型等冷加工。冷加工后时效处理使共析强化元素从基体中析出达到时效强化的效果。这种合金可以替代纯钛、α+β、近β钛合金和β钛合金,广泛地应用于既需要冷加工成型,又需要较高强度的零件生产,可以节省生产周期,降低合金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89756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019416.4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细胞粘附与增殖的钛合金表面形貌及制备方法。在钛合金表面形成微米尺度的坑,坑的表面有纳米尺度的凸起,合金表面的粗糙度不超过10μm,在所有表面均匀分布着纳米尺寸的含铜或银化合物颗粒。制备过程中,首先,将含铜或银钛合金固溶处理;其次,采用机械方法在钛合金表面构造微米尺度的坑,然后,采用化学方法在微米尺度的坑表面形成纳米尺寸的凸起。再次,通过热处理的方式在坑的表面形成纳米尺度的含铜或银化合物。该表面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能促进细胞在合金表面的粘附与铺展、细胞功能表达以及提高植入体与周围组织的结合强度,延长植入体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于骨科和齿科含铜或银钛合金植入体的表面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481567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1229602.6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含铜钛合金强度和塑性的加工方法。首先,将含铜钛合金在铜元素相变点温度以上进行热处理,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再进行低温热处理,随后进行冷变形,最后将含铜钛合金进行中温热处理。通过上述工艺,可以同时实现细晶强韧化、弥散强化和沉淀强化,获得的材料强度较常规方法提高10‑50%,塑性仍然保持不低于10%,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含铜钛合金型材的生产中。该方法通过将热处理和变形工艺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显著细化钛合金基体组织达到微米或亚微米级,而且可以显著细化析出的钛铜析出相达到亚微米或纳米级。此外,可以细化相变过程中析出的α‑Ti相,从而达到高强度和高塑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68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84658.3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低模量含铜抗感染钛合金,在现有医用钛合金Ti‑13Nb‑13Zr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铜及其他元素,经过特殊的抗菌热处理后,在医用钛合金的基体中析出一种纳米尺寸的钛铜金属间化合物,从而赋予钛合金整体抗细菌感染的功能,同时不改变Ti‑13Nb‑13Zr基体合金的低模量特性。本发明创造性地将材料成分设计与热处理工艺结合起来,实现了钛合金低弹性模量力学性能和抗细菌感染功能性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07326220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431372.3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菌钴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Co-20Cr-16W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Cu元素,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Co:余量;Cr:19-21;W:14-18;Cu:0.1-10.0;其热处理工艺:900-1050℃下保温0.5-4小时,水冷至室温,然后在300-600℃保温0.5-8h,空冷至室温。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Co-Cr-W-Cu合金中采用Cu元素替代Ni元素,不仅可以消除Ni元素带来的潜在过敏,而且可以赋予合金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和抗菌性能。因此,有望代替现在使用的CoCrWNi,应用于植入器械的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17812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83145.2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427 , A61L27/047 , A61L27/56 , A61L27/58 , A61L2430/02
Abstract: 一种可吸收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领域。材料组成包括具有三维连通的多孔支架结构的金属材料和填充物;填充物位于多孔金属的空隙内;所述三维连通的多孔支架结构的金属材料由金属丝绕制而成;所述可降解填充物为可降解聚合物或可吸收的生物陶瓷材料;制备方法:1)选取金属丝和可降解填充物;2)绕丝与编织,形成缠绕式的螺线卷几何体;3)冲压成型,获得骨修复材料骨架;4)电阻焊或真空烧结,获得强度提高的骨修复材料骨架;5)填充可降解填充物,成型后制得可吸收骨修复材料。本发明材料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在骨骼愈合过程中逐渐降解,保持骨骼愈合过程中正常的应力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89751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079986.2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材料钛合金领域,涉及一种含铁抗菌钛合金及制备方法。在纯钛或钛合金中添加所述重量百分数的铁元素,通过后续的材料加工工艺就可以获得含铁抗菌钛合金,其中铁元素的重量百分数不超过25%。所述的纯钛和钛合金包括已知的纯钛、α、α+β和β钛合金,例如Ti‑6Al‑4V,Ti‑6Al‑7Nb,也包括其他各种钛合金。所述添加铁元素的方式,可以是纯铁,也可以是换算后的含铁中间合金。该合金对常见的细菌具有强抑菌和杀菌效果,可有效地杀灭>90%与之接触的细菌,起到抗感染、抗炎症和防霉的作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卫生、餐厨用品以及其他工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704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1083708.2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Mg‑Zn‑Ca系合金的熔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g‑Zn‑Ca合金的熔配方法。该方法将所需的Ca以片状纯Ca的形式、Zn以粒状纯Zn的方式与纯Mg粉按照一定比例湿态混合均匀并冷压成块状坯料,然后再次与剩余的原料一起熔炼,从而达到使烧损量降至最低的目的。本发明具有Ca元素烧损少,制备的合金化学成分波动小,质量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5419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085912.1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32B15/01 , B32B15/20 , B32B7/08 , B32B33/00 , B32B37/10 , B32B37/06 , B32B38/00 , B32B38/18 , C22C14/00 , B21B1/38 , A47J3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钛合金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板材由抗菌钛合金-铝-抗菌钛合金三层组成,或者由抗菌钛合金-铜-抗菌钛合金三层组成。抗菌钛合金是含铜的抗菌钛合金、含银的抗菌钛合金或既含铜又含银的钛合金。制备过程,首先将钛合金板材与铝(或铜)板材表面酸洗活化处理,然后按照钛合金-铝(或铜)依次叠加,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用热轧机压延复合,变形率≥60%,再在500-650℃(750-1000℃)真空扩散退火,表面清理后,室温轧制压光,变形率≤8%,再在真空500-600℃(或500-700℃)条件下去应力退火,获得抗菌钛合金复合板材。该复合板材由于外层为抗菌钛合金,具有抗菌功能,而中间复合的铝层或铜层保证板材具有良好的导热特性,特别适合于制造锅具。
-
公开(公告)号:CN10610906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22291.2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A61F2/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4455 , A61F2310/00023 , A61F2310/00131
Abstract: 一种脊柱融合器,属于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脊柱、腰椎和胸椎手术的均质超弹性多孔椎间融合器。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脊柱融合器。该脊柱融合器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既保证了具有制动、固定与持久的支撑性能,又能大幅度提高植入体与周围组织的融合率,彻底解决了椎体融合器容易松动及新骨生成能力差的问题。本发明其整体具有三维相通的多孔结构,由金属丝经过编织、烧结而成;所述金属丝的制备材料为纯钛、钛合金、纯钽或者钽合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