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923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44916.5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F17/11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森林地上生物量异速生长模拟的预测方法,整合了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和无人机机载多光谱数据,通过提取城市森林冠层高度、覆盖度与开放度、异质性、林分密度、三维体积和生理特征六个类别的结构参数,形成预测城市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结构多样性参数集,以城市森林结构多样性的异速生长关系为依据构建地上生物量估算的幂律模型,进而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和向前逐步选择法测试最优参数的所有组合,确定估算城市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最优模型并实现地上生物量预测。本发明用以解决传统线性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估算城市森林地上生物量时的过拟合问题,解决空间连续的城市森林地上生物量预测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1278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283098.0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基于神经网络的城市景观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本发明涉及城市景观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传统的城市景观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无法实现大范围的动态监测,且监测时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大的问题。过程为:采集无人机拍摄的可见光图像;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对可见光图像进行城市景观植物多样性预测;对可见光图像和红外遥感影像进行配准;截取红外遥感影像的子图像;获得可见光图像和子图像的特征向量;获得最佳匹配结果;获得可见光图像中城市景观植物中各种植物的覆盖率以及含水量;监测连续的M年内指定城市指定月份第n种植物的覆盖率以及含水量。本发明用于城市景观植物多样性监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313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86681.3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森林固碳、释氧能力及效益评估方法及设备,属于林业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针对森林多样性比较均匀的情况,现有的基于搜索确定抽样代表性的方式存在评估结果准确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本发明在待测区块上空采集图像并确定待测区块的边界,利用分水岭算法进行图像分割;然后根据单位分割区域的质心和相邻质心连线交点确定第一采样点;并基于全局色度梯度和每个单位分割区域半连线色度差确定第二采样点,同时基于每个单位分割区域确定第三采样点;之后基于采样点进行林木数据调查,确定其对应的生物量;根据生物量对待测区块图像划分的网格进行填充和插值,基于每个树种生物量得到待测区块中森林的碳储量,进而得到森林的总碳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6489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202916.X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湿地植物多样性监测及格局优化方法,它属于湿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湿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无法实现大范围的动态监测,且监测时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大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获取的遥感图像分为水域和非水域两部分,再利用训练好的子网络分别对水域内各种植物覆盖率以及对非水域内各种植物覆盖率进行监测,通过采集完整的遥感图像即可实现对整个当前湿地区域的监测,解决了传统监测方法无法实现大范围的动态监测以及监测时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大的问题。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监测结果还可以对未来的覆盖率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提前干预,实现湿地内植物空间格局的优化。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湿地植物多样性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97300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91587.X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湿地植物生长信息监测方法,涉及湿地植物监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得出湿地植物在各个阶段准确清楚的生长信息的问题,本申请利用了湿地植物在幼苗时叶子呈黄绿色,长大后叶子变深绿色这一特征,根据不同阶段湿地植物的颜色监测湿地植物的生长情况,并结合了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和判断,极大地增加了判断效率。本申请解决了传统靠肉眼来分辨湿地植物在各个阶段的生长信息准确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利用湿地植物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能力强弱导致的湿地植物本身颜色的差异来进行湿地植物生长信息的识别,本申请可以准确清楚的得到湿地植物在各个阶段的生长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216515204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008755.0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森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城市森林生态圈防护装置及其防掉落机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防护板的顶部设置有防掉落机构,防掉落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清理机构,防掉落机构包括转槽,转槽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之间活动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两个相背离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转柱,两个转柱与转槽的两个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顶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杆,清理机构包括板腔,板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清理板,清理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拉绳。该城市森林生态圈防护装置,具备保护行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城市森林中靠近路边的树木树上枝杈、落雪、果实等均存在掉落伤人的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735868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615625.3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园林施工灌溉用管道收卷装置,它涉及一种管道收卷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管道收卷装置存在污泥粘附的现象导致不利于清洗的问题。转动系统的上端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轴,转动系统与旋转轴通过销轴插接固定,旋转轴的上端设置有提把系统,提把系统的下端的内侧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限位板,在两侧的限位板的内侧设置有一个清理系统,这样可以使得待要收卷的水管套接在该清理系统的内部,可以在进行收卷的时候通过该清理系统进行对水管表端的污泥进行清理,毛刷球与两侧的横杆焊接固定,这样使得在收卷的时候毛刷球不会由于水管的作用力发生移动,而且该转动系统内部的手柄可以进行折叠,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收卷的工作不会占据较大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05681537U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20641072.9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H04N5/225
Abstract: 可旋转式植物观察装置,属于电机应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拍摄方式观察植物需要人工定时调整摄像头位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号电机和超广角摄像机均设置在一号活动支架的顶端,一号电机带动超广角摄像机上、下摆动,超广角摄像机的图像采集面向放置台设置;传动杆和三号电机均设置在圆台内,三号电机的转动轴与传动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带动二号活动支架在圆台上表面作圆周运动所述圆台的上表面设有圆环形开口,二号活动支架的下端通过圆台上表面的圆环形开口与二号活动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二号活动支架的顶端通过关节轴承与一号活动支架的下端活动连接;放置台设置在圆台的上表面,且位于圆台的中心。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植物观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0200165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21616012.1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园林建造施工用警示牌,它涉及一种警示牌。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施工用警示牌在进行搬运的时可能会出现划伤手的现象的问题。所述横杆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配重系统,所述配重系统与横杆焊接固定,所述横杆的左右两端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放置牌,在警示板的下端设置有握把,在握把的内部设置有软垫,在搬运的时候可以使得通过该软垫进行防护,避免了工人出现划伤的现象,同时通过该握把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搬运,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第二支撑架的表端设置有反光片,这样在夜间使用的时候往来车辆可以通过反光片的作用使得更好的进行观察该警示牌,这样避免了出现由于视线不良可能出现的碰撞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16408495U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23001131.6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森林生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包括探头主体,所述探头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探头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探头主体顶端的防护顶板。该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检测探头,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当探头主体的探头处有昆虫或是落叶干扰探测时,使用者可以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螺纹轴进行转动,同步套随之带动清理条移动,当同步套与清理条移动至离开防护侧板内侧时,由于没有了防护侧板的限位,清理条与同步套不再移动,而是随螺纹轴同步转动,从而转动至探头的正面,以此实现对探头正面的清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