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56854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264797.9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2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中零号高压加热器的供汽系统及运行方法,启动分离器的出口联箱引出的饱和蒸汽经调节阀和零号逆止阀后,与零号高压加热器的加热蒸汽入口相连通。本发明优化了零号高压加热器的供汽方式,以锅炉启动分离器出口联箱的饱和蒸汽替代现有的高压缸引出的过热蒸汽作为加热器的加热蒸汽,充分降低了加热器内部的换热端差,有效提高了加热器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升整体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另外,传热端差的减小进一步有利于提高零号加热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以饱和蒸汽作为加热蒸汽可以降低加热器内部金属的热应力,充分保证了零号加热器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零号加热器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83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69336.0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超低负荷运行的低压缸优化系统,在第二低压缸的进汽口布置截止阀以及隔离闸阀,用于切断低压缸的进汽,同时,在上述低压缸的各级抽汽管道上布置隔离闸阀,隔离低压缸与低压加热器的通流。本发明通过加装闸阀来隔离第二低压缸,当机组负荷低于50%时,隔离第二低压缸进汽及其回热抽汽,将汽轮机组来自中压缸的排汽并入单个低压缸中做功,通过增加单个低压缸进汽流量的方式,规避了低压缸因小体积流量运行导致的鼓风工况,解决了机组低负荷时低压缸因为小体积流量而引起鼓风损失等问题,既提高了低压缸在低负荷工况下的运行效率,又避免了小体积流量工况下低压缸叶片因径向温差大而导致的温度应力和叶片颤振等安全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00904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29209.6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5/262 , B23K35/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铅焊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无铅焊料包括无铅焊料基体和增强相,且增强相占无铅焊料基体质量的0.1%~1%;其中所述无铅焊料基体为Sn‑Ag‑Cu合金、Sn‑Sb合金、Sn‑In合金、Sn‑Cu合金或者Sn‑Ag合金中的一种,所述的增强相为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MXene)材料。该无铅焊料制备方法如下:将MXene置于无水乙醇中,经超声震荡分散,之后按一定的比例与无铅焊料基体混合均匀,压制成坯体;最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烧结,制得一种比现有无铅焊料具有更高力学、电学、热学性能的新型焊料,该方法绿色环保,符合现代电子工业的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19761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1094285.9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一次调频复合控制系统,包括凝结水调阀、电动光圈式节流孔板、节流孔板控制装置、集成总控装置;电动光圈式节流孔板对应安装在低压缸的抽汽口和其中一个或多个低压加热器之间,用于根据节流孔板控制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以调节进入其中一个或多个低压加热器的低压抽汽流量;当电网频率波动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集成总控装置同时启动凝结水调阀和节流孔板控制装置,分别调节进入低压加热器的凝结水流量和低压抽汽流量,直至电网频率恢复稳定。本发明通过凝结水节流与低加抽汽节流的结合,解决现有凝结水节流技术负荷相应慢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加热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83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0269336.0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超低负荷运行的低压缸优化系统,在第二低压缸的进汽口布置截止阀以及隔离闸阀,用于切断低压缸的进汽,同时,在上述低压缸的各级抽汽管道上布置隔离闸阀,隔离低压缸与低压加热器的通流。本发明通过加装闸阀来隔离第二低压缸,当机组负荷低于50%时,隔离第二低压缸进汽及其回热抽汽,将汽轮机组来自中压缸的排汽并入单个低压缸中做功,通过增加单个低压缸进汽流量的方式,规避了低压缸因小体积流量运行导致的鼓风工况,解决了机组低负荷时低压缸因为小体积流量而引起鼓风损失等问题,既提高了低压缸在低负荷工况下的运行效率,又避免了小体积流量工况下低压缸叶片因径向温差大而导致的温度应力和叶片颤振等安全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295025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610671217.4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真实粗糙表面的交叉金属线接触热阻有限元分析法,对交叉梁的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得到梁的挠度与作用力的关系。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真实金属线的表面得到其表面形貌,并将其导入到Gwyddion软件分析其表面的算术平均偏差Ra,计算机通过MATLAB软件生成对应粗糙度的符合高斯分布的粗糙表面,输出表面高度坐标矩阵。将高度坐标矩阵导入Ansys中进行三维建模、网格划分、逐步施加位移和载荷条件,对接触表面的接触热阻进行相关分析。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充分考虑真实粗糙表面的情况,能够提高表面接触热阻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5685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64797.9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2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中零号高压加热器的供汽系统及运行方法,启动分离器的出口联箱引出的饱和蒸汽经调节阀和零号逆止阀后,与零号高压加热器的加热蒸汽入口相连通。本发明优化了零号高压加热器的供汽方式,以锅炉启动分离器出口联箱的饱和蒸汽替代现有的高压缸引出的过热蒸汽作为加热器的加热蒸汽,充分降低了加热器内部的换热端差,有效提高了加热器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升整体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另外,传热端差的减小进一步有利于提高零号加热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以饱和蒸汽作为加热蒸汽可以降低加热器内部金属的热应力,充分保证了零号加热器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零号加热器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220181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50675.2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35/56 , C04B35/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6 , C04B35/622 , C04B2235/3843 , C04B2235/401 , C04B2235/404 , C04B2235/658 , C04B2235/658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粉末冶金手段制备Ti2PbC陶瓷的方法,按照TiC∶Ti∶Pb=1∶1∶(1-1.3)(摩尔比)配料,混合1-50小时,利用管式炉,在保护性气氛下,以1-5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1500℃并保温30-200min,随炉冷却,即得高纯度Ti2PbC陶瓷。此合成方式具有诸多优势:Ti2PbC陶瓷所需要的合成时间极大缩短,可以达到很高的纯度,合成的成本低,所用的设备简单,工艺参数范围大,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所得陶瓷可以用于铅酸电池中过渡层,相比贵金属其价格低廉,且与电池中的石墨纤维以及铅基活性相有着极其优异的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5367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06057.0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一维导热原理的多孔粉末材料热导率测量及方法,将待测粉末样品夹在两个热导率已知的样品之间形成三明治结构并放置于真空环境下,从三明治的顶端提供稳定的热流,在已知样品的表面沿高度方向等距离焊接热电偶测量温度,并将测量数据传递给数据采集仪,用LabVIEW软件的分析从数据采集仪得到的温度信息,通过曲线拟合即可计算出待测样品的热导率。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测量方法步骤简单,测量结果精度较高,可适应不同粒径的粉末在不同堆积密度时的导热性能测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04027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10996.2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2 , B01J21/063 , B01J35/004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钛‑二维碳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将三元层状化合物Ti3AlC2陶瓷粉末浸泡在氢氟酸溶液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持续电磁搅拌,一段时间后取出用蒸馏水清洗、离心若干次,再用无水乙醇清洗、离心若干次,得到黑色黏土状产物,之后干燥。干燥完毕后,得到表面及层片间长有锐钛型二氧化钛的二维碳化钛材料。该制备方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可一步制备目标材料。制得的二氧化钛‑二维碳化钛纳米复合材料可用于催化、新型电池电极、污水处理、传感器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