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三维培养细胞和原位实时监测心肌组织的芯片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7397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224292.5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黄宁平 张宁 张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三维培养细胞和原位实时监测心肌组织的芯片装置,属于器官芯片技术领域,包括PDMS基底,在PDMS基底上间隔设置两个用于培养心肌细胞的细胞培养腔室,在细胞培养腔室中均对应设有生物电极,两个细胞培养腔室相互连通;生物电极分别通过电信号的输入或输出将芯片与外部的电刺激装置或电信号采集装置相连,对心肌组织进行电刺激或心肌组织电信号的实时采集。本发明的心肌细胞接种在培养腔室内,可以生长并锚定在两个电极柱上,实现心肌细胞的体外三维培养,从而利用两个电极对心肌进行电生理信号的采集与电刺激实验等,进而可进行药物筛选、环境毒物评价等应用。

    一种电阻抗成像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46318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284300.8

    申请日:2012-08-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抗成像方法,属于电阻抗扫描成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步骤1、在待成像物体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与待成像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第一电极装置和第二电极装置,并使第一电极装置和第二电极装置对待成像物体施加恒定的夹持力;步骤2、通过第一电极装置施加输入电信号,并采集第二电极装置的输出电信号,得到待成像物体在该夹持力下的电流分布;步骤3、改变第一电极装置和第二电极装置对待成像物体所施加的夹持力,并重复步骤2;步骤4、根据待成像物体在两个不同夹持力下的电流分布的差值,构建待成像物体的阻抗图像。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成像灵敏度更高、电极接触伪影抑制效果好的优点,且实现成本低。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心脏芯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66642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811464494.3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微流控心脏芯片,属于器官芯片技术领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放的插孔层、流道层、腔室层和微电极层,流道层与插孔层和腔室层紧密相连,插孔层进入的液体进入流道层的微流道,再通过微流道与进入腔室层。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应用。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微流控心脏芯片及其应用,本发明心肌细胞能够在芯片腔室中长期稳定的生长,并形成3D心肌微组织。通过铂丝提供电刺激促进心肌细胞的成熟,同时通过与细胞接触的微电极实时监测并采集心肌组织电生理参数。进而可进行药物筛选、环境毒物评价等应用。

    一种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移动支架异步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765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15931.6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移动支架异步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过程:0#块施工、典型节段施工和合龙段施工,三个过程依次进行。所述典型节段施工包括三个工作面,即第n-1节段顶板混凝土施工、第n节段底板混凝土施工和第n+1节段波形钢腹板施工,此外,还可以进行第n-2节段的支架拆除和第n+1节段的支架搭设。本发明的优点:将传统支架施工的一个工作面扩大到三个,在第n节段混凝土等强期间安装第n-1节段的波形钢腹板,同时通过拆除已完成节段支架,循环利用支架,能够有效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施工的技术难度较小,工程质量和安全也能够得到满足。

    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纳米纤维的表面生物功能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9407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243288.4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黄宁平 张宁 张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纳米纤维的表面生物功能化的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纳米纤维,再利用多巴胺和角蛋白对纳米纤维进行功能化修饰,以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促进细胞的粘附和增殖。制备过程包括:1)静电纺丝获得壳聚糖纳米纤维;2)用多巴胺溶液浸泡上述纳米纤维,提高材料表面的蛋白粘附性;3)用角蛋白溶液继续浸泡纺丝材料,使其粘附于材料表面。经过实验证实修饰后的纳米纤维生物相容性良好,能显著促进细胞生长。该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医用高分子材料纳米纤维,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在组织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促进心肌修复的可注射壳聚糖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273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62731.8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心肌修复的可注射壳聚糖/角蛋白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由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京尼平和角蛋白4种溶液按体积比为10:(1~5):(1~3):(0.1~0.5)组成。制备过程包括:1)利用过氧乙酸和Tris碱从人的头发中提取角蛋白;2)用β-甘油磷酸钠调节水溶性壳聚糖溶液的pH值,使其接近人体内微环境;3)引入交联剂京尼平,通过改变京尼平的用量控制水凝胶溶液的成胶时间,达到混合溶液注射机体后能够在原位迅速成胶的目的。经过实验证实该复合水凝胶生物相容性良好,能显著促进心肌细胞的生长;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在组织工程修复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