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540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74001.1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 G06N3/0455 , G06N3/092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出行需求估计和交通传感器放置方法。首先,收集历史出发地‑目的地出行需求数据、历史充电负荷和路段流量;其次,用收集到的数据训练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与解码器的Transformer;然后,将所选取的充电负荷典型日输入到训练好的智能体中,产生交通传感器放置方案,随后将传感器观测到的交通道路流量数据输入到编码器的Transformer中,根据回归损失对编码器的Transformer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的出发地‑目的地精确估计值;最后,将所得到的出发地‑目的地估计值作为输入,利用训练好的拟合交通分配网络,得到最终的交通分布和充电负荷估计值。通过以上步骤,本发明得到了智能电网和智能交通系统中电动汽车交通流出发地‑目的地需求估计和交通传感器放置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三级框架的固有复杂性,准确估计了电动汽车的出发地‑目的地需求和放置交通传感器的关键位置,从而有效管理智能电网和智能交通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43609.4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3213 , G06F17/11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测信息的综合负荷模型在线建模方法,首先基于参数空间的激活子空间,确定影响综合负荷模型的主导因素,所述激动子空间是参数空间的低维线性子空间,对输出变量相对于参数的灵敏度进行全局评估,所述影响综合负荷模型的主导因素至少包括静态负荷和感应电动机负荷的构成比例;再基于负荷日出力曲线特征,采用聚类算法对底层负荷进行聚合;最后基于聚类后的底层负荷,将底层负荷从低电压等级逐级等值聚合并逐级等值至高电压等级,构建综合负荷等值聚合模型;本发明方法建立的负荷模型能够较好跟踪和反映系统负荷的实时变化,与传统总体测辨类方法相比,较准确地反映实际的负荷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81131.7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N20/20 , G06F18/214 , G06N3/08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Shapley值的负荷预测模型组合方法。本发明建立了考虑多个单一模型历史预测误差及根据Shapley值计算各个单一模型历史加权组合贡献度的模型组合框架,通过最优组合方案确定各个单一模型权重初始值,以各个模型历史组合出力贡献为基础构建用于电力系统用户短期负荷预测的多模型线性加权组合模型,并在实际使用中动态更新权重系数。本发明计算历史预测中不同模型对组合预测误差减小的贡献度,依据各个模型贡献度确定模型组合加权系数,并加权得到最终结果。通过以上步骤能够在极少的时间成本下,实现短时与极短时负荷预测精度的进一步提升,提高了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精确性与鲁棒性,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2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46819.4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7 , G06N3/04 , G06N3/084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321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归一化流的新能源场景生成方法及系统,首先收集来自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输入历史能源产量数据、历史负荷数据及对应时间的多点气象数据;所述多点气象数据反应各个季节和天气条件情况;所述历史能源产量数据与历史负荷数据分别反应新能源供应情况与电力消耗情况;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随后建立归一化流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利用训练完成的归一化流模型,输入测试集中的预测气象数据,生成多类新能源处理场景集。本方法充分利用了模型的深层结构,使得生成的场景能够更准确地逼近实际观测数据的分布,提高了生成场景的逼真程度,为能源规划、系统运行分析等领域提供准确、多样、实用的场景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83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089946.0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AC/DC潮流交替迭代算法,涉及柔性直流输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MC换流站的交流直流迭代算法。传统交替潮流方法涉及额外的迭代步骤,即直流平衡母线或下垂母线迭代SBI/DBI,且需要多次对交流网络进行迭代,计算负担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C/DC潮流交替迭代算法,通过在PCC节点使用更准确的估计功率注入,减少总体迭代次数;利用直流潮流计算结果估计换流站损耗,省去了传统交替迭代法中的SBI/DBI步骤;在整体迭代中利用直流潮流计算结果计算交流侧有功注入,将交流潮流从整个迭代循环中排除,提高了潮流计算效率,减少了潮流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01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57266.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下垂控制的潮流优化方法,属于柔性直流输电领域,本发明首先在二级控制层中,系统收集稳态测量和应急信息,以最小化AC‑DC网络总损耗与最小化直流电压偏差为优化目标,再基于线性标量化方法,将所述以最小化AC‑DC网络总损耗与最小化直流电压偏差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即为最优潮流结果;通过通信系统将得到最优潮流结果传输至一级控制层中,作为一级控制层中MMC换流站的自适应参数;一级控制层中的MMC换流站根据收到的自适应参数,设置其参考功率为基于最优潮流的参数值,并对注入功率进行控制。本发明在不影响AC‑DC网络稳定性的情况下实现优化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68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56272.9
申请日:2024-12-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 , 东南大学 , 清华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顺江 , 张远实 , 邱鹏 , 胡秦然 , 王荣茂 , 殷鸿雁 , 李正文 , 郑伟 , 周桂平 , 王铎 , 刘祚宇 , 李典阳 , 孟镇 , 刘阳 , 杨楠 , 张风彬 , 宋旭日 , 陈群 , 马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有序用电场景的省地负荷协同日内调度方法,该方法考虑区域用电水平,搭建了省地协同有序用电框架;结合负荷侧用户自觉响应不确定性和节能意识,建立了地区电网与需求响应用户的互动模型,提出用户精细化筛选策略;同时考虑日内供需水平及需求响应执行情况,提出省地电网有序用电负荷协同控制及次序恢复策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有序用电开展效率,实现省地电网负荷的协同日内调度,以保持供需平衡、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2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56268.2
申请日:2024-12-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 , 清华大学 , 东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靠性测度校验与修正的有序用电调控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划分电力不足预警等级,分配有序用电指标,基于负荷特性将主电网有序用电指标在次级电网间进行分配。同时在精准评估次级电网可调控资源池容量与负荷调控成本的基础上,制定有序用电基本方案;针对有序用电基本方案,提出短时序多重抽样的场景构建技术,开展电网虚拟生产分析,计算有序用电负荷损失概率和有序用电负荷损失功率等指标;基于这些指标,对有序用电方案进行校验与修正后,执行的有序用电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15540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0174001.1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 G06N3/0455 , G06N3/092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出行需求估计和交通传感器放置方法。首先,收集历史出发地‑目的地出行需求数据、历史充电负荷和路段流量;其次,用收集到的数据训练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与解码器的Transformer;然后,将所选取的充电负荷典型日输入到训练好的智能体中,产生交通传感器放置方案,随后将传感器观测到的交通道路流量数据输入到编码器的Transformer中,根据回归损失对编码器的Transformer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的出发地‑目的地精确估计值;最后,将所得到的出发地‑目的地估计值作为输入,利用训练好的拟合交通分配网络,得到最终的交通分布和充电负荷估计值。通过以上步骤,本发明得到了智能电网和智能交通系统中电动汽车交通流出发地‑目的地需求估计和交通传感器放置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三级框架的固有复杂性,准确估计了电动汽车的出发地‑目的地需求和放置交通传感器的关键位置,从而有效管理智能电网和智能交通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34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172024.9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7 , G08G1/0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与交通融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城市充电负荷实时仿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电动汽车出行需求,得到交通出行矩阵,进而得到个体电动汽车出行模型;基于车辆跟驰模型和超车换道模型,结合个体电动汽车出行模型,建立交通网微观模型;建立充电站模型;建立个体电动汽车充电站选择模型充电站;结合交通网微观模型、个体电动汽车出行模型以及个体电动汽车充电站选择模型,得到城市充电负荷仿真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充分展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时空动态特性、实时查看车流量与充电站实时充电负荷变化,为精细化充电负荷调度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基础和仿真工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