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抑尘剂喷洒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1279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97303.2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7/16 B01F7/00191 B01F7/006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抑尘剂喷洒辅助装置,包括多孔溶解池、设置在所述多孔溶解池底端的环流推进浆、设置在多孔溶解池中并位于所述环流推进浆上方的溶解搅拌桨、设置在多孔溶解池上方的马达和药剂桶,所述溶解搅拌桨和环流推进浆同轴联动,并由所述马达驱动,所述药剂桶底端与多孔溶解池连通。本发明用于洒水车的改造,安装该装置后,现有的洒水车即可用于抑尘剂的喷洒,使用时直接将其固定在现有洒水车上即可,非常方便;可以实现洒水车内液体的内循环,这可以保证洒水车罐体内溶液浓度的均衡,同时可以避免无该套系统后不溶性抑尘剂的沉淀、粘结、板结而导致喷洒效果不佳。

    一种预加工插合式组合人工湿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85890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31540.7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C02F3/32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加工插合式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分布管、湿地系统处理区和出水收集管,所述湿地系统处理区包括多个由模块化湿地槽串联组合而成的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均与进水分布管上的一个出水口对应连接,处理单元的出水口则与出水收集管汇总连接;所述模块化湿地槽中设置有穿孔布水隔板,将模块化湿地槽分隔为依次连接的进水分布区、湿地槽处理区和出水收集区。本发明避免了人工湿地发生堵塞时导致的整体停止运行,通过局部改造可以减少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避免了传统人工湿地容易出现的底部开裂渗漏现象,减小了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用于污水预处理的自然复氧/沉淀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98849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09840.3

    申请日:2010-0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世和 李贺 黄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用于污(废)水预处理的自然复氧/沉淀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6)及位于壳体内的进水管(1)、三级自然复氧区(2)、斜板沉淀区(3)、出水收集区(4)、出水管(5);进水管(1)位于壳体的上部,出水管(5)位于壳体的中部,进水管(1)的出水通过水射器(21)与装有水蘑菇喷头(22)的分布管接通,波纹板(23)位于水射器(21)和水蘑菇喷头(22)的下部,斜板沉淀区(3)位于波纹板(23)的下部,水蘑菇喷头(22)喷淋出水滴入多级交错层叠式波纹板(23),最后跌入斜板沉淀区(3),经沉淀分离的上清液经重力流连通进入出水收集区(4),通过出水管(5)流出一体化装置。该装置无需外加动力消耗,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处理效果稳定。

    人工湿地出水收集器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60343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710022269.X

    申请日:2007-05-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人工湿地出水收集器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的出水收集装置,该收集器包括砾石缓冲区(3-4)、集水槽(3-5)两部分,其中,砾石缓冲区的进水端为本收集器的进水端,在该端设有穿孔布水花墙(3-1),穿孔布水花墙随湿地宽度而设置,自上而下均匀打孔,对湿地出水进行控制,保证来流均匀分布;在砾石缓冲区的出水侧设置笛形收集管(3-2),用于收集砾石缓冲区出水,笛形收集管由若干根笛形管(3-2-2)组成,在每根笛形管上设有可控阀门(3-2-1),可控阀门的出水口位于集水槽中,集水槽的出水端设有集中出水收集装置(3-3)。通过该装置的分布式来流系统,使出水在湿地全幅宽、全深度方向上均匀汇水,确保污水在湿地中的拟平行流流态。

    人工湿地出水收集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66806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710022269.X

    申请日:2007-05-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人工湿地出水收集器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的出水收集装置,该收集器包括砾石缓冲区(3-4)、集水槽(3-5)两部分,其中,砾石缓冲区的进水端为本收集器的进水端,在该端设有穿孔布水花墙(3-1),穿孔布水花墙随湿地宽度而设置,自上而下均匀打孔,对湿地出水进行控制,保证来流均匀分布;在砾石缓冲区的出水侧设置笛形收集管(3-2),用于收集砾石缓冲区出水,笛形收集管由若干根笛形管(3-2-2)组成,在每根笛形管上设有可控阀门(3-2-1),可控阀门的出水口位于集水槽中,集水槽的出水端设有集中出水收集装置(3-3)。通过该装置的分布式来流系统,使出水在湿地全幅宽、全深度方向上均匀汇水,确保污水在湿地中的拟平行流流态。

    一种紫外光接枝改性玄武岩纤维载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334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34275.X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光接枝改性玄武岩纤维载体的方法。将丙酮预处理后的玄武岩纤维浸入硅烷偶联剂KH550的乙醇水溶液中,超声涂覆一定时间后,取出烘干;将引发剂及单体按一定的比例溶于溶剂中,制成反应溶液;将表面涂覆后的玄武岩纤维先进行紫外预辐射,然后浸入装有反应溶液的石英烧杯中,在通氮气的条件下紫外二次辐射一定时间,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洗净烘干,即可得到改性玄武岩纤维载体。本发明首先利用紫外预辐射对玄武岩纤维表面进行处理,破坏玄武岩纤维表面化学键,增加活性位点,其次通过紫外二次辐射诱导引发接枝聚合,增强玄武岩纤维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增加微生物的负载量,提高玄武岩纤维载体用于污废水净化的效果。

    一种净化含洗衣废水的屋顶雨水的人工湿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1771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74112.4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化含洗衣废水的屋顶雨水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雨污分流井、布水管、湿地处理区、集水管和泄洪沟,雨污分流井内设置分流阀,雨污分流井出水口分别连接泄洪沟和布水管,布水管设置在湿地处理区上方,集水管设置在湿地处理区底部,湿地处理区由垂直过滤层组成。当暴雨流入雨污分流井内水位高时,分流阀开启,雨水排入泄洪沟;当洗衣废水流入雨污分流井内水位低时,分流阀关闭,洗衣废水通过雨污分流井进入布水管;洗衣废水经布水管垂直流入湿地处理区,经湿地处理区的垂直过滤层分离净化后,由集水管收集汇入泄洪沟排出。洗衣废水经过适当的处理才进入雨水管网系统或者排入河流,避免了对河流的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