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0615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80076534.9
申请日:2018-10-03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具有三根吸入管。第1吸入管的第1中心、第2吸入管的第2中心以及第3吸入管的第3中心位于三角形的顶点。上述第1中心与压缩机主体中心之间的第1距离比上述第2中心与压缩机主体的中心之间的第2距离以及上述第3中心与压缩机主体的中心之间的第3距离短。第1吸入管的第1流路截面与通过压缩机主体的中心和储能器的中心的中心连结线重叠。第2吸入管的第2流路截面以及第3吸入管的第3流路截面隔着上述中心连结线而相互位于相反侧。第1吸入管与设置于壳体的三个吸入口中位于最上方的吸入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52062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80023663.1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3/00 , F04C29/12 , F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和具备该密闭型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该密闭型压缩机一方面充分确保使气体制冷剂从分隔板排出空间排出的排出流路的流路面积一方面抑制分隔板的刚性下降,并能够获得压缩性能以及可靠性的提高。在分隔板具备分隔板空间。压缩机构部具备使副轴承侧的消音室的工作流体与分隔板空间的工作流体合流而向主轴承侧的消音室引导的合流通路。分隔板空间具有与合流通路相连的连接流路。连接流路的与旋转轴的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比连接流路的沿轴向的尺寸大。
-
公开(公告)号:CN109964039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780070250.4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具有轴、电动机部、压缩机构部、消声器部件、以及壳体。消声器部件在与压缩机构部的轴承部之间形成消声器室。电动机部的转子具有大内径部和压缩气体流路。大内径部形成于第二侧的端面中的轴的周围。压缩气体流路从大内径部的底面至第一侧的端面地贯通转子。形成消声器室排出口的轴承部的外周面配置于比大内径部的内周面靠径向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4884807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380069310.2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3/00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8 , F01C21/0845 , F04C18/3562 , F04C18/3564 , F04C23/001 , F04C23/008 , F25B1/04 , F25B31/00
Abstract: 一个实施形态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具备:具有气缸室的气缸,收容在上述气缸室内的辊,与上述辊抵接并将上述气缸室内划分为压缩侧和吸入侧的第1、第2叶片,朝上述辊对上述第1、第2叶片施力的一个施力部件。在上述第1叶片后端部的沿上述旋转轴的轴向的两端部侧设有上述轴向的尺寸相同的第1叶片侧安装部。在上述第2叶片后端部的沿上述旋转轴的轴向的两端部侧设有上述轴向的尺寸相同的第2叶片侧安装部,上述第1、第2叶片通过上述第1、第2叶片侧安装部安装到上述施力部件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008389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07765.8
申请日:2007-01-26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25B1/04
Abstract: 一种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在主轴承(11)、副轴承(13)上设有将在气缸室(5a、5b)内压缩后的制冷剂予以排出的排出孔(14a、14b),当将气缸室(5a、5b)排除容积设为A mm2、叶片(10a、10b)位于下死点时的压缩室(9a、9b)的截面积设为B mm2、排出孔(14a、14b)的截面积设为C mm2时,将该排出孔(14a、14b)设定成为:200≤A/C≤280,C/B≤0.15,且排出孔(14a、14b)的长度做成小于等于3mm,排出孔(14a、14b)面向气缸室(5a、5b)的面积的比例做成大于等于排出孔(14a、14b)的截面积的87%,在气缸(6a、6b)上未设有制冷剂排出用的缺口槽。采用本发明,不在气缸上设置制冷剂排出用的缺口槽就可降低过压缩,提高压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447424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580013879.2
申请日:2005-06-09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PC: F04C23/00
Abstract: 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在密闭壳体(1)内收容有轴支承在轴承(9、11)上的旋转轴(4)、与旋转轴连接的电动机部(3)及第1~第3压缩机构部(2A~2C),各压缩机构部具有:将设在旋转轴上的偏心部(4a~4c)和偏心滚轮(13a~13c)收容的气缸室(14a~14c);具有该气缸室的气缸(8A~8C);设在该气缸中、前端缘与偏心滚轮的周面抵接并将气缸室一分为二的叶片(15a~15c),各压缩机构部的各滑动部的间隙中至少一个间隙被设定成:不与轴承接触的第2压缩机构部大于与轴承接触的第1、第3压缩机构部,从而可减小随旋转轴的旋转引起的旋转轴的振摆回转,可提高压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08389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710007765.8
申请日:2007-01-26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25B1/04
Abstract: 一种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在主轴承(11)、副轴承(13)上设有将在气缸室(5a、5b)内压缩后的制冷剂予以排出的排出孔(14a、14b),当将气缸室(5a、5b)排除容积设为A、叶片(10a、10b)位于下死点时的压缩室(9a、9b)的截面积设为B、排出孔(14a、14b)的截面积设为C时,将该排出孔(14a、14b)设定成为:200≤A/C≤280,C/B≤0.15,且排出孔(14a、14b)的长度作成小于等于3mm,排出孔(14a、14b)面向气缸室(5a、5b)的面积的比例作成大于等于排出孔(14a、14b)的截面积的87%,在气缸(6a、6b)上未设有制冷剂排出用的缺口槽。采用本发明,不在气缸上设置制冷剂排出用的缺口槽就可降低过压缩,提高压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6403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80070250.4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具有轴、电动机部、压缩机构部、消声器部件、以及壳体。消声器部件在与压缩机构部的轴承部之间形成消声器室。电动机部的转子具有大内径部和压缩气体流路。大内径部形成于第二侧的端面中的轴的周围。压缩气体流路从大内径部的底面至第一侧的端面地贯通转子。形成消声器室排出口的轴承部的外周面配置于比大内径部的内周面靠径向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23798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180049900.X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2 , F01C21/007 , F01C21/02 , F01C21/10 , F04B39/023 , F04B39/121 , F04B39/14 , F04B39/16 , F04C18/356 , F04C23/008 , F04C28/28 , F04C2230/604 , F04C2240/805
Abstract: 将从支承脚(2)底面到上端的全高(H)设定为压缩机主体(1)的外径(D)的2.5倍以上(H/D≥2.5),并将从支承脚(2)底面到重心(G)的重心高度(Hg)构成为全高(H)的1/2以下,在满足Rc/cosθ<Rb<L的情况下,通过包括4条以上支承脚,就能抑制安装面积的扩大,并不易翻倒。在此,Rb为压缩机主体(1)的支承点半径,Rc为压缩机主体(1)的外半径,L为从压缩机主体(1)的纵向中心轴(Oa)到储罐(4)的纵向中心轴(Ob)的距离,θ为相邻的支承脚(2)彼此间的相对于中心轴(Oa)的角度的一半。
-
公开(公告)号:CN10488480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80069310.2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3/00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8 , F01C21/0845 , F04C18/3562 , F04C18/3564 , F04C23/001 , F04C23/008 , F25B1/04 , F25B31/00
Abstract: 一个实施形态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具备:具有气缸室的气缸,收容在上述气缸室内的辊,与上述辊抵接并将上述气缸室内划分为压缩侧和吸入侧的第1、第2叶片,朝上述辊对上述第1、第2叶片施力的一个施力部件。在上述第1叶片后端部的沿上述旋转轴的轴向的两端部侧设有上述轴向的尺寸相同的第1叶片侧安装部。在上述第2叶片后端部的沿上述旋转轴的轴向的两端部侧设有上述轴向的尺寸相同的第2叶片侧安装部,上述第1、第2叶片通过上述第1、第2叶片侧安装部安装到上述施力部件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