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673308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22269622.0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隧道结构的耐压密封性能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主要是由用于设置在待测的水下隧道结构的检测区域上方且设有排气阀的耐压储液箱、用于将耐压储液箱和水下隧道结构密封连接的密封机构、与耐压储液箱相连且用于向耐压储液箱内注入流体并获取耐压储液箱内的液压参数的加压装置等构成。其中,密封机构在将耐压储液箱和水下隧道结构密封连接后,使得检测区域与耐压储液箱内的腔体相连通,且与外部隔离。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测试装置能够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检测精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923999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394951.X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单管桩轴线垂直度实时监测的系统,包括:船体、双轴倾角计、激光扫描模块、定位模块、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其中,所述船体包括甲板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垂直设置于所述甲板上;所述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甲板上,用于测量所述激光扫描模块的位置坐标;所述激光扫描模块位于所述支撑部上,用于获取单管桩的多个水平面轮廓的多个测点位置信息;所述双轴倾角计位于所述甲板上,用于测量所述船体的纵向倾角和横向倾角;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激光扫描模块、定位模块以及所述双轴倾角计获取到的数据信息,并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从而保证了数据准确性、避免环境干扰并节约了监测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309324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57431.3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深远海域作业的沉桩定位系统,包括:安装在打桩船上的GNSS接收机、激光测距仪、双轴倾角传感器、显示器和上位机,其中,所述上位机分别与所述GNSS接收机、激光测距仪、双轴倾角传感器和显示器连接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深远海域沉桩作业,本发明从远海域无基站定位角度出发,利用GNSS接收机和激光测距仪进行系统实施。可以实现在深远海区域实现无基站高精度定位,解决了RTK定位方式作业半径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4985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75346.X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靠泊力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传感器单元、现场测控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设置在橡胶护舷的应力监测传感器,所述应力监测传感器与橡胶护舷相匹配,所述应力监测传感器用于获取预设位置的应力数据;所述现场测控单元连接传感器单元,并接收传感器单元传输的数据,根据传感器单元传输来的数据得到靠泊力信息;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现场测控单元,并接收现场测控单元传输的靠泊力信息。本发明所述靠泊力监测系统可准确了解高桩码头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变形、应力应变、桩周土体压力情况,为设计验证及码头健康安全运营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1148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321705.3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水下钢结构监控设备及方法,包括:电永磁吸盘,所述电永磁吸盘设置于监控设备表面,所述电永磁吸盘通电充磁将监控设备吸附在导管架指定位置;透明保护罩,所述透明保护罩中空密封;所述透明保护罩内具有摄像头。本发明所述可回收水下钢结构监控设备能够代替潜水员进行水下观察。在作业完成后,可以对监控设备进行回收,以实现重复利用。此监控设备的应用既能降低作业风险,又能降低作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1488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21705.3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水下钢结构监控设备及方法,包括:电永磁吸盘,所述电永磁吸盘设置于监控设备表面,所述电永磁吸盘通电充磁将监控设备吸附在导管架指定位置;透明保护罩,所述透明保护罩中空密封;所述透明保护罩内具有摄像头。本发明所述可回收水下钢结构监控设备能够代替潜水员进行水下观察。在作业完成后,可以对监控设备进行回收,以实现重复利用。此监控设备的应用既能降低作业风险,又能降低作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65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92350.X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深远海域施工的沉桩定位的方法及设备,本申请中获取船体上的定位机的GPS坐标,并对定位机的GPS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定位机在工程坐标系下的工程坐标;获取定位机在船体所属的船体坐标系下的船体坐标;根据定位机的船体坐标和工程坐标,确定船体坐标系与工程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获取船体上的圆桩桩心在船体坐标系下的桩心船体坐标;根据坐标转换关系和圆桩桩心的桩心船体坐标,得到圆桩桩心的桩心工程坐标,通过广域差分星基增强系统,实现了在无参考站模式下对圆桩桩心进行实时的高精度施工定位,解决了RTK定位方式作业半径受限的问题,可以大大缩短海上施工准备时间,节约了参考站架设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25565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73292.3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韬 , 杨安韬 , 舒方法 , 杨三元 , 陈剑 , 徐天洋 , 马振江 , 顾晓彬 , 戴志培 , 张晓辉 , 林文 , 袁伟坡 , 陈曦 , 徐文彬 , 程伟 , 苏博 , 张文一 , 王子健 , 王睿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施工周界监控系统,包括北斗卫星系统、智能人员定位终端、通信基站、定位服务器。通过规划动态电子告警区域和实时人员定位,解决施工过程中对现场工作人员的监控和管理愈加困难的问题。该系统方案通过北斗卫星系统定位获取施工人员的位置信息,再将所述位置信息经通信网络发送至定位服务器,通过定位服务器接收所述智能人员定位终端现场传输的位置信息,并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进行数据实时分析绘制出人员的轨迹、提供实时施工人员定位、重点区域的告警的功能,并且为进出口管理系统和考勤系统等提供实时的定位数据,实现多元化管理,同时系统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能将人员的实时位置信息和基本信息快速的呈现给用户。
-
公开(公告)号:CN105913521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37188.0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7C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7C9/0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员进出管理方法,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终端设备,所述人员进出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识别通过闸机的人员管理信息;判断所述人员管理信息是否为预存管理信息以确认该人员是否有权限通过所述闸机;若是,则表示所述人员已进入安全通道,并继续执行下一步骤;若否,则认为该人员不具有通过所述闸机的权限;其中,在所述安全通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人员进出所述安全通道的第一进出检测单元和第二进出检测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进出检测单元和第二进出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数据来判断人员已经进入管理区域或已经离开管理区域。本发明增强了闸机检测的可靠性,提高了对工作人员出勤管理的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4445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37279.4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振江 , 舒方法 , 蒋健 , 何文胜 , 李维洲 , 陈继国 , 何金刚 , 吴琼 , 明应龙 , 窦浩明 , 李靖 , 徐天洋 , 杨安韬 , 董念慈 , 吴俊杰 , 徐文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10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信息化管理方法,系统及服务终端,所述施工信息化管理方法包括:接收通过客户端上传的不同管理部门的与所述多个施工工区相关的施工管理信息;将所述施工管理信息按照每一所述管理部门所需管理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当接收到与所述管理部门相关联的第一指示命令时指示所述客户端显示与该管理部门相关联的第一管理界面;当接收到与该管理部门所需管理要求相关的第二指示命令时指示所述客户端显示与该管理需求相关联的第二管理界面。本发明通过在施工现场与上级管理机构之间建立信息交互环境,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将施工管理信息基于已建立的信息交互环境上传,大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便于管理人员掌控施工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