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声源目标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8091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910874151.2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声音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声源目标识别系统。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首先,两组训练稠密卷积编码‑解码网络对输入数据与人工提取特征分别训练编码网络抽象高级特征,基于稠密卷积的使用可以使我们能够训练深度更深的编码网络并增强重复特征的使用。其次,设计融合层融合两种编码网络提取的特征,最后利用一个卷积网络实现声源信号的分类。最终,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识别精度产生负面影响、以及卷积网络当层数加深时还存在梯度消失或爆炸,特征重复利用率等缺陷的问题。

    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生产废水的提溴工艺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6611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903513.9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溴化丁基橡胶生产废水的提溴工艺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1)溴化丁基生产废水的酸化及过滤预处理;(2)预处理后的含溴废水分别通过超重力氧化装置与超重力汽提装置进行氧化、提溴;(3)含溴废水与氯气在超重力氧化装置中接触,溴离子被氯气氧化为游离溴,得到氧化溴液;(4)氧化溴液与高温水蒸气在超重力汽提装置中接触,水蒸汽将废水中的游离溴吹出,形成富溴蒸汽;(5)富溴蒸汽经冷却后进入溴水分离罐,沉降分离后得到的溴回用。本发明能显著降低过程能耗、降低氯气及水蒸气的消耗、提高溴的利用率与吹出率,且具有运行成本低、停开车容易、放大效应小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溴化丁基橡胶生产废水中溴素的提取。

    基于特征融合网络的声源目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422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74153.1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声音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网络的声源目标识别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首先,两组训练稠密卷积编码-解码网络对输入数据与人工提取特征分别训练编码网络抽象高级特征,基于稠密卷积的使用可以使我们能够训练深度更深的编码网络并增强重复特征的使用。其次,设计融合层融合两种编码网络提取的特征,最后利用一个卷积网络实现声源信号的分类。最终,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识别精度产生负面影响、以及卷积网络当层数加深时还存在梯度消失或爆炸,特征重复利用率等缺陷的问题。

    一种并列式微撞击流混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8021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67672.9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5/0256 B01J14/00 B01J1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列式微撞击流混合装置,包括微撞击流模块、前置进料模块、后置密封模块、连接装置;所述微撞击流模块内部设有相互平行的进样通道,与进样通道垂直设有撞击通道,撞击通道为T型结构,底部设有渐扩形出料口;所述前置进料模块出口端连接微撞击流模块入口端,微撞击流模块的末端处通过后置密封模块密封;前置进料模块、微撞击流模块和后置密封模块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紧固。该装置主要针对液-液快速反应体系,既可用作旋转填料床的预混合与分布装置,也可单独用作液-液快速反应的反应器,制备超细/纳米功能材料;通过并列式的撞击流混合,解决了微撞击流混合器放大的难题,实现了RPB微观混合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一种可切换自由/受限式撞击流混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6097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811254547.9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切换自由/受限式撞击流混合器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主体单元、混合单元、连接与固定单元;连接与固定单元包括A接头、B接头、固定盘,A接头、B接头分别穿过固定盘中心的两条通道;混合单元为四棱柱结构,其下底面设有环形凸棱,该凸棱与主体单元嵌套连接,混合单元的内部中心开有不等径的圆形台阶孔;主体单元的整体呈C形结构;主体单元内部分别设有一个L形通道和一个I形通道,L形通道贯穿C形结构的侧面和底部,I形通道与L形通道的顶部平行设置,上端分别与接头连接;C形结构的内部空腔能放置混合单元。本发明通过改变单元组合形式,可实现自由与受限两种混合模式的切换;实现混合器微观混合性能的调控。

    一种用于高稳定O/W纳米乳液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1732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29928.8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稳定O/W纳米乳液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制备纳米乳液技术存在的设备限制及能耗高、乳化剂用量大、制备周期长及常规撞击流反应装置难以适应非等量两相流体的混合、乳化等问题,将复配乳化剂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分为二等份,分别通过水平对称的进料口Ⅰ和进料口Ⅱ进入,将环己烷通过进料口Ⅲ进入;预混后的乳液进一步升温处理,即制备得到外观半透明、液滴平均粒径小于250 nm的O/W纳米乳液;本发明采用三喷嘴受限式撞击流反应器,实现分散相和连续相快速混合。

    一种多模块撞击-聚并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574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06547.3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模块撞击‑聚并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该反应器包括细乳化模块、撞击‑聚并模块、后处理模块与连接件;所述细乳化模块的上、下对称进液口与进液管路连接,冲洗孔用于洗涤模块,其内部的十字形通道则用于强化细乳液的形成;所述撞击‑聚并模块与细乳化模块相连,其外侧设有可视窗,其内部为混合腔,通过流体高速对撞强化液滴间的聚并过程,促进液滴内的化学反应;所述后处理模块与撞击‑聚并模块连接,内部空腔安装盘管,用于控制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所述连接件包括A、B和C三种,起到连接各模块以及密封流体的作用。本发明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解决无机、有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传统制备过程不连续、可控性差等缺陷。

    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声源目标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8091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74151.2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声音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声源目标识别系统。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首先,两组训练稠密卷积编码-解码网络对输入数据与人工提取特征分别训练编码网络抽象高级特征,基于稠密卷积的使用可以使我们能够训练深度更深的编码网络并增强重复特征的使用。其次,设计融合层融合两种编码网络提取的特征,最后利用一个卷积网络实现声源信号的分类。最终,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识别精度产生负面影响、以及卷积网络当层数加深时还存在梯度消失或爆炸,特征重复利用率等缺陷的问题。

    一种多模块撞击-聚并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5744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1406547.3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模块撞击‑聚并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该反应器包括细乳化模块、撞击‑聚并模块、后处理模块与连接件;所述细乳化模块的上、下对称进液口与进液管路连接,冲洗孔用于洗涤模块,其内部的十字形通道则用于强化细乳液的形成;所述撞击‑聚并模块与细乳化模块相连,其外侧设有可视窗,其内部为混合腔,通过流体高速对撞强化液滴间的聚并过程,促进液滴内的化学反应;所述后处理模块与撞击‑聚并模块连接,内部空腔安装盘管,用于控制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所述连接件包括A、B和C三种,起到连接各模块以及密封流体的作用。本发明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解决无机、有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传统制备过程不连续、可控性差等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