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Al-Cu-Mg系合金板材的蠕变时效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2035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074621.X

    申请日:2013-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Cu-Mg系合金板材的蠕变时效成形方法,主要用于减弱Al-Cu-Mg系合金板材蠕变时效各向异性,改善合金性能的热处理方法。采用490~505℃固溶30min~70min后水淬,淬火后板材进行2-10%的预变形处理,随后进行蠕变时效,其中蠕变温度选取150℃~200℃,蠕变时间为0~12h,蠕变应力为150MPa~300MPa。预变形处理时间控制在4h以内。利用本发明处理Al-Cu-Mg系合金,可以通过调控合金蠕变时效强化相的析出,提高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降低板材的各向异性程度。采用本发明处理Al-Cu-Mg合金,与常规热处理相比,室温拉伸强度至少提高10%,各向异性至少降低10%。该工艺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相比运用微合金化改善合金微观组织成分,节约成本,且易于在工业生产中实现。综合效益明显高于已报道的处理方法。

    一种新型低淬火敏感性Al-Zn-Mg-Cu系列铝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0326624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10321933.1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低淬火敏感性Al-Zn-Mg-Cu系列铝合金。本发明的关键在于调整Al-Zn-Mg-Cu合金中合金元素的质量比;其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锌4.5-6.5%,镁3.0-4.0%,铜1.0-1.5%,锆0.08-0.15%,钛小于0.06%,硅小于0.3%,铁小于0.3%,锰小于0.15%,余量为铝。本发明中的新型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塑性,较低的淬火敏感性。采用本发明合金制得的材料(部件)峰值时效后室温强度大于530Mpa,材料的室温延伸率不低于10%,维氏硬度值不低于180HV,淬火敏感性较低、综合性能明显高于已报道的Al-Zn-Mg-Cu系列铝合金。

    一种低淬火敏感性Al-Zn-Mg-Cu系列铝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0326624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321933.1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淬火敏感性Al-Zn-Mg-Cu系列铝合金。本发明的关键在于调整Al-Zn-Mg-Cu合金中合金元素的质量比;其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锌4.5-6.5%,镁3.0-4.0%,铜1.0-1.5%,锆0.08-0.15%,钛小于0.06%,硅小于0.3%,铁小于0.3%,锰小于0.15%,余量为铝。本发明中的新型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塑性,较低的淬火敏感性。采用本发明合金制得的材料(部件)峰值时效后室温强度大于530Mpa,材料的室温延伸率不低于10%,维氏硬度值不低于180HV,淬火敏感性较低、综合性能明显高于已报道的Al-Zn-Mg-Cu系列铝合金。

    一种金属构件振动蠕变成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16419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110211603.2

    申请日:2011-07-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构件振动蠕变成形的方法,在构件加热过程中由激振器对振动平台进行振动,装置包括蠕变模具、锁紧机构、振动平台、至少一个激振器、加速度探头和频率-加速度同步测试仪,蠕变模具通过锁紧机构固定于振动平台上,激振器和加速度探头固定于振动平台上,激振器和加速度探头分别电连接至频率-加速度同步测试仪,本发明一方面采用蠕变对构件进行成形,另一方面利用振动产生的微小塑性变形进行成形。因此,本发明专利可以大幅度降低蠕变成形构件的回弹量。

    一种低密度、低淬火敏感性Al-Zn-Mg-Cu系列铝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0329028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321971.7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密度、低淬火敏感性Al-Zn-Mg-Cu系列铝合金。本发明的关键在于调整Al-Zn-Mg-Cu合金中合金元素的质量比;其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锌4.5-6.5%,镁4.0-5.0%,铜0.5-1.0%,锆0.08-0.15%,钛小于0.06%,硅小于0.3%,铁小于0.3%,锰小于0.15%,铝为余量。本发明中的新型铝合金采用合适的均匀化制度,压力加工,固溶时效后,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塑性,较低的密度,较低的淬火敏感性。采用本发明合金制得的材料(部件)峰值时效后强度大于540Mpa,材料的室温延伸率不低于10%,维氏硬度值不低于175HV,综合性能明显高于已报道的Al-Zn-Mg-Cu系列铝合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