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选区熔化制备的高Fe含量的Al-Mg2Si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072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35087.2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选区熔化制备的高Fe含量的Al-Mg2Si合金及制备方法,所述Al-Mg2Si合金由Al-Mg2Si合金原料粉末经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型;所述Al-Mg2Si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Mg 5~5.5%,Si 2~2.2%,Mn 0.4~0.6%,Fe 1~3%,余量为铝,总质量百分比为100%。本发明巧妙的利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高Fe含量Al-Mg2Si合金,利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中的冷却速率可达105~108k/s的特点,使得合金原料粉体熔融后在极快的冷却速度下,使合金非平衡凝固,合金元素分布均匀,各元素均无偏析,均匀形成(Al+Mg2Si)超细共晶组织,同时抑制了粗大富Fe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形成了细小的富Fe金属间化合物均匀弥散,从而获得力学性能优异的高Fe含量Al-Mg2Si合金。

    一种孔隙可控的多孔铌钽钛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4426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0228758.4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隙可控的多孔铌钽钛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孔铌钽钛合金材料由如下原子百分比的组分组成:Ta 5%~25%,Ti 5%~25%,余量为Nb;以模板浸渍和粉末冶金方法相结合,通过控制有机粘接剂溶液的浓度及浸渍料浆的固含量控制多孔合金的孔隙度、孔径等参数的目的,从而达到调控合金支架力学性能、生物学性能的根本目的。上述制备的多孔铌钽钛合金材料的孔隙度为50%~80%,开孔隙度≥90%,孔径为47~536μm,压缩强度为18~122MPa,压缩弹性模量为0.11~2.08GPa,同时孔隙呈现各向异性的特征,相比较传统多孔合金具有更优异的结构和性能的仿生性。

    一种Mo纳米颗粒增强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765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236549.5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杨海林 汪建英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Mo纳米颗粒增强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的复合粉末由基体CoCrNi中熵合金粉和包覆层Mo纳米颗粒组成,所述复合粉末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CoCrNi中熵合金95~99wt%;Mo纳米颗粒1~5wt%。本发明Mo纳米颗粒增强CoCrNi中熵合金复合材料,致密度较高,力学性能优异,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得到显著提升,具有良好的细晶强化作用,保持了良好的韧性,充分发挥了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优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利用包覆法制备的复合粉末中,Mo纳米颗粒分布较为均匀,与传统的球磨和机械合金化相比,包覆后煅烧及还原的粉末没有氧化和污染,具有很大的优势。

    一种原位制备微/纳米碳酸钙及其剪切增稠流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4903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616352.5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制备微/纳米碳酸钙及其剪切增稠流体的方法,该剪切增稠液体由分散介质和分散相组成,其中分散介质由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羟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其中分散相是由醋酸钙在分散介质中原位生成的微/纳米碳酸钙构成。本发明通过在分散介质中原位合成分散相方便快捷的制备剪切增稠液体;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剪切增稠液体具有更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剪切增稠性能。本发明的微纳米碳酸钙剪切增稠液体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一种轻质高强高韧高模量的Al-Mg-Yb-Zr-TiB2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65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4900.9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高韧且高模量的Al‑Mg‑Yb‑Zr‑TiB2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Mg:3.0~10.0%;Yb:0.2~3.0%;Zr:0.2~1.5%;TiB2:2.0~15.0%;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超声铸造结合氟盐反应制备出铝基复合材料铸锭,并进一步雾化制粉,最后进行增材制造。所制备出的铝基复合材料基体中存在大量弥散分布且与基体润湿性较好的六棱柱状多成分第二相颗粒。本发明在成分设计和工艺设计上均具有优势,满足新一代工业机器、交通运输和电子封装等领域的需求。

    一种可热处理强化的压铸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2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293233.0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热处理强化的压铸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铝合金高压压铸技术领域,所述压铸铝基复合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1:1~8的Al‑4Mg‑4Mn合金、Al‑12%TiB2合金和Al‑12Si‑4Cu合金,还包括Al‑Sr合金;压铸铝基复合材料中,Sr含量为200~300ppm,杂质元素总量≤0.1%;在高压压铸过程中,先抽真空再持续高压压铸得到可热处理强化的压铸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直接使用三种合金锭,先熔炼再压铸,并在压铸前同时对高压压铸压室和模具型腔进行抽真空,真空度的提高使压铸件中随机分布的气孔消失,使得后续工艺能够使用热处理大大提高压铸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种激光增材制造多尺度微结构增强共晶Al-Mg-Si-C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7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81087.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激光增材制造多尺度微结构增强共晶Al‑Mg‑Si‑C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选区激光熔化的方法制备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Mg 5.1~11.4%,Si 2.1~6.7%,Cu 0.5~2.3%,余量为铝,总质量百分比为100%。本发明通过优化打印工艺参数,实现了Al‑Mg‑Si‑Cu合金的致密无裂纹成形,基于选区激光熔化高温度梯度、高冷速的凝固特性,通过成分设计得到了长度尺度跨越多个数量级的分级微结构,包括微米尺度的双峰晶粒结构、亚微米尺度的胞状组织以及共格纳米析出相,有效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组分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所得产品性能优良便于工业化应用。

    一种增材制造用高强韧Al-Mg2Si-Zn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9214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241222.7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材制造用高强韧Al‑Mg2Si‑Zn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Al‑Mg2Si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Mg 3.5~9.5%,Si 1.3~3.5%,Mn 0.4~0.9%,Fe 0.05~2.5%,Zn 2~5.5%,余量为铝及不可去除的杂质元素。所述Al‑Mg2Si‑Zn合金由合金制造、粉末制造、选区激光熔化成型等工艺制造需要的零部件。本发明制造的合金零部件可以直接使用,也可经过短时低温时效热处理进行强化使用。采用本发明制造的零部件具有工艺简单、致密度高、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增材制造用高强韧Al-Mg2Si-Zn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9214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41222.7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材制造用高强韧Al‑Mg2Si‑Zn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Al‑Mg2Si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Mg 3.5~9.5%,Si 1.3~3.5%,Mn 0.4~0.9%,Fe 0.05~2.5%,Zn 2~5.5%,余量为铝及不可去除的杂质元素。所述Al‑Mg2Si‑Zn合金由合金制造、粉末制造、选区激光熔化成型等工艺制造需要的零部件。本发明制造的合金零部件可以直接使用,也可经过短时低温时效热处理进行强化使用。采用本发明制造的零部件具有工艺简单、致密度高、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