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6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85380.4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58 , H01M10/054 , C07C51/41 , C07C51/43 , C07C59/265 , C07C53/10 , C07C5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杂化聚阴离子钒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先将有机酸和钒源配制成溶液态,再加入其他原料进行反应,可以在较低的合成温度下合成纯相的杂化聚阴离子钒基正极材料,该方法合成温度低、反应时间较短、能耗和成本低、操作简单,且能够在后续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测和调控反应体系pH,提高pH值的控制精度,确保合成纯度好的纳米片产品,工艺可控性好、重复性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仅避免了传统水热反应耗时长、能耗高且不便于观察和过程控制的缺点,而且还能有效提升产品的纯度、产率和产品一致性以及产品的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85381.9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25/45 ,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以钠源、钒源、还原性酸和磷酸为原料,通过湿法球磨,合成Na(VO)2(PO4)2·4H2O,再将合成的材料经低温烧结后,得到层状磷酸钒基正极材料Na(VO)2(PO4)2。本发明实现了在室温下合成纯相层状磷酸钒基正极材料Na(VO)2(PO4)2,该材料相比于其他磷酸盐正极材料,具有明显提高的电导率,无需包碳即表现出优良的放电容量,且该方法合成温度低,操作简单,成本低,可控性强,重复性好,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509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28884.3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F7/021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36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 C25D3/12 , C25D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改性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将纳米氧化铝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邻二甲苯,超声分散,然后油浴加热将乙醇除去,得到悬浮液A;向悬浮液A中逐滴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然后加热将悬浮液A中的邻二甲苯蒸发除去,得到中间品Ⅰ;将中间品Ⅰ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4,4’‑二氨基二苯砜和聚乙二醇‑2000,超声分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中间品Ⅱ;将中间品Ⅱ与炭黑、田菁粉混合后,进行真空焙烧,得到改性纳米氧化铝。本发明另公开了改性纳米氧化铝在镀镍液中的应用,并公开了镀镍液改性正极材料得到高导电性正极材料的技术内容。
-
公开(公告)号:CN1149444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711997.6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 C01B32/921 , C01B32/949 , C01B32/914 , C01B32/907 , C01B21/076 , C01B21/08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Mxene优化的富锂锰基复合正极材料,该少层Mxene的层间距为10~16Å。通过对刻蚀后的Mxene前驱体进行超声处理时加入乙醇,制备得到的多层Mxene分散液经离心处理得到少层Mxene分散液,再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进行复合,制备出层间距为10~16Å的少层Mxene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其可在放电过程中约2.2V处提供一个嵌锂电压平台,因而能够有效提高首次库伦效率,而且在长循环过程中,该平台能够长久保持,能够削弱富锂锰基材料的电压衰减和容量衰退,进而能够明显改善倍率性能,以及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44730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35310.9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钠离子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x‑yNayNizM1‑zO2,其中M为Mn、Mg、Ti、Al、Co中的一种或多种,0 1.2,I006与I012分峰明显,该正极材料是通过先制备前驱体材料NaxNizM1‑zO2,再通过熔盐离子交换和热处理得到。该正极材料Li/Ni混排低,且材料的结构稳定,一次颗粒之间的空隙较少,材料不易发生裂纹扩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