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16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816269.6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12N5/20 , C07K16/44 , G01N33/577 , G01N33/58 , G01N33/543 , G01N33/558 , G01N33/53 , C12R1/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噻嗪酮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抗体、胶体金试纸条、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与应用,属于免疫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杂交瘤细胞株包括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SQT‑19F2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SQT‑13H10。本发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与29种其它类农药均无交叉反应,为实现噻嗪酮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核心生物原材料。本发明利用噻嗪酮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或酶联免疫试剂盒都能特异性良好、准确性高的检测农产品和食品中的噻嗪酮农药残留,实现了对噻嗪酮农药残留的实时检测,对噻嗪酮残留高效监测和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6715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75231.1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印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模板的草甘膦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草甘膦虚拟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增甘磷为模板分子,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以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以氨水为催化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其中增甘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的用量比为1:4‑8:8‑16。本发明以增甘磷作为虚拟模板分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对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基甲基膦酸同时进行特异性吸附,同时检测草甘膦及其代谢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010485250.4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酪氨酸酶抑制的草甘膦检测体系及SERS检测方法,涉及草甘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检测体系包括:酪氨酸酶、草甘膦、左旋多巴和PBS缓冲液。本发明所述检测方法,以草甘膦对于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原理,通过草甘膦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利用SERS检测的方法对酪氨酸酶的底物左旋多巴(L‑DOPA)含量进行定量,从而得到抑制剂草甘膦的含量。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成本低廉、检出限低等优点,有望实现对草甘膦分子快速灵敏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45303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99229.3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薄层色谱和酶抑制原理快速检测农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薄层色谱板裁剪成长方形,一端用于接触样品提取液,构成农残分离区;将其另一端用滤纸或玻璃纤维剪成的小片覆盖并固定在酶抑制反应试纸上,构成农残富集区;将酶抑制反应试纸远离农残分离区的一边黏贴上固定有显色试剂的滤纸片,构成底物显色区;进行显色反应;若样品提取液中不含农药,底物显色区显色;若样品提取液中含有超标农药,底物显色区显色不充分或不显色,通过颜色变化与否,即可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农药。本发明方法克服了有机溶剂提取与酶在水系溶液下反应的矛盾,同时减少了农产品样品中色素等物质的干扰,增加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9726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16310.5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07F7/10 , C07K14/765 , C07K14/77 , C07K16/44 , G01N33/53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氟硅唑半抗原、完全抗原、抗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硅唑半抗原,具有式I所示结构:所述式I中的R1为氟硅唑半抗原结构中能够与载体蛋白偶联的连接臂。本发明提供的氟硅唑半抗原在保留氟硅唑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在氟硅唑的“1,2,4‑三氮唑”基团结构中的5C原子上连接连接臂和活性反应基团结构,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连接臂带来的非特异性结合,而且引入的连接臂和活性反应基团偶联载体蛋白后能够充分暴露氟硅唑本体分子的特征结构,制备得到的氟硅唑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制备的抗氟硅唑抗体可以用于建立氟硅唑免疫学检测方法或检测试剂,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86616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0835965.0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51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PCR的有机磷农药残留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试剂盒,属于农药检测技术领域。所述试剂盒包括如下组成:胶体金探针溶液、磁性纳米探针溶液、磁分离装置、洗液、微滴发生器、PCR引物对、PCR探针和PCR Mix液;所述胶体金探针为表面修饰有生物条形码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金纳米粒子;所述生物条形码利用所述PCR引物对扩增得到;所述PCR探针的核苷酸序列与所述生物条形码的部分序列互补配对;所述磁性纳米探针为表面修饰有机磷农药抗原的磁球。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利用生物条形码进行信号放大,同时利用数字PCR绝对定量,能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8749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1332977.8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SERS技术检测阿特拉津、毒死蜱、三唑酮的方法和试剂盒。所述试剂盒用于检测阿特拉津、毒死蜱、三唑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包括固相载体以及标记探针;所述固相载体包被有阿特拉津、毒死蜱、三唑酮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所述标记探针为偶联有人工抗原以及标记分子的金属纳米粒子;所述人工抗原为阿特拉津、毒死蜱、三唑酮的人工抗原中的一种,且每种标记探针上的标记分子能够使得其彼此在使用SERS技术检测时得以被区分。本发明将分子印迹技术与拉曼信号放大探针技术联用,建立对三种农药同时检测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85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40067.1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胆碱酯酶荧光碳点的有机磷农药检测方法,采用蔗糖作为碳源,富集结合有机磷农药的磁性纳米胆碱酯酶后,固定激发波长为400-460nm,560-600nm为发射波长进行检测,有机磷浓度增加可以使体系碳点荧光发射增强,从而建立起有机磷和碳点荧光信号的正相关关系,本发明通过磁性纳米胆碱酯酶对富集有机磷农药后对碳点荧光检测可以快速有效检测有机磷农药中的磷含量,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操作简单,制备的荧光点光稳定性高,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18749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32977.8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SERS技术检测阿特拉津、毒死蜱、三唑酮的方法和试剂盒。所述试剂盒用于检测阿特拉津、毒死蜱、三唑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包括固相载体以及标记探针;所述固相载体包被有阿特拉津、毒死蜱、三唑酮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所述标记探针为偶联有人工抗原以及标记分子的金属纳米粒子;所述人工抗原为阿特拉津、毒死蜱、三唑酮的人工抗原中的一种,且每种标记探针上的标记分子能够使得其彼此在使用SERS技术检测时得以被区分。本发明将分子印迹技术与拉曼信号放大探针技术联用,建立对三种农药同时检测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86616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35965.0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51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PCR的有机磷农药残留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试剂盒,属于农药检测技术领域。所述试剂盒包括如下组成:胶体金探针溶液、磁性纳米探针溶液、磁分离装置、洗液、微滴发生器、PCR引物对、PCR探针和PCR Mix液;所述胶体金探针为表面修饰有生物条形码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金纳米粒子;所述生物条形码利用所述PCR引物对扩增得到;所述PCR探针的核苷酸序列与所述生物条形码的部分序列互补配对;所述磁性纳米探针为表面修饰有机磷农药抗原的磁球。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利用生物条形码进行信号放大,同时利用数字PCR绝对定量,能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