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8446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613434.1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申氏杆菌属新物种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Shinella glucanica J1A816,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8003。本发明菌株J1A816具有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可以降解纤维素,是一株功能性的申氏杆菌属新物种,在污水处理、环境治理、土壤改良、菌肥制剂生产等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46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613388.5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贫养杆菌属新物种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Modestobacter deseti CPCC D00004,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8004。本发明菌株CPCC D00004具有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可以降解有机磷,是一株功能性的贫养杆菌新物种,在垃圾处理、土壤修复、沙漠治理、土质改良等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013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660648.X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93/16 , A61P35/00 , A61P31/12 , A61P37/02 , A61P3/10 , A61P25/28 , A61P17/16 , A61P17/00 , C12P17/18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自噬激活活性的黄醇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制药应用,所述的黄醇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如式(Ⅰ):取代基R1为‑H、‑CH3或‑CO(CH2CH=CHCH3);取代基R2为碳原子数1~5的烷基或支链烷基,以及碳原子数1~5并带有1个羟基取代基的烷基或支链烷基。所述黄醇酮类化合物具有激活细胞自噬的生物活性;以及基于该生物活性将黄醇酮类化合物作为药物或药物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治疗疾病;所述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肿瘤、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性疾病、Ⅱ型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紫外线照射/炎症导致的皮肤损伤或衰老。
-
公开(公告)号:CN10882211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10661996.9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91/153 , C07D498/22 , A61P35/00 , A61P37/02 , A61P31/04 , A61P25/28 , A61P3/10 , A61P17/00 , C12P17/18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噬激活活性的红醇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制药应用。所述红醇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如下式(Ⅰ)所示,取代基R1为‑H、‑CH3和‑CO(CH2CH=CHCH3);取代基R2为碳原子数1~5的烷基或支链烷基,以及碳原子数1~5并带有1个羟基取代基的烷基或支链烷基;取代基R源自通式为R‑NH2所示的伯胺化合物。所述红醇酮类化合物具有激活细胞自噬的生物活性。基于该生物活性,将红醇酮类化合物作为药物或药物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用于治疗疾病。所述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肿瘤、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性疾病、Ⅱ型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紫外线照射/炎症导致的皮肤损伤或衰老。
-
公开(公告)号:CN109956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88024.4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91/052 , C12P17/18 , A61P35/00 , C12N1/20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鹿色霉素(cervinomycin)C1、C2、C3、C4及其生产方法及应用。所述的鹿色霉素C组分是鹿色霉素C1、C2、C3和C4,其化学结构如式(1)、(2)、(3)和(4)所示。通过发酵培养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25的链霉菌,收获发酵培养物并从中提取和分离纯化,获得4个鹿色霉素C组分。本发明所述的鹿色霉素C组分有望作为研发抗肿瘤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687205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131508.4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56 , A61K31/704 , A61K45/06 , A61P31/16 , C07J63/00 , C07H15/2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式I所示的三萜类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外消旋体、溶剂化物、多晶型体,或结构式I所示的三萜类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外消旋体、溶剂化物、多晶型体的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在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其中R1~R6如说明书中的定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01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660648.X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93/16 , A61P35/00 , A61P31/12 , A61P37/02 , A61P3/10 , A61P25/28 , A61P17/16 , A61P17/00 , C12P17/18 , C12R1/4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3/16 , A61P3/10 , A61P17/00 , A61P17/16 , A61P25/28 , A61P31/12 , A61P35/00 , A61P37/02 , C12P17/181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自噬激活活性的黄醇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制药应用,所述的黄醇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如式(Ⅰ): 取代基R1为‑H、‑CH3或‑CO(CH2CH=CHCH3);取代基R2为碳原子数1~5的烷基或支链烷基,以及碳原子数1~5并带有1个羟基取代基的烷基或支链烷基。所述黄醇酮类化合物具有激活细胞自噬的生物活性;以及基于该生物活性将黄醇酮类化合物作为药物或药物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治疗疾病;所述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肿瘤、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性疾病、Ⅱ型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紫外线照射/炎症导致的皮肤损伤或衰老。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77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20575.8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催化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及其所用菌剂。该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方法,为M1)所述方法包括用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培养镰孢属真菌和弯孢霉属真菌,得到薯蓣皂苷元;M2)所述方法包括用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培养镰孢属真菌和砖格孢属真菌,得到薯蓣皂苷元;M3)所述方法包括用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培养镰孢属真菌,得到薯蓣皂苷元。新月弯孢霉和镰孢属真菌联合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的薯蓣皂苷元的得率比新月弯孢霉单独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与镰孢属真菌单独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二者的薯蓣皂苷元的得率之和还要高,新月弯孢霉和镰孢属真菌在发酵含有盾叶薯蓣的培养基产薯蓣皂苷元方面产生了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796807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38454.1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筛选PknB抑制剂的反应体系,以及利用该体系筛选PknB抑制剂的方法。本发明的筛选方法包括配置反应体系、设置反应组、制备荧光素酶反应液和筛选。本发明PknB抑制剂的筛选方法简单可靠,效率高,成本低,是一种理想的抗生素筛选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367749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168824.4
申请日:2008-09-2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C237/44 , C07C233/12 , C07C229/54 , C07C327/16 , C07C307/02 , C07C303/26 , C07D239/52 , A61K31/21 , A61K31/165 , A61K31/255 , A61P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27/28 , C07C229/60 , C07C233/25 , C07C233/33 , C07C233/43 , C07C233/54 , C07C237/42 , C07C237/44 , C07C255/57 , C07C309/76 , C07C311/08 , C07C311/29 , C07C311/44 , C07C311/46 , C07D207/36 , C07D213/75 , C07D239/42 , C07D239/47 , C07D239/52 , C07D307/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组胺基苯酰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对hA3G/Vif为靶点的抗病毒药物筛选研究,证明3-胺基苯酰衍生物不仅具有抑制hA3G/Vif结合活性,还具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这对解决HIV耐药性问题可望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新型抗病毒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