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0042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31818.4
申请日:2013-09-22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件化的桌面演练虚拟培训系统及其培训方法。该系统包括组件化架构,组件包括:虚拟场景交互组件、分布式组件、物理系统组件、粒子特效组件和事件元模型组件,该方法可根据桌面演练场景的不同,快速将预先建立的交互模块组合为三维虚拟场景。并可按照组件模块功能需要,智能扩展演练场景外设接口;本发明增强危机管理意识,明确应急管理责任,提高应急决策、指挥和媒体沟通能力,丰富突发事件处置的经验和体验,提高沟通、协调、社会动员及善后恢复等应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824006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10811980.3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变电站人员安全隐患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粗定位;(2)精定位;(3)定位监控。本发明交互性强、逼真性高、动态灵活、功能强大、易于使用,不需要穿戴繁杂笨重的动作捕捉设备,免去调试配准的烦恼,降低使用及维护的成本;本发明定位精度及定位频率高,可有效防止误操作及误入操作间隔导致的人身伤亡事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消除了安全隐患;本发明采用定位分析及动作捕捉方式,实现了变电站作业人员定位功能,定位精度小于1mm,能够将作业人员的作业动作以动作序列及视频两种方式保存记录,方便查询及追溯。
-
公开(公告)号:CN10350042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46560.5
申请日:2013-09-26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安全技术领域的决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突发事件案例适配决策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案例特征提取,包括:A、根据突发事件的共性特征建立电力突发事件本体模型;和B、根据不同种类突发事件的个性特征建立电力突发事件元模型;(2)案例适配及决策;其中案例适配包括:案例检索、案例重用、案例修正和案例保留四个工作过程;决策,即生成处置方案。该方法通过梳理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机制,归纳现有突发事件特征参数和关键要素,总结突发事件对电网的影响,研究突发事件案例适配及决策方法,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1447832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810239781.4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安徽电力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时域反射仪背向散射曲线的双向测试曲线拟合从而测量超长距离光缆线路性能参数的方法,包括1)单向测试曲线的分析存储;2)双向测试曲线拟合;3)双向测试曲线的分析存储。该方法能很好的满足了双向测试曲线的拟合要求,对工程技术人员而言,对该拟合后的双向测试曲线的分析判断可以类似于对单向测试曲线的分析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1447831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239780.X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安徽电力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B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套接字的电力特种光缆监测站控制系统,其包括:本监测站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监测站测试控制指令;2)告警控制指令;3)路由控制指令;4)监测站光功率模块控制指令;5)监测站光开关模块控制指令;6)监测站测试曲线控制指令;7)监测站控制指令等。该监测站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力特种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监测中心对监测站的完全控制和管理。通过使用该监测站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力特种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的分级实施,统一监控的组网方式。方便电力特种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203166623U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20597373.8
申请日:2012-11-13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短期功率预测的风电通信调度专网平台系统,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所述平台系统包括采集上传终端、风电信息专网和智能支持主站,所述采集上传终端采集并存储风电信息,所述风电信息专网将所述风电信息上传到所述智能支持主站。该平台系统实现海量的风机信息、测风塔信息的通过风电信息专网的快速可靠上传,满足电网调度超短期功率预测模块对信息通信实时性与可靠性的要求,支撑电网调度侧风电超短期功率预测功能的实现,提高电网侧对风力发电的接入能力,提高风电运行管理水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