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61506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424832.6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脱氮的方法,该方法将含有吗啉的苯利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构成的固定床吸附剂床层进行脱氮,使苯中的吗啉在树脂表面发生化学吸附被脱除。脱氮的质量空速为1~3hr-1,温度为20~50℃,压力为0.3~1.0MPa。所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大孔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其质量交换容量为3~5.5mmol/g,比表面积为40~70m2/g,孔容为0.25~0.50ml/g,平均孔径为20~60nm。本发明脱氮精度高;饱和吸附容量高,大幅减少了其耗量;可以在常温下通过简单的酸洗方式进行再生,从而大幅减少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55741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72640.8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柠烯合成副产物中回收原料的工艺,该工艺中将原料异戊二烯、阻聚剂在高压釜中进行热二聚(Diels-Alder反应)合成柠烯,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精馏分离收集得到柠烯和副产二聚物,得到的副产二聚物在固定床酸性分子筛催化作用下经高温裂解生成异戊二烯,异戊二烯返回原料罐继续使用;本发明从副产物中回收原料,能有效减少原料损失,降低柠烯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55742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71483.9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甲苯脱氮的方法,将甲苯原料由泵输送入装填有颗粒白土作为吸附剂的固定床反应器,质量空速为1~3hr-1,温度为20~50℃,压力为0.3~1.0MPa,甲苯中的碱性氮在颗粒白土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反应并被脱除,脱氮后的甲苯由固定床反应器出口处排出。当吸附剂的吸附总氮达到饱和或者吸附剂床层出口处甲苯产品中总氮含量≥3mg/kg时,停止进料,进行吸附剂的原位再生反应,氮气体积空速为100~300hr-1,压力为常压,再生反应时间为10~30hr,再生反应温度为220~260℃。本发明是通过将吸附饱和的失活颗粒白土进行再生,延长其使用周期,在有效降低甲苯脱氮成本的同时,可以大幅减少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77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202097.9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以甲基叔戊基醚为原料制备异戊烯的方法,包括步骤:甲基叔戊基醚以气相通过催化剂床层进行醚解反应,反应温度为130~300℃;醚解反应产物脱除甲醇,得粗异戊烯物料;粗异戊烯物料中加入水,然后将其通过由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构成的固定床催化剂床层进行异构化反应,以使粗异戊烯中的2-甲基-1-丁烯转化为2-甲基-2-丁烯。以粗异戊烯为基准,水的加入量为0.03~0.10wt%,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交换容量为3~5.5mmol/g,质量空速为1~35hr-1,反应温度为18~45℃,反应压力为0.3~1.0MPa。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效地抑制了异构化反应过程中二聚反应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1597200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810038631.7
申请日:2008-06-05
Applicant: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由甲基叔戊基醚制备异戊烯的方法,包括:1)甲基叔戊基醚以气相通过催化剂床层进行醚解反应,反应温度为130~300℃;2)醚解反应产物脱除甲醇,得粗异戊烯物料;3)粗异戊烯物料中加入叔戊醇,然后以液相通过催化剂床层进行异构化反应,使粗异戊烯中的2-甲基-1-丁烯转化为2-甲基-2-丁烯。叔戊醇的加入量以粗异戊烯为基准,为0.1~2.0wt%,质量空速为1~35hr-1,反应温度为18~45℃,反应压力为0.3~1.0MPa,催化剂为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其质量交换容量为3~5.5mmol/g。本发明有效地抑制了异构化反应过程中2-甲基-2-丁烯以及2-甲基-1-丁烯各自或相互间二聚反应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78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202096.4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异戊烯中2-甲基-2-丁烯含量的方法,包括在原料异戊烯中加入水,然后将其通过由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构成的固定床催化剂床层进行异构化反应,以使原料异戊烯中的2-甲基-1-丁烯转化为2-甲基-2-丁烯。以原料异戊烯为基准,水的加入量为0.03~0.10wt%,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交换容量为3~5.5mmol/g,质量空速为1~35hr-1,反应温度为18~45℃,反应压力为0.3~1.0MPa。本发明通过对二聚反应的抑制,降低了异构化反应产物中二聚物的含量,可至1%以下。并基本上消除了因二聚反应放热而导致的催化剂床层温度异常波动现象,使反应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下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786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202095.X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异戊烯中2-甲基-2-丁烯比例的方法,包括在原料异戊烯中加入叔丁醇和水的混合物,然后将其通过由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构成的固定床催化剂床层进行异构化反应,以使原料异戊烯中的2-甲基-1-丁烯转化为2-甲基-2-丁烯。叔丁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00∶(20~40),加入量以叔丁醇计并以原料异戊烯为基准,为0.1~0.6wt%。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交换容量为3~5.5mmol/g,质量空速为1~35hr-1,反应温度为18~45℃,反应压力为0.3~1.0MPa。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对二聚反应的抑制,大大降低了异构化反应产物中二聚物的含量,并基本消除了因二聚反应放热而导致的催化剂床层温度异常波动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787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810202096.4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异戊烯中2-甲基-2-丁烯含量的方法,包括在原料异戊烯中加入水,然后将其通过由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构成的固定床催化剂床层进行异构化反应,以使原料异戊烯中的2-甲基-1-丁烯转化为2-甲基-2-丁烯。以原料异戊烯为基准,水的加入量为0.03~0.10wt%,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交换容量为3~5.5mmol/g,质量空速为1~35hr-1,反应温度为18~45℃,反应压力为0.3~1.0MPa。本发明通过对二聚反应的抑制,降低了异构化反应产物中二聚物的含量,可至1%以下。并基本上消除了因二聚反应放热而导致的催化剂床层温度异常波动现象,使反应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下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776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810202094.5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制备异戊烯的方法,以甲基叔戊基醚为原料,包括:甲基叔戊基醚以气相通过催化剂床层进行醚解反应,反应温度130~300℃;醚解反应产物脱除甲醇得粗异戊烯物料;粗异戊烯物料中加入叔丁醇和水混合物,然后通过由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构成的固定床催化剂床层进行异构化反应,以使粗异戊烯中2-甲基-1-丁烯转化为2-甲基-2-丁烯。叔丁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00∶(20~40),其加入量以叔丁醇计,并以粗异戊烯为基准,为0.1~0.6wt%。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交换容量为3~5.5mmol/g,质量空速1~35hr-1,反应温度18~45℃,反应压力0.3~1.0MPa。本发明有效地抑制了异构化反应中二聚反应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1597203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810038636.X
申请日:2008-06-05
Applicant: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粗异戊烯中2-甲基-2-丁烯含量的方法,包括在粗异戊烯中加入叔丁醇和叔戊醇的混合物,然后将其通过由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构成的固定床催化剂床层进行异构化反应,使粗异戊烯中的2-甲基-1-丁烯转化为2-甲基-2-丁烯。叔丁醇和叔戊醇混合物的加入量以粗异戊烯为基准,为0.1~1.8wt%,质量比叔丁醇/叔戊醇=(0.5~1.8)/1。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交换容量为3~5.5mmol/g,质量空速为1~35hr-1,反应温度为18~45℃,反应压力为0.3~1.0MPa。本发明有效地抑制了异构化反应过程中2-甲基-2-丁烯以及2-甲基-1-丁烯各自或相互间二聚反应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