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4133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46100.2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nventor: 乔金樑 , 王崧合 , 张晓红 , 王玉杰 , 戚桂村 , 奚振宇 , 宋志海 , 蔡传伦 , 王湘 , 赖金梅 , 李秉海 , 蒋海斌 , 茹越 , 张江茹 , 高建明 , 张红彬 , 韩朋 , 姜超 , 郭照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接枝改性领域,提供了亲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亲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接枝有有机酸及有机酸衍生物侧基、有机酸盐侧基中的至少一种,是将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与有机酸及有机酸衍生物单体在不添加引发剂的情况下微波辐照接枝得到;还可包括进一步将所得接枝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与氢氧化物反应,从而得到了表面富含有机酸盐侧基的亲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本发明的亲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的聚丙烯分子量不下降、无残留单体、无引发剂残留、无色无味,亲水效果好且持久,内外压法测试膜的纯水通量均大幅提高。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制备方法及设备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87987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610874847.1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7C5/03 , C07C9/10 , C08F222/06 , C08F210/08 , C08F210/10 , C08F23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碳四生产正丁烷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碳四生产正丁烷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1)在引发剂和有机溶剂存在下,将混合碳四与马来酸酐相接触,所述混合碳四中C4端烯烃的部分或全部与马来酸酐进行共聚反应;(2)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气相产物和液固混合物;(3)将所述气相产物进行精馏分离,得到脱除异丁烷的产物;将所述脱除异丁烷的产物进行加氢反应得到正丁烷;(4)将所述液固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的固体产物为含有马来酸酐官能团的聚合物。可以有效地利用混合碳四生产正丁烷,并联产含有马来酸酐官能团的共聚物,可作为功能性材料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79334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274500.7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一种荧光抗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荧光抗菌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含有共混的聚碳酸酯树脂和荧光抗菌高分子材料,其中聚碳酸酯树脂以100重量份计,荧光抗菌高分子材料为0.1~20份;所述荧光抗菌高分子材料为马来酸酐共聚物锌盐衍生物。所述荧光抗菌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激发光范围为300-600nm,发射光范围为300-700nm。所述荧光抗菌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本发明的荧光抗菌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所涉及原料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且环境污染低,且所述荧光抗菌碳酸酯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优异、安全性高、抗菌效果持久,适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79315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274507.9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nventor: 乔金樑 , 胡晨曦 , 张晓红 , 茹越 , 郭照琰 , 赖金梅 , 宋志海 , 蔡传伦 , 戚桂村 , 高建明 , 李秉海 , 王湘 , 蒋海斌 , 姜超 , 张江茹 , 韩朋 , 张红彬
IPC: C08F8/44 , C08F222/06 , C08F222/08 , C08L23/14 , C08L35/00 , C09D11/102 , C09D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一种抗菌高分子材料和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抗菌高分子材料包括马来酸酐共聚物铜盐衍生物。所述马来酸酐共聚物铜盐衍生物为羧酸基团上结合有铜离子的马来酸酐共聚物。所述抗菌高分子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本发明的抗菌高分子材料是将马来酸酐共聚物加入到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加入所述铜盐水溶液充分反应生成而得。本发明的抗菌高分子材料所涉及原料及工艺中所使用物品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且环境污染低,且所述抗菌高分子材料的安全性高、抗菌效果持久,适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7988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610874888.0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7C7/00 , C07C7/177 , C07C7/08 , C07C7/10 , C07C7/04 , C07C9/10 , C07C9/12 , C07C11/09 , C08F226/06 , C08F236/06 , C08F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碳四生产正丁烷、异丁烷和2‑丁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碳四生产正丁烷、异丁烷和2‑丁烯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1)在引发剂和有机溶剂存在下,将混合碳四与马来酸酐相接触,所述混合碳四中C4端烯烃与马来酸酐进行共聚反应;(2)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气相产物和液固混合物;(3)将所述气相产物进行精馏分离和萃取精馏得到含有正丁烷、异丁烷和2‑丁烯;(4)将所述液固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的固体产物为含有马来酸酐官能团的聚合物。可以有效地利用混合碳四生产正丁烷、异丁烷和2‑丁烯,并联产含有马来酸酐官能团的交联共聚物,可作为功能性材料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87987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10875553.0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7C5/327 , C07C2/00 , C07C11/04 , C07C11/06 , C08F222/06 , C08F210/08 , C08F210/10 , C08F23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轻烃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领域,公开了一种轻烃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1)将轻烃原料进行裂解反应得到裂解气;(2)将所述裂解气与马来酸酐相接触,所述裂解气中C4端烯烃与马来酸酐进行共聚反应;(3)将所述共聚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气相产物和液固混合物;(4)将所述气相产物进行气相分离得到乙烯、丙烯、乙烷和丙烷,同时得到的乙烷和丙烷作为循环料;(5)将所述液固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所述裂解气中C4端烯烃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其中,所述裂解气含有0.1~10重量%的C4端烯烃。可以有效地利用轻烃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并产交联共聚物,且降低裂解分离过程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20810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0528419.8
申请日:2017-07-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仿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二氧化硅多孔微球的类蜘蛛丝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类蜘蛛丝的聚合物纤维包含以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纤维基体聚合物100份;二氧化硅多孔微球1~45份。所述聚合物纤维其单丝具有纺锤节结构单元间隔分布的类蜘蛛丝的微观结构,所述纺锤节结构单元径向高度为10~300微米,所述纺锤节结构单元的轴向长度为10~1000微米,所述纺锤节结构单元的间距为10~5000微米。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对现有纺丝工艺进行大幅改动、且设备无需更改,工艺简单,成本低。本发明获得的类蜘蛛丝的聚合物纤维可以实现水滴在该纤维表面的定向移动,具有集水功能,并且机械性能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20810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0528437.6
申请日:2017-07-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仿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柱层析硅胶的类蜘蛛丝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类蜘蛛丝的聚合物纤维包含以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纤维基体聚合物100份;柱层析硅胶1~44份。所述聚合物纤维其单丝具有纺锤节结构单元间隔分布的类蜘蛛丝的微观结构,所述纺锤节结构单元径向高度为10~300微米,所述纺锤节结构单元的轴向长度为10~1000微米,所述纺锤节结构单元的间距为10~5000微米。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对现有纺丝工艺进行大幅改动、且设备无需更改,工艺简单,成本低。本发明获得的类蜘蛛丝的聚合物纤维可以实现水滴在该纤维表面的定向移动,具有集水功能,并且机械性能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10066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1264422.4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nventor: 蒋海斌 , 乔金樑 , 张晓红 , 刘文璐 , 戚桂村 , 宋志海 , 高建明 , 蔡传伦 , 王湘 , 赖金梅 , 李秉海 , 茹越 , 张红彬 , 韩朋 , 张江茹 , 郭照琰 , 姜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高温裂解废旧塑料的方法。包括:将废旧塑料与多孔复合材料接触,在惰性气氛下或抽真空,对上述废旧塑料与多孔复合材料施加微波场,多孔复合材料在微波下产生电弧,从而迅速达到高温,使废旧塑料裂解。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微波中产生电弧的多孔复合材料在微波中产生电弧,从而迅速产生高温,使废旧塑料裂解成化工原料,过程高效,产物组成附加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10032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1264420.5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nventor: 蒋海斌 , 乔金樑 , 张晓红 , 刘文璐 , 李秉海 , 戚桂村 , 宋志海 , 高建明 , 蔡传伦 , 王湘 , 赖金梅 , 张红彬 , 茹越 , 韩朋 , 张江茹 , 姜超 , 郭照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高温裂解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方法包括:将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多孔复合材料接触,在惰性气氛下或真空,对上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多孔复合材料施加微波场,多孔复合材料在微波下产生电弧,从而迅速达到高温,使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聚合物基体裂解,碳纤维得到保留,进行回收再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微波中产生电弧的多孔复合材料在微波中产生电弧,从而迅速产生高温,使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聚合物基体裂解,碳纤维得到保留,进行回收再利用,过程高效,产物组成附加值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