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7087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08571.5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7C213/04 , C07C213/08 , C07C217/08 , C09K8/584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聚季铵盐型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稠油降粘剂为乙氧基季铵盐型低聚物。所述低聚物分子结构中的多个两亲基元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作用,在油水界面的排布更加紧密,从而具有优良的乳化能力。另一方面,其分子中含有多个EO基元,能够有效螯合稠油中的重金属离子,破坏金属离子与沥青质芳香片层的缔和,从而破坏沥青质聚集体结构。本发明所述乙氧基季铵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单剂可有效降低高重金属含量稠油的粘度,降粘率可达76~95%。
-
公开(公告)号:CN109111906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811098787.4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9K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乳化降粘剂,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合物和水组成,所述阳离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选自式(I)中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为C4~C18的烷基;X选自F‑、Cl‑、Br‑、I‑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发明的乳化降粘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力强,对稠油具有较好的降粘及乳化效果,尤其适用于高含蜡稠油,且抗盐性强,使用浓度低,成本较低,使用时不需加碱,适用于碱敏地层。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017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008562.6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聚剂的多效驱油体系,由乙氧基季铵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和水组成。乙氧基季铵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占0.01%~0.2%,润湿剂占0.05%~0.5%,余量为水。本发明所述新型乙氧基型低聚表面活性剂如式所示,为实验室自制。本发明所述润湿剂选自支链或支链烷基醇聚氧乙烯醚。本发明的多效驱油体系兼具润湿反转和稠油降粘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稠油的粘度,大幅降低稠油在岩石空隙中的粘滞力;而且,能够使油湿油藏实现润湿反转,提高原油剥离效率,在多效协同作用下可有效提高水驱稠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02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343138.4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由阳离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小分子助剂和水组成,阳离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占0.01%~1%,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占0.05%~3%,小分子助剂占0.02%~5%。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本发明的该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在水驱稠油油藏开采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该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兼具调驱、降粘双重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稠油的粘度,大幅降低稠油在岩石空隙中的粘滞力;同时,还能提高水相粘度,降低流度比,增加波及体积,可有效提高水驱效率;还能够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范围,从而有效提高水驱稠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01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08562.6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聚剂的多效驱油体系,由乙氧基季铵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和水组成。乙氧基季铵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占0.01%~0.2%,润湿剂占0.05%~0.5%,余量为水。本发明所述新型乙氧基型低聚表面活性剂如式所示,为实验室自制。本发明所述润湿剂选自支链或支链烷基醇聚氧乙烯醚。本发明的多效驱油体系兼具润湿反转和稠油降粘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稠油的粘度,大幅降低稠油在岩石空隙中的粘滞力;而且,能够使油湿油藏实现润湿反转,提高原油剥离效率,在多效协同作用下可有效提高水驱稠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3570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98384.X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C1~C6的有机小分子醇和水组成。所述阳离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选自式(I)中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为C4~C18的烷基;X选自F‑、Cl‑、Br‑、I‑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聚合物体系,由降粘驱油剂、分子量在800万~2000万的聚丙烯酰胺和水组成。本发明的降粘驱油剂能够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对稠油具有较好的降粘及乳化作用;本发明的降粘驱油剂‑聚合物体系,能够改善水油流度比,大幅降低稠油在岩石孔隙中的粘滞力,可有效提高驱油效率,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2218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1002938.3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炭负载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吸附剂中含有多孔炭和负载在该多孔炭上的金属氧化物,所述多孔炭是由固体废弃物在氯化锌存在下进行热解后得到的,所述金属氧化物为由Fe、Co、Cu、Ni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以所述吸附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多孔炭的含量为88‑95质量%,所述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为2‑8质量%;所述吸附剂的BET比表面积为70‑400m2/g。本发明提供的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能够快速有效地催化去掉水体中的苯胺,实现了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且制备成本低,易于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92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1240001.X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发领域,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或解除水锁效应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中含有各自独立保存或者两者以上混合保存的以下组分:10‑50wt%的基于叠合烯烃的多分支尾链型磺酸盐表面活性剂,5‑30wt%的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表面活性剂,20‑85wt%的水。该组合物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油水界面张力,可以降低低渗储层或致密储层中的毛管力,提高近地井地带的渗流能力,实现油气资源的降本增效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483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110471349.3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00 , C02F1/58 , C02F1/66 , C02F1/469 , C02F103/36 , C02F101/14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含硼废水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含氟含硼废水与第一含钙化合物进行第一混合,然后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相物流和第一液相物流;(2)将所述第一液相物流与第二含钙化合物进行第二混合,然后固液分离,得到第二固相物流和第二液相物流;(3)将所述第二液相物流与含钾化合物进行第三混合,然后固液分离,得到第三固相物流和第三液相物流;(4)将所述第三液相物流作为双极膜电渗析的料液室进料,经处理后得到酸液和/或碱液和淡化液。本发明的处理方法能够同时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硼酸根和氟硼酸根,同时,产生的酸液、碱液均可回用,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水的无害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53789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910891939.4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1/00 , C02F11/06 , C02F11/08 , C02F11/10 , C02F1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该方法包括:(1)将生化剩余污泥与第一碱源进行第一接触反应得到物料I,所述第一碱源的用量使得进行所述第一接触反应的混合物流的pH值保持为7‑10;(2)将所述物料I与第二碱源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得到物料II,所述第二碱源的用量使得进行所述第二接触反应的混合物流的pH值保持为9‑11;(3)将所述物料II进行湿式氧化得到物料III;(4)将所述物料III进行脱水。本发明提供的生化剩余污泥减量处理方法能够大幅降低生化剩余污泥的体积,且具有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能耗低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