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7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04453.2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长水平井的流量控制器模拟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通过管线顺次连接的储水槽、柱塞泵、蒸汽发生器、第一调压阀、第一流量控制器测试单元、背压阀、换热器、多个第二调压阀和多个第二流量控制器测试单元。其中,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管线与储水槽连接,每个第二调压阀和第二流量控制器测试单元分别与第一调压阀和第一流量控制器测试单元通过管线并联。第一流量控制器测试单元和多个第二流量控制器测试单元用于模拟长水平井的测试环境,并测试长水平井测试环境中蒸汽流经流量控制器样品的流量和压差。本发明可以完成对模拟长水平井中不同位置的流量控制器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48574.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产生多元热流体去除地层有机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污染区大小部署井网,所述井网包括水平注入井、水平产出井和垂直观察井;2)通过水平注入井注入燃气、增压助燃气和水,并实施电点火;根据火焰监测区温度反馈,控制水的注入,调节产出多元热流体温度;3)根据水平注入井井下燃烧温度、水平注入井内压力、水平产出井内温度、观察井温度、地下真空度及作用于修复场地的目标温度,调节燃气、增压助燃气和水的注入量;4)水平产出井负压产出包含有机污染物的地下流体;5)对产出的包含有机污染物的地下流体进行处理。该方法能够大幅减少热能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污染物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62681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811167412.9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稠油油藏的长岩心驱替实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长岩心填砂管、注入模块、生产模块、压力监测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压力监测模块包括进口压力传送器、出口压力传送器和多个中间压力传送器;长岩心填砂管的进口侧设有进口压力监测点,长岩心填砂管的出口侧设有出口压力监测点,长岩心填砂管上设有多个中间压力监测点;进口压力传送器连接至进口压力监测点;出口压力传送器连接至出口压力监测点;各个中间压力传送器分别连接至各个中间压力监测点。本发明能够有效获取应用不同的驱替方式对目标长岩心样品进行驱替的过程中的压力分布规律及动态传播特征,并能够选取适用于目标长岩心样品的驱替方式以及驱替模拟过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68119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668431.4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电加热水平生产井管柱结构,包括套管、与套管下端相连的水平衬管、以及位于由套管和水平衬管围成的空腔内的油管,油管包括用于形成电磁波能量传输通道的第一金属油管和第二金属油管,第二金属油管套于一金属油管上,且第二金属油管和一金属油管之间的空腔密封填充有绝缘材料;套管与水平衬管之间绝缘隔离,且水平衬管被沿其径向分割成彼此绝缘隔离的两部分,以作为射频天线的两臂,第一金属油管、第二金属油管分别对应与射频天线的两臂耦合;该结构还包括:用以形成油气传输通道的连续油管,连续油管位于由套管和水平衬管围成的空腔内;连续油管内安装有热流体注入管。本申请实施例可适用于电磁波与热流体的协同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0742955.X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稠油注高温气相溶剂实验的产出控制装置与方法。所述产出控制装置包括:来液管线、第一气液分离器、出气管线、自动控制回压单元和中间容器;所述来液管线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线相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所述中间容器相连通;所述出气管线上设置有自动控制回压单元,所述自动控制回压单元通过控制所述出气管线的开关以控制来液管线在预定压力范围。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稠油注高温气相溶剂实验的产出控制装置与方法能够大幅提高稠油注高温气相溶剂实验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62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010617448.3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油藏物模实验的回压控制装置及系统和应用。该装置包括第一测压装置、供气调压线路和压力缓冲线路;每条压力缓冲线路分别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自控阀门、第一压力容器、第二自控阀门和压力缓冲单元;压力缓冲单元包括通过管路顺序连接的第二压力容器和第三自控阀门,第二压力容器上设置测温装置,第二自控阀门通过管路和第二压力容器连接;第一压力容器和第二自控阀门之间设置第二测压装置,第二压力容器和第三自控阀门之间设置第三测压装置;供气调压线路包括供气装置、调压阀和单向阀;第一测压装置设置在第一自控阀门和油藏物模连接的管路上;供气调压线路的单向阀通过管路分别和压力缓冲线路的第一压力容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83344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0578229.9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3 , E21B43/30 ,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层、深层原始稠油油藏的火烧开采方法,以解决薄层、深层原始稠油油藏火烧时,点火阶段压力大、温度高、井筒损毁风险高的难题,实现薄层、深层原始稠油油藏先火烧吞吐再火烧驱替的高效开发。本发明的火烧开采方法通过在注入降粘剂在注气井和排气井之间形成底部和顶部低粘通道,而后形成顶部烟道排气通道,从而从顶部排出烟道气、降低井下高温燃烧压力,达到控制井下温度、防止井筒损毁的目的;底部的定向低粘通道后期则作为火烧驱替产油通道;整个开采过程包括先火烧吞吐降压再转入火驱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489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0748574.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产生多元热流体去除地层有机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污染区大小部署井网,所述井网包括水平注入井、水平产出井和垂直观察井;2)通过水平注入井注入燃气、增压助燃气和水,并实施电点火;根据火焰监测区温度反馈,控制水的注入,调节产出多元热流体温度;3)根据水平注入井井下燃烧温度、水平注入井内压力、水平产出井内温度、观察井温度、地下真空度及作用于修复场地的目标温度,调节燃气、增压助燃气和水的注入量;4)水平产出井负压产出包含有机污染物的地下流体;5)对产出的包含有机污染物的地下流体进行处理。该方法能够大幅减少热能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污染物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6268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67412.9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稠油油藏的长岩心驱替实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长岩心填砂管、注入模块、生产模块、压力监测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压力监测模块包括进口压力传送器、出口压力传送器和多个中间压力传送器;长岩心填砂管的进口侧设有进口压力监测点,长岩心填砂管的出口侧设有出口压力监测点,长岩心填砂管上设有多个中间压力监测点;进口压力传送器连接至进口压力监测点;出口压力传送器连接至出口压力监测点;各个中间压力传送器分别连接至各个中间压力监测点。本发明能够有效获取应用不同的驱替方式对目标长岩心样品进行驱替的过程中的压力分布规律及动态传播特征,并能够选取适用于目标长岩心样品的驱替方式以及驱替模拟过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702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1432.9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永彬 , 沈德煌 , 李星民 , 李松林 , 高永荣 , 张运军 , 杨朝蓬 , 沈杨 , 蒋有伟 , 陈和平 , 王红庄 , 李秀峦 , 罗建华 , 苟燕 , 王梦颖 , 赵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剂发泡效果评价装置,包括:发泡管,其入口端分别与气瓶和发泡液容器相连;视窗容器,其内设有能移动的活塞,活塞与视窗容器的底壁之间形成发泡腔,视窗容器的底壁设有注入口,发泡腔通过注入口与发泡管的出口端相连通,活塞内穿设排出管,视窗容器的周壁设有多个视窗口,视窗口内设有观测机构;还提供采用上述装置的化学剂发泡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步骤:移动活塞以设置发泡腔体积;对发泡腔抽真空处理;使气体和发泡液进入发泡管混合,并由注入口注入发泡腔内发泡;通过观测机构观测发泡腔内的发泡高度。通过移动活塞调节发泡腔体积,适用于各种化学剂的不同发泡体积的要求,实现对各种化学剂发泡效果的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