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7028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611061432.9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永彬 , 沈德煌 , 李星民 , 李松林 , 高永荣 , 张运军 , 杨朝蓬 , 沈杨 , 蒋有伟 , 陈和平 , 王红庄 , 李秀峦 , 罗建华 , 苟燕 , 王梦颖 , 赵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剂发泡效果评价装置,包括:发泡管,其入口端分别与气瓶和发泡液容器相连;视窗容器,其内设有能移动的活塞,活塞与视窗容器的底壁之间形成发泡腔,视窗容器的底壁设有注入口,发泡腔通过注入口与发泡管的出口端相连通,活塞内穿设排出管,视窗容器的周壁设有多个视窗口,视窗口内设有观测机构;还提供采用上述装置的化学剂发泡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步骤:移动活塞以设置发泡腔体积;对发泡腔抽真空处理;使气体和发泡液进入发泡管混合,并由注入口注入发泡腔内发泡;通过观测机构观测发泡腔内的发泡高度。通过移动活塞调节发泡腔体积,适用于各种化学剂的不同发泡体积的要求,实现对各种化学剂发泡效果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6593353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1182949.3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永彬 , 蒋有伟 , 王红庄 , 沈德煌 , 李秀峦 , 刘尚奇 , 关文龙 , 高永荣 , 张忠义 , 张运军 , 苟燕 , 王梦颖 , 李星民 , 陈和平 , 杨朝蓬 , 沈杨 , 李松林
IPC: E21B36/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井下电加热结构,包括:套管组件、电磁波能量输送装置、第一天线臂、第二天线臂,其中套管组件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电磁能量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一套管和第一天线臂分别与电磁波能量输送装置中不同的输送管连接,构成第一组射频天线;第二套管和第二天线臂分别与电磁波能量输送装置中不同的输送管连接,构成第二组射频天线;通过上述两组射频天线对油层进行加热。由于该方法通过构造两组射频天线对油层进行定点加热,解决了现有的井下电加热方法存在的加热效果差、加热效率低、加热范围有限,且不能对油层进行定点加热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17615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998871.1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油藏的开采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开启超声波发生器,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超声波处理待开采稠油油藏的目标地层;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待开采稠油油藏的超声波操作井中;向超声波操作井中注入预设流量的蒸汽,加热待开采稠油油藏的目标地层;将超声波操作井关闭,直至注入蒸汽转化成水,打开超声波操作井,对待开采稠油油藏进行开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稠油油藏的动用程度、热能利用率和开发效率,提高了稠油油藏的采收率和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246113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68341.5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17/00 , E21B17/003 , E21B43/240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电加热水平注入井管柱结构,包括套管、与套管下端相连的水平衬管、以及位于由套管和所述水平衬管围成的空腔内的油管,油管包括用于形成电磁波能量传输通道的第一金属油管和第二金属油管,第二金属油管套于一金属油管上,且第二金属油管和一金属油管之间的空腔密封填充有绝缘材料;套管与水平衬管之间绝缘隔离,且水平衬管被沿其径向分割成彼此绝缘隔离的两部分,以作为射频天线的两臂,第一金属油管、第二金属油管分别对应与射频天线的两臂耦合;该结构还包括:位于由套管和所述水平衬管围成的空腔内的热流体注入管,所述热流体注入管与油管平行相对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可适用于电磁波与热流体的协同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3603637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16243.6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辅助SAGD开采超稠油的实验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实验装置、多元注入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及生产装置;所述多元注入装置、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及生产装置连接于所述实验装置;其中,所述实验装置包括:模型箱及高压舱,用于模拟开采中的储层;所述多元注入装置,用于向所述实验装置进行蒸汽及流体的注入;所述生产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实验装置产出的流体;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记录实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758603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38598.9
申请日:2012-07-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稠油油藏SAGD开采后期注空气开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SAGD开采后期,在超稠油油藏的蒸汽腔发育较差的位置新钻一个直井作为空气注入井并在该空气注入井的上部进行射孔作业补充2-3米的射孔段,然后通过该空气注入井以20000-80000m3/天的速度连续注入空气并进行点火,进行开采;当产出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3%,或者注入的空气体积与产出原油的体积之比达到3000m3/m3以上时,停止注入空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SAGD后期的热损失,利用油藏内部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139923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710175978.1
申请日:2007-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
Abstract: 二氧化碳辅助蒸汽驱开发深层稠油油藏方法,应用于油田开采。特征是:采用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蒸汽驱开发深层稠油油藏。同时采取在注蒸汽的同时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蒸汽冷水当量地下体积比为8~10,二氧化碳总注入量为0.2~0.5PV。目的是:解决深层稠油油藏传统单一注蒸汽干度难以满足汽驱要求,致使油汽比低、采收率低的问题。二氧化碳在超越凝析水前缘,与前面的冷油相遇后,溶解部分原油,降低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缩短汽驱初期阶段的低产期,提高采油速度。该方式在蒸汽吞吐的基础上,能提高采出程度30%左右,累积油汽比可以达到0.20以上,加上吞吐阶段的采出程度,总采收率可以达到50%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7191167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0446498.8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尿素改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注汽井中注入水蒸汽至油藏蒸汽腔发育至油藏顶部,然后将尿素与水蒸汽按质量比为(1‑10):100注入注汽井中,生产井进行连续生产;生产至瞬时油汽比降至0.2时,停止尿素的注入,并向所述注汽井中按体积比为10‑100:1注入空气和水蒸汽或者按体积比为10‑100:1注入烟道气和水蒸汽,生产井进行持续生产,直至油汽比小于0.1后停止生产,其中,所述水蒸汽的体积以其冷水当量的体积计。该方法能提高注入油藏的蒸汽的热利用率,促进蒸汽腔扩展,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68119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668431.4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电加热水平生产井管柱结构,包括套管、与套管下端相连的水平衬管、以及位于由套管和水平衬管围成的空腔内的油管,油管包括用于形成电磁波能量传输通道的第一金属油管和第二金属油管,第二金属油管套于一金属油管上,且第二金属油管和一金属油管之间的空腔密封填充有绝缘材料;套管与水平衬管之间绝缘隔离,且水平衬管被沿其径向分割成彼此绝缘隔离的两部分,以作为射频天线的两臂,第一金属油管、第二金属油管分别对应与射频天线的两臂耦合;该结构还包括:用以形成油气传输通道的连续油管,连续油管位于由套管和水平衬管围成的空腔内;连续油管内安装有热流体注入管。本申请实施例可适用于电磁波与热流体的协同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691761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1000122.1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油藏的预热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上水平注入井和下水平生产井,设置在待预热稠油油藏的目标层位;上水平注入井注入管,设置在上水平注入井竖直段内,用于向上水平注入井水平段内注入纳米流体;上水平注入井电加热柱,设置在上水平注入井水平段内,用于对注入的纳米流体进行电加热;下水平生产井注入管,设置在下水平生产井竖直段内,用于向下水平生产井水平段内注入纳米流体;下水平生产井电加热柱,设置在下水平生产井水平段内,用于对注入的纳米流体进行电加热。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稠油油藏的预热效率和均匀性,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降低了预热的操作成本和复杂度,扩大了预热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