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混合设备及合成氨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08471554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0586866.9

    申请日:2018-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混合设备及合成氨反应器,属于化工设备领域。该气体混合设备包括:环形管、直管、多个挡板。环形管靠近圆心的内下侧面为锥筒状结构,且锥筒状结构的顶端直径小于锥筒状结构的底端直径。环形管内下侧面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内上侧面设置有第二通气孔,直管与环形管连通。多个挡板固定在内下侧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板,使合成气及部分冷激气流速变慢且流动方向改变形成螺旋流动气流,进而使冷激气与合成气的混合效果更好。通过将环形管的内下侧面设置成锥筒状结构,便于在其上设置挡板,且起到引流作用,简化了设备结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气体混合分布器及固定床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08824421U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20867248.1

    申请日:2018-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混合分布器及固定床反应器,属于化学催化反应技术领域。该气体混合分布器包括:环形布气管、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件、混合引流件;环形布气管水平设置,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布气孔;第一引流管的下端与环形布气管连通;第二引流件同轴设置于环形布气管的下方,上端内径小于环形布气管的外圆直径,第二引流件同轴设置于固定床反应器的内筒上端,并与进气口连通;混合引流件同轴设置于环形布气管的上方,且混合引流件的下端内径大于环形布气管的外圆直径,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布气孔,混合引流件固定于固定床反应器的顶壁上。该气体混合分布器混合气体的效果好,解决了合成气体利用效率较低和催化剂床层转化率低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合成氨系统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570731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016414.9

    申请日:2021-01-05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合成氨系统,属于氮肥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合成氨系统包括合成气制备与净化装置、合成气压缩装置、氨合成装置和氢气分离装置。所述合成气制备与净化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氨合成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氨合成装置的驰放气输出端与所述氢气分离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氢气分离装置的回收端与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从所述氨合成装置输入的驰放气中分离出氢气,并将分离出的氢气通过所述回收端输出到所述合成气压缩装置。采用本申请,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氨合成装置额外消耗能量的技术问题。

    双排放安全阀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15209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521952.8

    申请日:201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放安全阀,包括:所述外壳下端套接在阀嘴上;所述第一轴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上半部分插接在所述第一轴内部,下半部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阀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机构套接在所述第一轴上,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一阀盘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内部,套接在所述第二轴上,底部与所述第二阀盘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排放安全阀,通过两套能独立起跳的阀盘设计,来实现两个排量相同的独立的排放结构,从而提高了安全阀本身的可靠性,且同时避免了排放面积不够的问题。

    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备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270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01715.7

    申请日:2011-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备氨的方法,其工艺过程包括一段转化、二段转化、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甲烷化、氨合成和驰放气的膜分离等步骤。上述过程中,一段转化采用温和的反应条件,转化出口的温度为740-780℃;二段转化步骤得到的产物中残余甲烷的摩尔含量为1.6-3.0%;经过甲烷化步骤得到的产物中H2:N2摩尔比为2.6-2.8,通过增减合成系统驰放气量来调节膜分离单元的返氢量,从而控制氨合成步骤进料中H2:N2摩尔比为2.9-3.0。本发明较大程度地降低天然气一段转化单元的负荷,从而显著降低了合成氨装置的设备投资。

    可变喉径的安全阀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15210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410523166.1

    申请日:201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喉径的安全阀,包括:外壳、外轴、内轴、连接器、设有主阀盘的主阀盘机构及设有辅阀盘的辅阀盘机构;所述外壳下端套接在阀嘴上;所述外轴底部与所述连接器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轴套接在所述外轴内部,且底部与所述辅阀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上半部分为封闭部分,下半部分为开放部分,所述连接器底部与所述主阀盘固定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喉径的安全阀,通过在安全阀中增加了一套辅阀盘机构,并将主阀盘机构及辅阀盘机构的起跳压力设置成一大一小,从而形成两个额定流量不同的排放通道,既可以保证安全阀的安全性,又避免了阀盘的震颤和频跳的问题。

    可变喉径的安全阀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15210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23166.1

    申请日:2014-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7/0433 F16K17/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喉径的安全阀,包括:外壳、外轴、内轴、连接器、设有主阀盘的主阀盘机构及设有辅阀盘的辅阀盘机构;所述外壳下端套接在阀嘴上;所述外轴底部与所述连接器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轴套接在所述内轴内部,且底部与所述辅阀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上半部分为封闭部分,下半部分为开放部分,所述连接器底部与所述主阀盘固定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喉径的安全阀,通过在安全阀中增加了一套辅阀盘机构,并将主阀盘机构及辅阀盘机构的起跳压力设置成一大一小,从而形成两个额定流量不同的排放通道,既可以保证安全阀的安全性,又避免了阀盘的震颤和频跳的问题。

    双排放安全阀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1520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21952.8

    申请日:2014-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7/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放安全阀,包括:所述外壳下端套接在阀嘴上;所述第一轴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上半部分插接在所述第一轴内部,下半部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阀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机构套接在所述第一轴上,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一阀盘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内部,套接在所述第二轴上,底部与所述第二阀盘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排放安全阀,通过两套能独立起跳的阀盘设计,来实现两个排量相同的独立的排放结构,从而提高了安全阀本身的可靠性,且同时避免了排放面积不够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