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441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097759.4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轴渗透率测试与CO2驱替模拟试验装置,属于煤层气开采领域,模型系统(1)、气体控制系统(2)、温度控制系统(3)、三轴加载系统(4)、抽真空系统(5)、气体样品采集系统(6)和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由气体控制系统(2)提供试验用气体,由温度控制系统(3)控制试验温度,由三轴加载系统(4)施加围压和轴压,由气体样品采集系统(6)采集气体样品并对气体组分进行分析,由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监控试验。该装置能够在实验室内实现CO2驱替的模拟试验过程,并能够通过测量岩样入口端施加的压力脉冲在岩样中的衰减数据,计算得到岩样的渗透率。本装置控温精度高、温度波动性小、便于控制、容易安装、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41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097034.5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轴渗透率测试方法,属于煤层气开采领域,由模型系统(1)盛装岩样和施加压力脉冲,由气体控制系统(2)向模型系统(1)提供试验气体,由温度控制系统(3)控制模型系统(1)温度,由三轴加载系统(4)向模型系统(1)岩心夹持器施加围压和轴压,由抽真空系统(5)对试验装置抽真空,由气体样品采集系统(6)检测试验后气体组分,由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对试验过程进行监控;具体步骤为:试样装罐、气密性检查、进行渗透率测试、试验系统清理。本发明能够在实验室内模拟深部地层高温高压环境,通过在岩样入口端施加压力脉冲,计算压力脉冲的衰减数据得到岩样渗透率。本发明测试效率高、受外界干扰小,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529848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870724.6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9/00
Abstract: 一种煤储层中气液两相渗流贾敏效应模拟试验方法,属于煤层气地面开采模拟试验方法。该方法由第一注气装置、第二注液装置分别提供压力可控、流速稳定的气体及液体注入条件;由模拟渗流装置模拟一定地应力下煤储层中贾敏效应的产生;由气液计量装置测定回压阀后气、液流速;抽空饱水装置使注入前装置管路达到饱气、饱水状态。试验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不同含水饱和度煤柱制备、抽空饱和、气密性检查、贾敏效应模拟试验、试验装置清理。能够在实验室内实现煤储层中气液两相渗流贾敏效应模拟试验,可测定启动压力梯度、气液相渗透率及其变化特征。本发明解决了煤储层中气液两相渗流贾敏效应定量评价的难题,对煤层气井排采制度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67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74436.8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006 , E21B43/14 , E21B2043/125
Abstract: 一种合层开发煤层气井上部产层暴露的排采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煤层气地面开采控制方法及装置。排采过程可划分为初期排液、憋压增产、控压稳产、产气衰减、过煤层排液及控压提产6个阶段。初期排液阶段,控制液面降幅以排出更多的地层水及压裂液;憋压增产阶段,设定套压上限,并逐渐提高日产气量;控压稳产阶段,稳定流压降幅,避免日产气、产液量的大幅波动;产气衰减阶段,缓慢降流压至日产气量逐渐下降至商业气流标准以下;过煤层排液阶段,降低液面高度以暴露上部产层,并杜绝套压回升;控压提产阶段,保持套压稳定或略有下降,使日产气量逐渐升高。本发明解决了上部产层暴露后易伤害的难题,可显著延长合层开发煤层气井高产、稳产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11405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01562.9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井排采产出煤粉运移模拟试验方法,属于煤层气开采领域,本方法通过用岩心夹持器(5)装试验样品,通过空压机(6)、电磁阀(7)和液体增压泵(8)增加岩心夹持器(5)的围压模拟煤层围压环境,通过平流泵(13)给活塞搅拌容器(1)加压向岩心夹持器(5)内注入水煤混合物(悬浊物),并收集流出流体以备检测其成分,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通过电磁流量计检测流量,通过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检测和精确地控制试验过程,实现了模拟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煤层流体及煤粉的运移及淤堵的试验。本发明控压、控流量精度高,压力、流量波动性小,数据显示准确、直观,便于控制、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269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30087.9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唐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注入与煤层气强化驱替模拟试验方法,属于煤层气开采领域,在样品室(3)和参照缸(4)中模拟深部煤层高温、高压、密封环境,由加压系统(2)和恒温系统提供压力、气源和温度,由超临界二氧化碳生成与注入系统(1)提供超临界CO2,由环压跟踪与测量系统(8)提供环压,由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监控试验过程,通过气体样品采集系统(7)完成试验气体样品的收集及组分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为:试样装罐、气密性检查、进行驱替试验、采集试验中的气体样品、试验系统清理。本方法能够在试验室内实现超临界CO2注入与煤层气强化驱替模拟试验,且控温精度高、温度波动性小、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31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6895.9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唐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注入与煤层气强化开采地球化学效应模拟试验方法,属于煤层气开采领域,由加压系统(1)、升温系统(3)向高压试验容器(2)提供压力和温度,在高压试验容器(2)中模拟深部煤层高温、高压、密封环境,由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进行整个试验过程的监测控制,通过液体样品采集系统(5)以及气体样品采集系统(6)完成试验中与试验后试验样品的收集,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试样装罐、气密性检查、煤岩地球化学反应试验、采集试验中的液体样品、采集试验中的气体样品和试验系统清理。本方法能够在试验室内实现超临界CO2/H2O体系与煤岩样品在深部煤层条件下地球化学反应的模拟试验。本方法控温精度高、温度波动性小、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825555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142331.0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的轴向加卸载气体渗透率测试装置,它由气体加压装置、渗透率测试装置、轴向加压卸载装置、气体收集装置构成;渗透率测试装置包括压力室、透气孔板、底座,底座上开有进气通道,压力室的上部设有出气通道,顶部固定有活塞压力器;渗透率测试装置设在轴向加压卸载装置内,轴向加压卸载装置包括升降台、三轴剪力仪,设在三轴剪力仪上部的量力环,量力环上设有应变千分表和测力千分表;气体加压装置的气管与轴向加压卸载装置的底座进气口相连接;气体收集装置的集气管与轴向加压卸载装置的压力室上部出气通口相连接。适用于各种煤体结构、特别是构造煤试样加卸载条件下的渗透率测试。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825555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142331.0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的轴向加卸载气体渗透率测试装置,它由气体加压装置、渗透率测试装置、轴向加压卸载装置、气体收集装置构成;渗透率测试装置包括压力室、透气孔板、底座,底座上开有进气通道,压力室的上部设有出气通道,顶部固定有活塞压力器;渗透率测试装置设在轴向加压卸载装置内,轴向加压卸载装置包括升降台、三轴剪力仪,设在三轴剪力仪上部的量力环,量力环上设有应变千分表和测力千分表;气体加压装置的气管与轴向加压卸载装置的底座进气口相连接;气体收集装置的集气管与轴向加压卸载装置的压力室上部出气通口相连接。适用于各种煤体结构、特别是构造煤试样加卸载条件下的渗透率测试。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7576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128024.5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田钰琛 , 郑司建 , 平立华 , 汤楷 , 王慧军 , 武昕普 , 张琳 , 王可新 , 巫修平 , 刘世奇 , 桑树勋 , 皇凡生 , 刘晓斐 , 周效志 , 刘统 , 韩思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地下注入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多口注入机构、与多口注入机构的输出端连通的多段式自密封对中注入井,注入井由依次伸入钻井的多段对中玻璃钢管组成,相邻两端对中玻璃钢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玻璃钢管与钻井内壁之间灌注有混凝土浆。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二氧化碳地下注入装置,通过采用带动密封结构的对中玻璃钢管代替传统的铸铁管,极大提高了抗腐蚀性能和密封性能,有助于二氧化碳高效注入咸水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