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121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667521.7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采空区游离煤层气富集区地表地球化学探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工区地表初探采样网格测线、确定初探采样点,按土壤游离气采集步骤,在初探采样点获得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甄别浓度异常点、划分初探异常区;利用初探异常区内的采样点,按土壤游离气采集步骤,测试不同深度甲烷及二氧化碳浓度、确定最佳监测深度L0;在初探异常区,设计并部署工区再探采样网格测线、确定再探采样点,依据土壤游离气采集步骤按最佳监测深度L0获得甲烷、二氧化碳、乙烷、硫化氢浓度,划定地球化学异常区、圈定采空区游离煤层气富集区。本发明能够在实现便于操作的前提下实现较低的成本,特别适用于探测采空区游离煤层气富集区。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87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354344.3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方法,适用于生态环境领域。采集地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CO2浓度数据及地质、气象、遥感数据,定性分析地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CO2浓度数据影响因子,将各影响因子作为候选解释变量,探析各候选解释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并对候选解释变量的可能变量组合进行测试评估,筛选最佳的解释变量组合为自变量,地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CO2浓度作为因变量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的不同影响程度。其能够准确探明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浓度分异时空特征的关键影响因子及驱动作用,能够分析出地下封存CO2在影响因子的作用下对封存区域地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868740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810404471.7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造煤原位煤层气水平井洞穴卸压开采模拟试验方法,由煤系地层结构重构与相似材料模拟子系统模拟构造煤储层,由水平井钻井扩孔模拟子系统施工水平井‑直井对接U型井,并对水平段扩孔;由水平井塌孔造洞穴卸压激励模拟子系统实现水平井压力脉动激励和应力释放,并水力驱替煤液气混合物向直井段运移;由产出物举升模拟子系统实现进一步破碎煤粉及混合物举升,由气液固分离模拟子系统进行煤、液、气的分离,由监测控制子系统实时检测、控制装备运转和实施过程。本发明能够实现模拟松软构造煤储层水平井大口径成井、水平井造洞穴应力释放、混合流体有效举升及产出混合物的高效分离,为实现构造煤原位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提供指导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39742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749510.1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直井与U型对接井联合开采煤层气的驱替煤层气增产方法,包括:(a)沿次级向斜轴迹施工U型对接井并进行水平井段固井;(b)向斜两翼施工6~8口直井并进行套管完井;(c)U型对接井水平井段自远端开展分簇射孔、分段压裂;(d)直井与临近水平井段进行同步压裂;(e)直井、U型对接井进行排水采气;(f)当U型对接井日产气量衰减至稳定产气量的1/6,且产水量低于0.5m3/d时,自U型对接井以稳定压力连续注入液态二氧化碳;(g)直井持续排采,并长期监测气、水产量与成分。本发明立足于直井与U型对接井联合开采煤层气的条件,利用二氧化碳对甲烷的置换、驱替作用实现煤层气高效开采,可显著提高煤层气资源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11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75380.7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9/00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与化学流体改造储层模拟装置及方法。适用岩体研究。包括伺服框架、注入单元、围压泵、轴压泵、加热装置、真空单元、回压及计量单元和数据采集处理中心;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液氮两种化学流体,进行高低温化学流体交替注入煤储层,对煤岩裂隙网络改造和扩展演化进行观测影响,从而模拟储层煤岩所处地质环境下冷热化学流体与煤岩的作用过程,监测煤岩变形致裂、裂隙发育及渗透率变化情况,既能单独研究其中一种化学流体对煤岩等致密储层裂隙的改造效果,也能够模拟研究不同循环次数、不同温度差异冷热化学流体交替注入储层的情况,从而有效探索高效致裂煤岩等致密储层的变化和情况,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2767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0613424.3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水煤精细分离、收集与水净化循环处理试验装置,包括三级沉淀分离装置、一级沉淀分离装置、净化水池、煤层气收集装置,所述三级沉淀分离装置和净化水池连接,所述煤层气收集装置和三级沉淀分离装置、一级沉淀分离装置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水煤精细分离与水净化循环处理试验装置能够在试验室内模拟构造煤发育区原位煤层气开发过程产生的高浓度气、水、煤混合物,实现气、水、煤的精细分离、收集与水净化循环处理试验,并能够在试验的过程中采集水样进行数据分析;本装置可控程度高、易于控制、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776041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0613447.4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水煤精细分离、收集与水净化循环处理试验方法,包括(1)判断煤水混合物中水和煤的含量,煤水混合物以水为主时,将煤水混合物进行一级沉淀分离,煤水混合物以煤为主时,将煤水混合物进行三级沉淀分离;在沉淀分离的过程中,实时取样进行数据分析;(2)在步骤(1)沉淀分离的过程中,对煤水混合物中气体进行收集;(3)沉淀分离后的水质达标则可用于循环作业,不达标则继续进行一级沉淀分离等步骤。本发明的试验方法能够在试验室内模拟构造煤发育区原位煤层气开发过程产生的高浓度气、水、煤混合物,实现气、水、煤的精细分离、收集与水净化循环处理试验,并能够在试验的过程中采集水样进行数据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5156094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510501351.5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井排采产出煤粉运移模拟试验装置,属于煤层气开采领域,装置中的平流泵(13)的出口管路串接背压阀(14)、电磁流量计(16)后与活塞搅拌容器(1)的上腔连通,活塞搅拌容器(1)的下腔与岩心夹持器(5)的轴向入口连通;岩心夹持器(5)的进口处设有压力传感器I(4),出口管路置于天平(11)上的容器中;电磁阀(7)两端分别与空压机(6)和液体增压泵(8)连接,液体增压泵(8)的出口与岩心夹持器(5)环压的进口连通;装置还包括用于监测可控制的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该装置能够完成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煤层流体及煤粉的运移及淤堵试验。该装置控压、控流量精度高,压力、流量波动性小,容易安装、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82767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13424.3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水煤精细分离、收集与水净化循环处理试验装置,包括三级沉淀分离装置、一级沉淀分离装置、净化水池、煤层气收集装置,所述三级沉淀分离装置和净化水池连接,所述煤层气收集装置和三级沉淀分离装置、一级沉淀分离装置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水煤精细分离与水净化循环处理试验装置能够在试验室内模拟构造煤发育区原位煤层气开发过程产生的高浓度气、水、煤混合物,实现气、水、煤的精细分离、收集与水净化循环处理试验,并能够在试验的过程中采集水样进行数据分析;本装置可控程度高、易于控制、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41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097759.4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轴渗透率测试与CO2驱替模拟试验装置,属于煤层气开采领域,模型系统(1)、气体控制系统(2)、温度控制系统(3)、三轴加载系统(4)、抽真空系统(5)、气体样品采集系统(6)和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由气体控制系统(2)提供试验用气体,由温度控制系统(3)控制试验温度,由三轴加载系统(4)施加围压和轴压,由气体样品采集系统(6)采集气体样品并对气体组分进行分析,由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监控试验。该装置能够在实验室内实现CO2驱替的模拟试验过程,并能够通过测量岩样入口端施加的压力脉冲在岩样中的衰减数据,计算得到岩样的渗透率。本装置控温精度高、温度波动性小、便于控制、容易安装、安全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