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62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31962.0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炔双羰基化合成富马酸二甲酯及马来酸二甲酯的方法,是以乙炔、一氧化碳、亚硝酸甲酯为原料,在负载型钯催化剂的作用下,于温度60~200oC、压力0.1~6 MPa条件下通过乙炔双羰基化反应0.5~48 h,得到富马酸二甲酯及马来酸二甲酯类化合物。本发明以亚硝酸甲酯替代甲醇、采用负载型钯催化剂,无需任何助剂、不直接使用O2,避开了目前乙炔双羰基化过程中存在爆炸极限、使用腐蚀性助剂以及催化剂分离循环等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技术痛点,且该反应原子利用率高,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等优点,副产物为NO可循环使用,适用于进行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468692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531944.6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苏州科化低碳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C25B11/091 , C25B3/29 , C25B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负载钯铜合金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钯前驱体盐和铜前驱体盐溶解于乙醇‑盐酸混合溶液中,室温下超声混合均匀得到棕黄色溶液;再将该棕黄色溶液均匀涂覆在疏水碳纸表面,烘干后用焦耳热原位加热装置经迅速的高温热解与降温凝聚,实现负载有钯铜合金纳米粒子电极催化剂的快速(可控制在毫秒级别)制备,形成的合金纳米颗粒尺寸均一、元素分布均匀;且Pd、Cu合金粒子与碳基底的强界面结合可有效防止活性位点的脱落使电极在长时间的催化过程中保持稳定。电催化性能测试表明,该钯铜合金结构催化剂在电催化甲醇偶联CO制备碳酸二甲酯的反应中,性能优于其他单金属负载或掺杂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911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34136.X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2F11/00 , C09K17/14 , C01B32/05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有机酸赤泥脱碱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废弃生物质前体原料与自来水以1:1~1:6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置于反应釜中,于170~250℃下水热处理4~9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并将反应后所得液固混合物抽滤进行液固分离,所得液体即为生物质有机酸赤泥脱碱剂。该有机酸脱碱剂的pH在1.5~3.5之间,其不仅可以中和赤泥碱度,降低赤泥中的pH值,而且能促进赤泥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加速赤泥土壤化过程中,团聚体的形成与调控机制,降低赤泥中可溶性盐的含量。脱碱后赤泥可作为建材、路基等材料大规模使用,也可用于回收铁、钛、稀有元素等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1468692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531944.6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苏州科化低碳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C25B11/091 , C25B3/29 , C25B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负载钯铜合金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钯前驱体盐和铜前驱体盐溶解于乙醇‑盐酸混合溶液中,室温下超声混合均匀得到棕黄色溶液;再将该棕黄色溶液均匀涂覆在疏水碳纸表面,烘干后用焦耳热原位加热装置经迅速的高温热解与降温凝聚,实现负载有钯铜合金纳米粒子电极催化剂的快速(可控制在毫秒级别)制备,形成的合金纳米颗粒尺寸均一、元素分布均匀;且Pd、Cu合金粒子与碳基底的强界面结合可有效防止活性位点的脱落使电极在长时间的催化过程中保持稳定。电催化性能测试表明,该钯铜合金结构催化剂在电催化甲醇偶联CO制备碳酸二甲酯的反应中,性能优于其他单金属负载或掺杂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79203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6409.5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9/03 , C07D211/12 , B01J3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材料限域的钌催化剂及在二胺环化合成哌啶衍生物中的应用。该催化剂通过在介孔材料孔道中成功负载金属钌,实现对金属颗粒的空间限域效应,减小金属颗粒尺寸,提高金属原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效率。在二胺环化合成哌啶衍生物的反应中,该催化剂展现出了高转化率、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优势。该方法不仅减少了副产物的产生,提高了反应的产率,而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247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45486.X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金基催化剂制备草酸二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在负载型金催化剂的作用下,亚硝酸酯与CO,于室温~200℃、压力为0.1~2MPa的条件下通过羰基化反应,得到草酸二酯类化合物;负载型金催化剂的活性组份为金,载体为ZnO或含ZnO的复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制备草酸二酯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亚硝酸酯、CO为原料,廉价易得,通过羰基化反应可获得高产率的目标草酸二酯类化合物,而且该反应原子利用率高,副产物为NO,可进一步循环用于生成亚硝酸酯。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可重复使用、产物选择性高等优点,适用于进行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87040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24652.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5B11/054 , C25B11/075 , C25B11/065 , C25B11/081 , C25B11/089 , C25B11/091 , C25B3/07 , C25B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电催化草酸酯直接偶联制备酒石酸酯中的应用。利用浸渍‑加热两步法可快速、便捷地制得电催化剂,且合成的催化剂尺寸均一、元素分布均匀。得益于此快捷、可控的合成方法,批量合成了系列单金属电催化剂和双金属合金催化剂,利用电催化体系,开发出草酸酯直接偶联制备酒石酸酯的全新反应路径,引入的电催化手段具有条件温和、绿色高效、易于新能源耦合的优势,有利于深化对于草酸酯高值转化路径内在机理的认知、拓宽C4高值产物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118022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52383.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35/33 , B01J23/75 , B01J37/00 , B01J37/04 , B01J37/06 , B01J37/08 , B01J37/18 , B01J37/03 , C07C209/26 , C07C2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脂肪酰胺加氢脱氧合成脂肪胺多相钴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在多相钴基催化剂的作用下,脂肪酰胺在氢气气氛下,于160~200℃的条件下进行加氢脱氧反应,得到脂肪胺。通过精心设计和优化催化剂,将催化剂前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一定温度下还原,实现金属Co和具有路易斯酸性的CoOx共存于催化剂表面。在氢气气氛下,利用钴基催化剂催化脂肪酰胺加氢脱氧,实现了对脂肪胺的高选择性和高产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经济高效、易于放大的特点,为脂肪胺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行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022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51407.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7/24 , B01J37/04 , B01J37/10 , B01J37/08 , B01J37/06 , B01J37/00 , C07C209/26 , C07C2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掺杂碳负载型钴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酰胺加氢中的应用,通过合理的控制焙烧气氛和温度,制备了氮掺杂碳负载型钴基催化剂。在氮掺杂碳负载型钴基催化剂的作用下,酰胺在氢气气氛下,于180~200℃的条件下进行加氢脱氧反应,得到脂肪胺。该发明采用非贵金属钴作为活性金属,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而且在反应条件和催化剂设计方面具有灵活性,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经济高效、环保可持续的特点,为胺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行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60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531945.0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5B11/091 , C25B1/04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碳载小颗粒金属铼催化剂的方法,是将铼源溶解在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再将碳材料分散在混合溶液中,并于75~85℃的下搅拌10~12h;反应产物经洗涤、干燥,获得前驱体材料;然后将前驱体材料平铺在两层碳纸之间,并固定在闪烧炉中,通入保护气体后,设置通电时间3~10s,工作电流10~20mA,目标温度800~1200℃;闪烧结束后即得碳载小颗粒纳米金属铼催化剂。本发明本发明利用碳材料为载体,通过吸附‑闪烧两步法,获得了碳载小颗粒纳米金属铼催化剂,其制备工艺简单、快捷,避免了传统制备方法难操作、耗时、复杂的问题;而且制备的催化剂用于水解制氢反应中,具有优秀的催化性能与良好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