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8031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61215.0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
IPC: B01J31/28 , C07C29/141 , C07C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甲酰化和加氢反应的多相催化剂、其制法及应用。所述多相催化剂包括主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主活性组分包括铑和钌,所述载体为含膦配体的多孔聚合物,所述主活性组分以原子的形式均匀分散于载体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合成二元醇的方法,其包括:在H2/CO混合气氛中,使包含有不饱和醇、所述多相催化剂和溶剂的混合体系发生氢甲酰化反应,然后在氢气气氛中发生加氢反应,获得二元醇。本发明的催化剂可一锅法实现氢甲酰化和加氢两个反应过程,用于不饱和醇高选择性合成二元醇;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催化剂易分离回收并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适合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5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0528.1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2B11/00 , C07D295/215 , C07D295/205 , C22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废弃多相金基催化剂中浸出金并联产羰基化合物的方法,具体包括:在反应釜中加入废弃的金基催化剂,并加入胺或醇类化合物、铜盐以及碘盐,在一氧化碳/空气气氛中于室温~100℃反应2~24h,实现废弃多相金基催化剂中金的浸出并生成相应的脲、氨基甲酸酯、碳酸酯等有用羰基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从废弃多相金基催化剂中浸出金并联产羰基化合物的方法不使用剧毒的氰化物、强酸或者强氧化剂。通过该方法最高可实现98%以上的金浸出率,使用后的胺和醇经羰基化反应可以生成有用的羰基化合物,一举两得。
-
公开(公告)号:CN118598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42715.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211/02 , C07D211/12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合成3‑甲基哌啶的方法,在钌基催化剂的作用下,2‑甲基戊二胺在惰性气氛下转化为3‑甲基哌啶;该过程反应条件温和,产率最高可达99%以上。本发明使用的原料2‑甲基戊二胺为目前丁二烯氢氰化制己二腈的副产物,能够进一步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等优点,适用于进行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80847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6411.2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211/02 , C07D211/12 , B01J2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u催化1,5‑二氨基‑2‑甲基戊烷环化合成3‑甲基哌啶的方法,在负载型Ru催化剂的作用下,1,5‑二氨基‑2‑甲基戊烷在氢气或惰性气氛下,于50~200℃的条件下进行环化反应,得到3‑甲基哌啶。通过精心设计和优化催化剂,将钌有效负载于载体上,实现高分散Ru基多相催化剂制备。利用Ru基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催化1,5‑二氨基‑2‑甲基戊烷环化,实现了对3‑甲基哌啶的优良选择性和高产率。该发明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而且在反应条件和催化剂设计方面具有灵活性,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经济高效、环保可持续的特点,为3‑甲基哌啶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行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22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189998.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苏州科化低碳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C07C249/02 , C07C251/24 , B01J23/8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赤泥和锰氧化物的组合物催化胺和醇交叉偶联制备亚胺的方法,使用酸处理过后的改性赤泥与锰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胺和醇交叉偶联制备亚胺;在该组合催化剂的作用下,胺和醇交叉偶联制备亚胺的反应速率能够显著提高4~10倍。该方法一方面实现了赤泥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催化剂的成本;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赤泥中金属及其氧化物与锰氧化物间的协同催化活性,应用于催化胺和醇交叉偶联制备亚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变废为宝,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27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89997.0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苏州科化低碳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C07D295/185 , C07D211/46 , C07C231/10 , C07C233/56 , B01J2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金基催化剂制备草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在负载型金催化剂的作用下,胺类化合物在CO和空气气氛中,于室温~100℃、压力为0.1~2MPa的条件下通过氧化羰基化反应1~24 h,得到草酰胺类化合物;负载型金催化剂的活性组份为金,载体为ZnO。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制备草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CO,空气为原料,廉价易得,胺类化合物来源广泛,通过氧化羰基化反应可获得高产率的目标草酰胺类化合物,而且该反应原子利用率高,副产物为H2O。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可重复使用、产物收率高等优点,适用于进行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38023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60813.5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
IPC: B01J27/24 , B01J37/08 , C07C69/675 , C07C67/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5/0013 , B01J37/086 , C07C67/37 , C07C69/6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基催化剂、其制法及其在合成3-羟基羧酸酯中的应用。所述钴基催化剂包括:作为主活性组分的纳米金属钴、作为复合载体的多孔材料以及氮掺杂碳材料,其中,所述纳米金属钴均匀负载在多孔材料上,所述氮掺杂碳材料包覆于纳米金属钴表面。所述制法包括:使包含有钴源、碳氮前驱体和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于25~80℃反应0.5~2h,并加入多孔材料,之后在保护性气氛中于550~900℃焙烧2~3h,获得钴基催化剂。本发明的钴基催化剂结构及性质稳定,反应活性及3-羟基羧酸酯选择性高;且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反应后催化剂容易分离回收、且多次重复不降低其催化性能等优点,更适合工业放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27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1189997.0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苏州科化低碳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C07D295/185 , C07D211/46 , C07C231/10 , C07C233/56 , B01J2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金基催化剂制备草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在负载型金催化剂的作用下,胺类化合物在CO和空气气氛中,于室温~100℃、压力为0.1~2MPa的条件下通过氧化羰基化反应1 24 h,得到草酰胺类化合物;负载型金催化~剂的活性组份为金,载体为ZnO。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制备草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CO,空气为原料,廉价易得,胺类化合物来源广泛,通过氧化羰基化反应可获得高产率的目标草酰胺类化合物,而且该反应原子利用率高,副产物为H2O。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可重复使用、产物收率高等优点,适用于进行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97469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14037.5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35/30 , B01J23/46 , B01J29/00 , C07D213/133 , C07D2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型钌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催化3‑甲基哌啶脱氢制备3‑甲基吡啶中的应用。该催化剂通过浸渍法制备,钌金属均匀负载于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稳定结构的载体上,显著提高了活性金属的分散性和利用率。在惰性气氛下,3‑甲基哌啶通过该催化剂在230‑320℃条件下发生高效脱氢反应,生成3‑甲基吡啶。经过优化的反应条件,不仅使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即可高效进行,还显著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长期运行后无明显失活现象。与传统的钯基催化剂相比,本发明的钌基催化剂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钌金属成本远低于钯金属,降低了催化剂生产和反应的整体成本;同时,钌基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更强,避免了因氧化或烧结引起的催化剂失活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62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31962.0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炔双羰基化合成富马酸二甲酯及马来酸二甲酯的方法,是以乙炔、一氧化碳、亚硝酸甲酯为原料,在负载型钯催化剂的作用下,于温度60~200oC、压力0.1~6 MPa条件下通过乙炔双羰基化反应0.5~48 h,得到富马酸二甲酯及马来酸二甲酯类化合物。本发明以亚硝酸甲酯替代甲醇、采用负载型钯催化剂,无需任何助剂、不直接使用O2,避开了目前乙炔双羰基化过程中存在爆炸极限、使用腐蚀性助剂以及催化剂分离循环等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技术痛点,且该反应原子利用率高,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等优点,副产物为NO可循环使用,适用于进行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