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7230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43630.4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前驱体由内向外包括核芯和中间层;其中,所述核芯为NixCoyMn1-x-y(OH)2,所述中间层为Zr(OH)4、Al(OH)3、Mg(OH)2、Fe(OH)3、Zn(OH)2、Cu(OH)2、Co(OH)2、Ni(OH)2、Mn(OH)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s、t、x和y的定义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述。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前驱体经烧结后制备的另一种前驱体。本发明的前驱体,结构新颖,避免了对煅烧后材料的影响,有效抑制镍元素的扩散,得到低镍表面,使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性能。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放大,适合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6588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25631.4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磷酸基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基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具有LiMn1-xFexPO4和Li3V2(PO4)3两种晶格结构,化学式为yLiMn1-xFexPO4·(1-y)Li3V2(PO4)3/C,其中x=0.00-0.40,y=0.50-0.95,C为碳层。并公开了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高电位平台4.1V,高可逆容量,良好循环稳定性,电量预警功能,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79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710330427.1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复合包覆层的尖晶石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法。该正极材料由内向外包含核芯层、过渡层和壳层。过渡层的引入即保证了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又有效减少了尖晶石锰酸锂与电解液的接触,减少了Mn的溶解问题。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工作电压高、自放电小等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873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710330924.1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改性表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正极材料由内向外包含核芯层、过渡层、壳层等多层包覆层。其中,所述核芯层为Li1+tFe1‑sMsPO4,其中‑0.1≤t≤0.1,0≤s≤1,M为Mn、Ni、Mg、Co、Cu、Zn、Ti、Li、Na、K、Ag、Zr、Nb或Al;其中,所述过渡层为金属氧化物及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壳层为Li1+xNiyCozMn1‑y‑zO2、Li1+mMn2O4+n、Li1+uNi0.5Mn1.5O4+v,Li2Ti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0.1≤x≤0.2,0≤y≤1,0≤z≤1,‑0.1≤m≤0.2,‑0.14≤n≤0.5,‑0.1≤u≤0.2,‑0.14≤v≤0.5。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具有电导率高、电压平台可控、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且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87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0330924.1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改性表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正极材料由内向外包含核芯层、过渡层、壳层等多层包覆层。其中,所述核芯层为Li1+tFe1‑sMsPO4,其中‑0.1≤t≤0.1,0≤s≤1,M为Mn、Ni、Mg、Co、Cu、Zn、Ti、Li、Na、K、Ag、Zr、Nb或Al;其中,所述过渡层为金属氧化物及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壳层为Li1+xNiyCozMn1‑y‑zO2、Li1+mMn2O4+n、Li1+uNi0.5Mn1.5O4+v,Li2Ti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0.1≤x≤0.2,0≤y≤1,0≤z≤1,‑0.1≤m≤0.2,‑0.14≤n≤0.5,‑0.1≤u≤0.2,‑0.14≤v≤0.5。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具有电导率高、电压平台可控、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且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7955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10413276.3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G51/50 , C01G53/04 , C01G53/40 , C01P2002/70 , C01P2004/03 , C01P2004/32 , C01P2004/84 , H01M4/0416 , H01M4/047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该正极材料由内向外包含核芯、过渡层、壳层多层包覆层。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表面活性低、存储性能好等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25653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710574352.1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包覆层的掺杂钴酸锂,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特别稳定的表面结构,同时其表面包覆层具有电化学活性和锂离子传输能力,在其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中,既能阻隔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减少电池内部的副反应,提高安全性能,同时,由于该包覆层具有锂离子传输能力,能够有限减缓电池循环过程中的阻抗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942806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710748920.5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壳材料,所述核壳材料的核物质选自具有式(I)、式(II)所示分子式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通过多层前躯体的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核壳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在发挥高容量优势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空气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9056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510072987.2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具体地,所述复合材料包括核壳结构和任选的包覆所述核壳结构的外碳层,其中,所述的核壳结构包括:(i)核芯,所述核芯的化学组成为LiMn1‑(x‑a)Fex‑aPO4,其中0.05≤a≤x≤0.6;和(ii)核壳,所述核壳为磷酸铁锂;并且所述复合材料的粒径为10‑900nm。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复合材料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且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易于控制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42806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48920.5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壳材料,所述核壳材料的核物质选自具有式(I)、式(II)所示分子式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通过多层前躯体的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核壳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在发挥高容量优势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空气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