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49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810673912.3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25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铆钉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包括由外壳包裹内核所构成的颗粒单元,所述颗粒单元的内核是由含锂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一次颗粒组成的二次球形颗粒;所述含锂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一次颗粒之间通过填隙在它们间隙中的纳米含锂氧化物结合;本发明能有效地抑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二次颗粒沿一次颗粒之间的界面粉化,使得锂离子电池能具有高的比容量、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且能形成均匀的具备电化学活性包覆层的纳米铆钉核壳结构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27667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811472633.7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改性石墨负极材料,该改性石墨负极材料包括石墨主体材料和氟化碳材料,氟化碳材料的化学式表示为CFx。具有氟化碳材料保护层的石墨负极起到稳定、增强固态电解质界面膜,引导锂离子在石墨负极上均匀嵌入、脱出的作用,从而该改性石墨负极材料装配的电池具有显著提升的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改性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27667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11472643.0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改性硅碳材料,包括硅碳主体、氟化碳保护层,所述氟化碳保护层包覆在所述硅碳主体的表面;所述氟化碳保护层选自具有如式Ⅰ所示化学式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提供的改性材料具有稳定的库伦效率和超长的循环寿命,同时具有较高的容量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2806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48778.4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G53/00 , C01B25/45 , C01G51/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覆型多层前躯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核芯前驱体;将壳层前驱体通过干法混合、湿法球磨或者共沉淀的方法包覆核芯前驱体。本申请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565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574352.1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包覆层的掺杂钴酸锂,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特别稳定的表面结构,同时其表面包覆层具有电化学活性和锂离子传输能力,在其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中,既能阻隔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减少电池内部的副反应,提高安全性能,同时,由于该包覆层具有锂离子传输能力,能够有限减缓电池循环过程中的阻抗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1276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11472633.7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改性石墨负极材料,该改性石墨负极材料包括石墨主体材料和氟化碳材料,氟化碳材料的化学式表示为CFx。具有氟化碳材料保护层的石墨负极起到稳定、增强固态电解质界面膜,引导锂离子在石墨负极上均匀嵌入、脱出的作用,从而该改性石墨负极材料装配的电池具有显著提升的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改性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88820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43436.1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包括由外壳包裹内核所构成的颗粒单元,所述颗粒单元的内核是由含锂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一次颗粒组成的二次球形颗粒;所述含锂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一次颗粒之间通过填隙在它们间隙中的纳米含锂氧化物结合;本发明复合正极材料二次颗粒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一次颗粒之间的界面不易发生粉化,可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循环性能及安全性;同时,可以减少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降低二者之间的副反应,提高材料离子扩散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13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1136090.7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纳米铆钉结构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是由含锂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一次颗粒组成的二次球形颗粒;所述含锂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一次颗粒之间通过填隙在它们间隙中的纳米含锂氧化物结合;本发明能有效地抑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二次颗粒沿一次颗粒之间的界面粉化,使得锂离子电池能具有高的比容量、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5653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710574352.1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包覆层的掺杂钴酸锂,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特别稳定的表面结构,同时其表面包覆层具有电化学活性和锂离子传输能力,在其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中,既能阻隔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减少电池内部的副反应,提高安全性能,同时,由于该包覆层具有锂离子传输能力,能够有限减缓电池循环过程中的阻抗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942806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710748920.5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壳材料,所述核壳材料的核物质选自具有式(I)、式(II)所示分子式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通过多层前躯体的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核壳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在发挥高容量优势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空气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