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微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射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4860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91954.7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微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包括微空心阴极放电电极、激励源模块、供气模块和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将上述微空心阴极放电电极、激励源模块和供气模块包裹于内部,所述绝缘外壳前端部还设有喷嘴。所述激励源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充电锂电池、低压直流稳压电路、直流升压电路、高压脉冲发生器和阻抗匹配电路,其中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微空心阴极放电电极,供气模块连通微空心阴极放电电极并由低压直流稳压电路直接供电。本发明所述便携式微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射流装置以空气为气源,能够摆脱稀有气体供气难题,同时能够解决高气压下辉光放电向电弧放电转换的问题,产生空气辉光等离子体。

    大气压弥散放电装置及金属表面沉积类SiO2薄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1786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515047.0

    申请日:2016-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压弥散放电装置及金属表面沉积类SiO2薄膜方法。一种大气压弥散放电装置,包括:针电极,其竖直放置,所述针电极的顶端连接高压脉冲电源;金属基底,设于所述针电极的下方,所述金属基底接地;混气室,其设于所述金属基底的一端上方,所述混气室一侧设有气体喷口,且所述气体喷口朝向所述沉积区域;所述混气室呈圆筒状或立方体状,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混气室通过混合气体输出管连接气体鼓泡装置。本发明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可在室温、大气环境等相对简单的条件下在金属表面获得范围较大且较为均匀的放电等离子体,改善了传统放电形式沉积薄膜范围小、均匀性差的缺点。

    一种脉冲放电回路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3080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74872.4

    申请日:2013-11-15

    Abstract: 一种脉冲放电回路,包括脉冲电源(1)、放电电极、限流电阻(4)和测量单元。脉冲电源(1)的高压输出端和放电电极的高压电极(2)相连,放电电极的低压电极(3)和限流电阻(4)的一端相连,限流电阻(4)的另一端与脉冲电源的接地端相连并接地。脉冲电源的输出电压采用高压探头在放电电极高压侧测量(5),脉冲回路的电流通过罗氏线圈在限流电阻和接地线之间测量(6)。本发明可产生单次及重复频率的毫安级纳秒放电脉冲,放电脉冲的幅值通过限流电阻(4)控制,可用于不同形式电晕放电的模拟场合。

    一种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94561C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710304231.1

    申请日:2007-12-26

    Inventor: 王珏 严萍 任成燕

    Abstract: 一种复合绝缘材料,其组分为增韧环氧树脂、氢氧化铝、氧化铝、酸酐类固化剂和胺类促进剂。制备本发明复合绝缘材料的方法是采用增韧环氧树脂体系(6)、耐辐射的氢氧化铝(4)和氧化铝粉体(5)均匀混合,真空处理,将无气泡的原料浇铸入各类绝缘子模具中,真空固化制备成具有抗树枝老化能力的复合绝缘材料(7)。本发明可改变绝缘材料沿面的电场分布,降低绝缘材料沿面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减小绝缘材料表面的电荷密度,抑制绝缘体内部的空间电荷聚集,提高绝缘材料的抗树枝老化能力,从而提高绝缘体真空沿面闪络电压和使用寿命。本发明可应用于复杂形状绝缘构件与真空接触面(非受力接触)的涂覆,可显著提高绝缘子的使用寿命。

    一种低温、高气压环境下绝缘介质击穿强度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4101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811575006.6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温、高气压环境下绝缘介质击穿强度实验装置,包括:腔体,具有容纳介质的密封空间;高压电极,固定设于所述密封空间内,与实验电源高压端等电位连接;地电极,对应所述高压电极设置于所述密封空间,通过地极引线接地;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密封空间,包括驱动所述地电极靠近或远离所述高压电极运动的驱动端。将用于调节电极间距的操作机构置于测试腔体内部,实现了无动密封部件。规避了在低温、高气压环境下使用胶圈或金属过度配合的动密封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在低温、高气压环境下使用的绝缘介质击穿强度实验装置。

    一种介质放电用电压叠加电路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30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92815.0

    申请日:2022-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介质放电用电压叠加电路及实验方法。本发明采用少量电阻、电容构成无源型电压复合电路,与有源器件相比,可以提高输出电压幅值3~5个数量级。在该电路中,电阻除了限流保护,还起到类似电感阻隔脉冲波向直流源传播的作用。在满足绝缘介质击穿、闪络所需的高电压、大电流的同时,能有效保护直流源与脉冲源,实现直流叠加毫秒、微秒或纳秒等不同脉宽脉冲的电压波形输出。相比于现有的技术,本发明可简单、安全、高效的输出高幅值复杂电压波形,且波形基本无畸变,具备成本低廉、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等优点,适合模拟各种直流叠加任意脉冲运行工况下的电压输出波形。

    一种电容器薄膜材料的双面等离子体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7636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305899.0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器薄膜材料的双面等离子体处理系统,包括壳体和等离子体处理装置,该等离子体处理装置有两个等离子体处理单元,且两个等离子体处理单元的等离子发生层方向相反。电机带动电容器薄膜材料依次通过两个等离子体处理单元的等离子体发生层进行处理。本发明在实现处理电容器薄膜双面的同时,并不影响材料本体的电学及机械性能,而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节能环保、处理时间短、面积大且效率高等优点,适合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应用。

    一种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测量和能谱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6106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0141609.9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测量和能谱分析装置,包括:屏蔽栅网、抑制栅网、收集极和屏蔽罩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布置形成的收集极模块,屏蔽栅网、抑制栅网、收集极和屏蔽罩的中心均设有通孔,所有通孔处于同一直线上;样品台模块从下而上依次为冷却层、加热层、绝缘层和样品座;偏压装置包括第一偏压电源和第二偏压电源,第一偏压电源与收集极连接,第二偏压电源与抑制栅网连接;收集极模块和样品台模块均设于真空腔内,且收集极模块位于样品台模块的正上方;电子枪设于收集极模块的正上方,且电子枪、收集极模块和样品台模块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屏蔽栅网、抑制栅网、收集极和样品座分别与不同的弱电流测量装置连接。

    一种脉冲小电流校准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5052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0159484.8

    申请日:2017-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小电流校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产生及校准毫安或微安级脉冲小电流的实验装置,属于高电压及气体放电领域。一种脉冲小电流校准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金属腔体、内导体A、限流电阻、内导体B、同轴分流器和罗氏线圈;其中,所述内导体A、限流电阻、内导体B和同轴分流器依次连接并置于金属腔体的内部,罗氏线圈套装在限流电阻上;所述内导体A连接脉冲发生器,同轴分流器和罗氏线圈测量的电流信号通过电缆与示波器连接。本发明可产生稳定可控的脉冲小电流信号,可用于不同领域中脉冲小电流测量系统的校准及标定。

    一种活塞式换能电极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11583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213410.3

    申请日:2016-04-07

    Abstract: 一种活塞式换能电极,包括外壳体、绝缘体、外帽(4)和高压电极(9)。高压电极(9)位于绝缘体内部,绝缘体套入外壳体内部,外帽(4)罩于外壳体和绝缘体的上方。外壳体中,中筒(2)套装在外筒(1)上部,中筒(2)在外力作用下可上下移动,移动的上限为固定件(3)的下边缘。绝缘体中,绝缘筒(6)套装在中筒(2)的上段内,绝缘套筒(8)套装在外筒(1)下段和中筒(2)的中段和下段内。绝缘筒(6)内放置高压电极(9)。高压电极(9)由多根单芯绝缘电缆组成,多根电缆的中心导体通过汇流排连接,汇流排通过螺柱与外界电源的高压端连接。多根单芯绝缘电缆置于导电液体中,导电液体注满由绝缘体围成的封闭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