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455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131440.X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桑文举 , 陈建辉 , 陈晓刚 , 丰佳 , 朱青山 , 李振明 , 罗朝志 , 陈盼盼 , 于国鹏 , 靖立伟 , 张传升 , 宋乃浩 , 邱清泉 , 滕玉平 , 张国民 , 肖立业
Abstract: 一种超导电缆线热源安全性评估实验平台,模拟直流超导电缆失超下发热,使液体电介质气化,在液体电介质中产生的压力变化规律。实验平台为金属管,内腔为实验腔(16),两端为法兰。第一电流引线(1)的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金属电阻丝(15)的一端;第二电流引线(14)的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金属电阻丝(15)的另一端。输液口(6)、出液口(17)、安全阀(8)、爆破阀(9)、压力传感器(P1-P10)固定在实验腔(16)上,与实验腔(16)内部联通。金属电阻丝(15)、第一电流引线(1)、第二电流引线(14)与电源形成闭合电路,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可调节金属电阻丝(15)的发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127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51810.9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公共空间空气消毒的多消杀因子协同调控方法,属于公共空间空气消毒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分析公共空间病原体感染人体情况;步骤2:获得可控消杀参数;步骤3:引入智能反馈控制因子;步骤4:将等离子体的消杀作用作为反馈因子引入;步骤5:将紫外线的消杀作用作为反馈因子引入;步骤6:配合控制因子动态调节等离子体、紫外线输出水平;步骤7:建立包含流动控制、等离子体与紫外线消杀因子综合反馈控制。本发明将等离子体与紫外线技术产生的消杀作用作为反馈因子计入计算方法中,实现低成本、广谱、稳定、无污染的消杀,从而降低公共空间人体感染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4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913442.9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5H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式同轴微波等离子体产生装置的设计方法,可根据不同的参数条件设计体积小、成本低的微波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其紧凑型的可调式结构不仅可以通过调谐端塞实现谐振频率匹配,提高能量注入效率;还可利用激励插头改变电场分布实现自激放电;此外双进气口设计和整体气密性的考虑满足了在不同进气方式和气压环境下形成微波等离子体,助力等离子体能源转化技术。本发明能够定量化地指导同轴结构参数设计,并且添加多种可调结构灵活适应不同运行条件,实现自激放电,并满足整体气密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20822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916262.7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感储能脉冲发生器,其将感应叠加与电感储能相结合,利用感应叠加原理实现多模块电压叠加,用电感储能替代传统的电容储能,提升脉冲电源功率密度,减少体积。本发明旨在减少开关数量、开关功率等级、开关的情况下,采用少许元器件,即可实现快前沿、高压重频脉冲输出。本发明采用感应叠加技术获得输出电压倍增,通过增加多级电感储能模块数量以及变压器的副边绕组个数,即可增加输出电压等级,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和更高的储能密度,此外,本发明的脉冲发生器还具有简易可行、小型化、低成本、各级接地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7930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92815.0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介质放电用电压叠加电路及实验方法。本发明采用少量电阻、电容构成无源型电压复合电路,与有源器件相比,可以提高输出电压幅值3~5个数量级。在该电路中,电阻除了限流保护,还起到类似电感阻隔脉冲波向直流源传播的作用。在满足绝缘介质击穿、闪络所需的高电压、大电流的同时,能有效保护直流源与脉冲源,实现直流叠加毫秒、微秒或纳秒等不同脉宽脉冲的电压波形输出。相比于现有的技术,本发明可简单、安全、高效的输出高幅值复杂电压波形,且波形基本无畸变,具备成本低廉、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等优点,适合模拟各种直流叠加任意脉冲运行工况下的电压输出波形。
-
公开(公告)号:CN1129515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0144983.6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绝缘表面裂纹修复方法及其修复装置,其中,一种固体绝缘表面裂纹修复方法,包括:根据固体绝缘部件的类型,选用与等离子体反应后生成介电常数或电阻率为固体绝缘部件±50%的物质的介质溶液作为前驱物,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射流使含前驱物的等离子体对固体绝缘部件的表面缺陷进行喷涂即可。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固体绝缘与介质之间的结合力,进而实现具有表面缺陷的固体绝缘部件的有效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112305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10810.0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介质绝缘特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介质绝缘特性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腔体,具有容纳介质的密封空间,用于测试待测介质的绝缘特性;内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二腔体,具有容纳介质的密封空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腔体的温度;介质容纳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接;抽气泵,用于抽取所述装置内的气体以及调整所述装置的真空度。该装置可以同时满足在低温、高气压、高电压、高气密性的条件下测试介质的绝缘性,温度最低可至-269℃,最高可达300℃,压强最高可达30个大气压。
-
公开(公告)号:CN1195560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041851.9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绝缘介质脉冲击穿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薄膜材料击穿测试区域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薄膜材料划分为多个待测区域,并计算每个待测区域在脉冲电场下对应的含时脉冲介电常数;基于每个含时脉冲介电常数计算每个待测区域的权重系数,并基于每个待测区域的权重系数计算均权重系数;基于每个待测区域的权重系数与均权重系数计算每个待测区域的偏离度,并基于偏离度与偏离度因子的关系将每个待测区域确定为缺陷区域或正常区域;将确定为正常区域的待测区域作为脉冲高电压击穿测试区域,本发明实现了非破坏性方法预先评估高电压击穿测试所需要薄膜材料的几何区域,保证无损检测,节省了材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33144.4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多参量寿命评估方法,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直流与短时过电压脉冲叠加的复杂环境下,易造成金属化膜的劣化与容值损失等现象。目前寿命评估方法不适用于脉冲叠加直流电场及高温下的寿命预测,导致金属化薄膜电容器预测寿命与实际寿命偏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参量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考虑外部电场、温度、物质所导致的老化机制,可解决预测寿命与实际寿命偏差较大的问题,助力制定合理的薄膜电容器退役计划,减小电力设备的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98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0664.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OPP薄膜改性方法,属于电容器薄膜领域,将聚合物气溶胶作为改性剂在BOPP薄膜表面构建功能层,在实现击穿场强与放电能量密度提升的同时,金属化后的改性BOPP薄膜仍然具有自愈能力。本发明一是解决了改性后BOPP薄膜机械性能下降的问题;二是解决有机改性BOPP薄膜金属化后自愈失败的问题;三是处理速度足够快,具备与产线适配潜力,解决了处理效率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