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5432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1529497.1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标准物质的近红外光谱校准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包括:获得环境变化前后标准物质的变化前和变化后标准近红外光谱图;对变化前和变化后标准近红外光谱图按照横坐标划成多个区域;根据变化前和变化后标准近红外光谱图在各区域变化获得各区域修正参数值;获得待测样品初始近红外光谱图,对初始近红外光谱图进行相同区域划分;按区域通过对应的修正参数值矫正初始近红外光谱图;矫正后近红外光谱图导入测量模型得到测量值。本发明通过标准物质的近红外光谱变化体现环境变动,并以此为基础获得校正参数,实现分区域校正,准确反映了不同环境下环境因素对光谱数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9609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76059.9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J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仪器校准,揭露基于光谱一致性的仪器校准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方法包括:通过仪器获得光谱校准用标准物质的待校准光谱;通过插值拟合使得光谱校准用标准物质的标准光谱和待校准光谱的横坐标相同;对插值拟合后的标准光谱和待校准光谱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窗口移动方式分析归一化处理后的标准光谱和待校准光谱的相似度,获得相似度最高的窗口移动后的待校准光谱;对相似度最高的窗口移动后的待校准光谱在Y轴上进行校准,使得相似度最高的窗口移动后的待校准光谱和标准光谱光强匹配。本发明实现不同误差的光谱测量仪器的光谱一致性的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96660.1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9/24 , G16C20/30 , G16C20/70 , G06F18/27 , G01N21/359 , G01N21/3504 , G01N11/00 , G01N25/50 , G01N2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气燃料多指标检测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构建检测模型,将近红外光谱的光谱值构成的光谱矩阵作为输入矩阵,将喷漆燃料的多个检测指标的指标值构成的指标矩阵作为输出矩阵,所述多个检测指标包括初馏点、10%馏程、20%馏程、50%馏程、90%馏程、终馏点、20℃密度、20℃黏度、‑20℃黏度、冰点和闪点中的多个;获得待测喷气燃料的近红外光谱,从而获得所述待测喷气燃料的光谱矩阵;训练检测模型获得系数矩阵;将所述待测喷气燃料的光谱矩阵输入训练后的检测模型,得到喷气燃料的指标矩阵,从而获得喷气燃料的多个检测指标的指标值。本发明实现喷气燃料多指标同时检测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579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85462.X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远程检测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云平台、第一智能终端、第二智能终端、至少一个第三智能终端,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二智能终端与云平台的通信协议头域不同,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二智能终端独占访问云平台,第二智能终端和第三智能终端全角度监控远程检测,第一智能终端与检测仪器连接并显示云平台发送的动态图形化信息,第二智能终端扫描上述动态图形化信息、拍摄检测人员的人脸信息和实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云平台,第三智能终端实时监控检测仪器、第一智能终端显示的动态图形化信息和检测人员的人脸信息,本发明通过检测人员、检测仪器、检测地点的多维横向绑定和纵向交叉验证,保证远程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检测仪器和检测地点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88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31087.3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77 , G01N21/359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特征吸收峰的特征谱段确定方法和甲醇含量检测系统,涉及化学计量学和分析化学领域,根据近红外光谱图中的不同吸收峰建立光谱变量建模方案,通过对比多种预处理方法后选择最优预处理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建模方案的模型效果,结果表明本发明选择的5700~6050、6500~7500、7800~9000cm‑1特征吸收峰的模型相比于传统的全波长模型和变量重要性投影算法模型,在准确性和稳定性上均得到了提升,提高了光谱变量与甲醇含量的相关性,提高了模型对未知样品的预测准确度,在操作中,检测结果不会因操作人员不同而改变,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背景知识的要求,且避免了人的主观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使整个操作过程更便捷、更具有普遍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960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585462.X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远程检测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云平台、第一智能终端、第二智能终端、至少一个第三智能终端,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二智能终端与云平台的通信协议头域不同,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二智能终端独占访问云平台,第二智能终端和第三智能终端全角度监控远程检测,第一智能终端与检测仪器连接并显示云平台发送的动态图形化信息,第二智能终端扫描上述动态图形化信息、拍摄检测人员的人脸信息和实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云平台,第三智能终端实时监控检测仪器、第一智能终端显示的动态图形化信息和检测人员的人脸信息,本发明通过检测人员、检测仪器、检测地点的多维横向绑定和纵向交叉验证,保证远程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检测仪器和检测地点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2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580991.0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量校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远程智慧计量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S0:申请校准与标物盲样邮寄;S1:人员身份认证;S2:送检单位信息和送检仪器信息验证;S3:标物盲样验证;S4:视频校验操作;S5:送检仪器上传测量值;S6:证书授权。本发明建立计量校准的独立平台,计量单位的计量人员基于平台完成申请校准与标物盲样邮寄、身份认证,送检客户操作人员基于平台再次上传单位和仪器信息等前提工作后,将标物盲样序列号上传云计算平台检索对应标准库的校准值,在计量人员指导和视频监控下完成检测操作,再使用待测仪器测量标物盲样得出测量数据上传云计算平台,计算得到不确定度并生成校准证书。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9497.1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标准物质的近红外光谱校准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包括:获得环境变化前后标准物质的变化前和变化后标准近红外光谱图;对变化前和变化后标准近红外光谱图按照横坐标划成多个区域;根据变化前和变化后标准近红外光谱图在各区域变化获得各区域修正参数值;获得待测样品初始近红外光谱图,对初始近红外光谱图进行相同区域划分;按区域通过对应的修正参数值矫正初始近红外光谱图;矫正后近红外光谱图导入测量模型得到测量值。本发明通过标准物质的近红外光谱变化体现环境变动,并以此为基础获得校正参数,实现分区域校正,准确反映了不同环境下环境因素对光谱数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30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91926.6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9 , G01N21/3577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关联有效特征谱段选择方法,涉及化学计量学和分析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谱建模技术的波长选择方法,有效解决了油品中待测指标含量测量准确度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算法与待测化学指标对应的近红外光谱特征谱段相结合,选择合适的特征谱段,建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再将经过一阶导数滤波拟合法预处理过的近红外特征光谱图与用标准方法得到的样品的待测指标含量参考值构建校正模型,利用校正模型对预测集的未知样品进行预测,得到样品的待测指标含量,将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油品指标含量快检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待测指标含量预测性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