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8849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371797.6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基非晶合金在线连续半固态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所述设备包括氧化铝耐高温陶瓷铜基非晶合金半固态处理装置、外部冷却循环装置、石墨吸管。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将铜基非晶合金在熔炼炉中进行熔炼,并保温一段时间;步骤二、将液态铜基非晶合金保温一段时间后,通过所述石墨吸管,利用虹吸原理将液态铜基非晶合金引入到所述铜基非晶合金半固态处理装置内;步骤三、利用所述氧化铝耐高温陶瓷铜基非晶合金半固态处理装置对铜基非晶合金进行半固态处理。本发明能够改善铜基非晶合金中合金元素的偏聚现象,并且在铜基非晶合金不发生晶化转变的条件下,提升了铜基非晶合金性能的均匀性,同时它能够实现对铜基非晶合金连续且均匀的在线半固态处理,并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806851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221818.6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盘检验装置,它包括支撑架和两圆形平面板(8);所述支撑架包括:左支撑架(1)、右支撑架(25)以及支撑横梁(17);所述左、右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纵向驱动装置(9)和测量驱动装置(10);所述纵向驱动装置(9)下方设置有丝杠(7)及纵向移动轨道(2),所述丝杠(7)与滑块(6)配合连接,两滑块(6)上一个设置有电动机(3)、另一个设置有液压伸缩装置(21),两圆形平面板(8)相对设置,两圆形平面板(8)相对面中心处设置有凹槽,两凹槽用于安装传动管(27);所述圆形平面板(8)下方设置有升降称重装置(26)。本发明一种线盘检验装置及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对线盘进行全面、精准的检验,有效地缩短了线盘的检测时间,确保了待用线盘的质量,降低了排线、放线的难度与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673430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6126.9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23/212 , B21C23/08 , B21C25/02 , B21C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直角通道连续挤压装置,它包括第二挤压模具(35),所述第二挤压模具(35)包括第二挤压腔体(36),所述第二挤压腔体(36)前侧设置有第二进料通道(37)和上下左右四条进料加压通道(42),所述第二挤压腔体(36)后侧设置有中心出料通道(38),所述四条进料加压通道(42)与第二挤压腔体(36)中心线呈一定夹角,所述中心出料通道(38)上设置有第一直角通道(39)和第二直角通道(40),所述第一直角通道(39)和第二直角通道(40)内均设置有冲头。本发明实现了铜铬锆合金接触线的连续性生产,而不受炉体容量大小的影响,可生产任意长度、符合成分要求的铜铬锆合金接触线,能够满足未来高速铁路发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62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95863.7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长度高强高导铜铬锆合金接触线的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一、非真空熔炼按比例投放标准阴极铜、铜铬中间合金和铜锆中间合金进行铜铬锆合金的熔炼;步骤二、上引连铸采用上引连续铸造方式制备铜铬锆合金连续铸杆;步骤三、在线连续固溶强化步骤四、直角通道连续挤压进行直角通道连续挤压处理,得到铜铬锆合金连续接触线杆坯;步骤五、时效处理步骤六、冷拔成型对铜铬锆合金连续接触线杆坯进行多道次冷拉拔,制成铜铬锆合金连续接触线。本发明实现了铜铬锆合金接触线的连续性生产,而不受炉体容量大小的影响,可生产任意长度、符合成分要求的铜铬锆合金接触线,能够满足未来高速铁路发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52113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96128.8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0075 , B22D11/004 , B22D11/145 , C22F1/02 , C22F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连续固溶强化装置,它包括第一外筒体(14),所述第一外筒体(14)内壁上设置有罩式电磁加热装置(15),所述第一外筒体(14)中心设置有第一旋转钢筒(16),所述第一外筒体(1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口(17)和第一出料口(18)。本发明实现了铜铬锆合金接触线的连续性生产,而不受炉体容量大小的影响,可生产任意长度、符合成分要求的铜铬锆合金接触线,能够满足未来高速铁路发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493185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96233.1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25/02 , B21C23/001 , B21C3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角通道连续挤压装置,它包括第一挤压模具(27),所述第一挤压模具(27)包括第一挤压腔体(30),所述第一挤压腔体(30)前侧设置有第一进料通道(28),所述第一挤压腔体(30)上方设置有第一冲道(31)、第二冲道(32)和第三冲道(33),所述第二冲道(32)和第三冲道33)左右对称布置于第一冲道(31)两侧,所述第二冲道(32)和第三冲道(33)呈120°夹角,所述挤压腔体(30)下方设置有直角出料通道(29)。本发明实现了铜铬锆合金接触线的连续性生产,而不受炉体容量大小的影响,可生产任意长度、符合成分要求的铜铬锆合金接触线,能够满足未来高速铁路发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912403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42450.7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大长度线材在线连续电镀装置,它包括拉拔机(1)、在线清洁装置(2)、镀槽(3)和收线装置(5);镀槽(3)包括槽体(3.1)、轴架(3.2)和从动轮(3.3),所述轴架(3.2)设置于槽体(3.1)内,轴架(3.2)有多根轴,多根轴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根轴上套设有从动轮(3.3),所述从动轮(3.3)可以在轴上自由转动。方法是,将线材经过拉拔机之后,通过在线清洁装置清洁,即依次经过碱洗、酸洗和水洗,表面清洁后的线材进入镀槽,并绕卷在套有从动轮的轴架上,线材在镀槽中进行电镀处理,电镀好的线材通过收线装置进行绕卷。其结构简单,投资少,能耗少,镀层均匀光亮,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91233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010811265.5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G01B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线阵电阻式绞合金属线节距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包括主机部分和测量部分,主机部分包括单片机、键盘、显示器和电源,测量部分包括ADC采集、位选驱动器、模拟开关IC阵列和线阵电阻电极,其中位选驱动器用以控制模拟开关阵列使线阵电阻电极依次通路,ADC采集读取通路中的电压,并反馈给单片机。本发明生产成本、维护成本均较低,且不含光学精密器件,对工况、工作环境要求不高,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998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27859.7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底部耐磨的高强高导智能接触线的连续挤压制备方法,准备铜杆和钢丝绳,启动进料模具的三个冲头以及冷却系统;将铜杆进入第一斧型穿线模具;在第一斧型穿线模具的第一穿线通道内穿入钢丝绳;进入水平模具和梯形模具,经过多道次拉拔后拉拔成型;进入第二道工序,第二次复合装置的水平模具的底部设有一层底部铜合金通道。本发明采用斧型模具,不仅可以使产生大塑性形变,同时又可以让钢丝绳与铜坯料进行复合,使光纤和电阻丝完整无缺地包覆在接触线中,为防冰除冰,智能监测接触线运行状态,发挥光纤通讯功能提供物理基础,最后因为在底部铆合了一层铜合金,增加了接触线的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1524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711460465.5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塑性等通道直角铜钢复合接触线连铸连续挤压设备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模模具、铜模模具、直角挤压装置、冷却循环系统和线圈;所述钢模模具管道放在铜模模具管道之内,且钢模模具管道位于铜模模具管道圆心上方,两者不在同一圆心上。本发明通过大小模具配合使用,实现铜钢复合接触线的流程化生产,突破了导电率和抗拉强度相互矛盾,相互牺牲的难题,克服了包覆层和钢芯因膨胀系不匹配等原因而相互脱离的难题,实现了生产工艺创新和工装设备自主创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