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27346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029742.2
申请日:2013-01-25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M4/13 , H01M4/366 , H01M10/0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4235 , H01M220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根据该方法,在低温状态下具有优异的输出特性,并且即使在低温状态下电池在2个阶段的充电中变为过充电状态,也可以充分地确保可靠性。本发明提供具备在外包装体内部的压力大于给定值的情况下阻断电流的电流阻断机构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在外包装体内配置电极体(2)和含有具有环己基和苯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化合物的非水电解液,在将具有环己基和苯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化合物的量相对于正极芯体表面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形成面积设为2.5g/m2~5.0g/m2后,在充电深度60以上的状态下,进行60℃以上的老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8684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80011557.8
申请日:2022-01-27
IPC: H01M10/0569
Abstract: 通过本公开,提供可以抑制由非水系电解液的分解引起的气体产生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系电解液。这里被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系电解液是负极中的负极活性物质包含以Si作为构成要素且能够可逆地吸留和释放锂离子的Si系负极活性物质和石墨系碳负极活性物质中的至少一者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使用的非水系电解液,其包含非水系溶剂和溶解于该非水系溶剂的电解质,含有环状碳酸酯和重均分子量1,000以上的高分子量有机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425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610602983.5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220/20 , H01M2300/0017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抑制电池的发热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的正极(10)和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粒子(60)的负极(20)。负极活性物质粒子(60)是由至少一部分具有石墨结构的碳材料构成的碳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60),并且是具有附着在表面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炭黑粒子(64)的、附有炭黑的碳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60)。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是具有壳部(32)和中空部(34)的中空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附有炭黑的碳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60)上的炭黑粒子(64)的平均短径A和正极活性物质粒子(30)中的中空部(34)的平均内径B满足1.2≤B/A≤260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3227346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310029742.2
申请日:2013-01-25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M4/13 , H01M4/366 , H01M10/0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4235 , H01M220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根据该方法,在低温状态下具有优异的输出特性,并且即使在低温状态下电池在2个阶段的充电中变为过充电状态,也可以充分地确保可靠性。本发明提供具备在外包装体内部的压力大于给定值的情况下阻断电流的电流阻断机构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在外包装体内配置电极体(2)和含有具有环己基和苯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化合物的非水电解液,在将具有环己基和苯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化合物的量相对于正极芯体表面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形成面积设为2.5g/m2~5.0g/m2后,在充电深度60以上的状态下,进行60℃以上的老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227308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029888.7
申请日:2013-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H01M2/06 , H01M2/263 , H01M2/345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电流切断机构工作后不会产生火花放电以及电压复位的、安全性以及可信性进一步提高了的密闭型电池。该密闭型电池在电流切断机构中具备:翻转板,其电连接于外部连接端子,具备在电池壳体的内压超过了预定的压力时能够向电池壳体外侧移位的翻转部;和集电体,其配设于比翻转板靠电池壳体内侧的位置并且电连接于电极,在其一部分具有能够断裂的易断裂部。集电体与翻转板,在易断裂部与翻转部电接合且机械接合,并且易断裂部由于翻转部的移位而断裂与翻转部一起移位,将集电体与翻转板的电连接切断;集电体与移位后的易断裂部的距离在0.3mm以上且1.5mm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227308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029888.7
申请日:2013-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H01M2/06 , H01M2/263 , H01M2/345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电流切断机构工作后不会产生火花放电以及电压复位的、安全性以及可信性进一步提高了的密闭型电池。该密闭型电池在电流切断机构中具备:翻转板,其电连接于外部连接端子,具备在电池壳体的内压超过了预定的压力时能够向电池壳体外侧移位的翻转部;和集电体,其配设于比翻转板靠电池壳体内侧的位置并且电连接于电极,在其一部分具有能够断裂的易断裂部。集电体与翻转板,在易断裂部与翻转部电接合且机械接合,并且易断裂部由于翻转部的移位而断裂与翻转部一起移位,将集电体与翻转板的电连接切断;集电体与移位后的易断裂部的距离在0.3mm以上且1.5mm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388498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980158641.7
申请日:2009-04-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岛龙太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10/345 , H01M10/4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具有电极体(30),所述电极体(30)是将长片状的正极片(32)和负极片(34)隔着隔板(35)重合并卷绕而成的。在负极片(34)上,以使集电体(342)的沿着纵向的一个边缘带状地残留的方式设置有活性物质层(344)。所述带状部分(342a)从正极片(32)露出。在负极活性物质层(344)的外表面,形成有从该活性物质层的平面部(344a)包绕端部(344b)到达集电体(342)表面的多孔质无机层(346)。无机层(346),其端部(344b)的气孔率Pa比平面部(344a)的气孔率Pb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22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011073076.9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岛龙太
IPC: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a)组装包括蓄电元件和电解液的电池。(b)对电池实施初次充电。(c)在初次充电之后,对电池实施交替充放电。在交替充放电中,在4.0V与4.1V之间,利用0.6C以上的电流速率,将充电和放电交替地分别实施1次以上。充电的次数与放电的次数的合计为3次以上。以使电压变化0.05V以上且0.1V以下的方式,实施各充电。以使电压变化0.05V以上且0.1V以下的方式,实施各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3227343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029600.6
申请日:2013-01-25
IPC: H01M10/0525 , H01M2/34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H01M2/345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在低温状态下具有足够的输出特性,并且即使在低温状态下电池在2个阶段的充电中变为过充电状态也可以确保可靠性。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电极体(2)和收纳所述电极体(2)和非水电解液的外包装体,所述电极体具有正极板、负极板、和夹设于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之间的隔膜,并且在从所述正极板到所述外包装体的外部的导电路径、以及从所述负极板到所述外包装体的外部的导电路径中的至少一个导电路径中,具有所述外包装体内部的压力大于给定值的情况下阻断电流的电流阻断机构,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过充电抑制剂,所述过充电抑制剂的含量以体积比计相对于所述外包装体内的空间体积为3.0%以上且4.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265431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980152313.6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3 , H01M4/133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0404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4/621 , H01M4/7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电极的方法,所述电极是在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具有多孔质无机层的电极,其适于输入输出性能优异的非水二次电池的构筑。在该制造方法中,准备在集电体(342)上保持有以活性物质粒子(42)为主成分的活性物质层(344)的电极原材料。将该活性物质层(344)的至少表面(344a)的水分浓度调整成为100ppm~500ppm。在对所述水分浓度进行了调整的活性物质层表面(344a)涂布含有无机粒子(44)、粘合剂和有机溶剂的浆液(S),形成多孔质无机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