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0168381.4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二次电池组件(1)具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与电池(10)一起排列且从电池(10)沿排列方向接受载荷的弹性体(40),构成电池(10)的负极(38b)具备:负极集电体(50);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52),负极活性物质层(52)具有: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第1层(52a);形成于第1层(52a)上且压缩模量大于第1层(52a)的第2层(52b),构成电池(10)的分隔件(38d)的压缩模量小于第1层(52a),弹性体(40)的压缩模量小于分隔件(38d),第1层(52a)中所含的石墨颗粒的BET比表面积为1~2.5m2/g,第1层(52a)中所含的Si系颗粒的含量相对于负极活性物质层(52)的总量为6质量%~13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65949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811170794.0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公开的负极板(20)至少包含负极合剂层(22)。负极合剂层(22)的密度为1.5g/cm3以上。负极合剂层(22)至少包含第1粒子、第2粒子和粘合剂。第1粒子包含石墨粒子和非晶质碳材料。非晶质碳材料被覆着石墨粒子的表面。第2粒子由氧化硅制成。第2粒子相对于第1粒子和第2粒子的合计的比率为2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并且负极板(20)的弹簧常数为700kN/mm以上且3000kN/m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55872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610843174.3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别是谋求对于高速率充放电的耐久性的提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和导电性碳材料,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至少一部分具有石墨结构的石墨系碳材料,所述导电性碳材料与该石墨系碳材料不同,且包含导电性的无定形碳。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体积密度为0.5g/cm3以上且0.7g/cm3以下,BET比表面积为2m2/g以上且6m2/g以下。所述导电性碳材料的体积密度为0.4g/cm3以下,BET比表面积为50m2/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81915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710815171.3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04 , H01M4/505 , H01M4/52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和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该制造方法包括:(A)将第1正极活性物质、第1导电材料和第1粘合剂混合,由此调制第1合剂;(B)将第2正极活性物质、第2导电材料和第2粘合剂混合,由此调制第2合剂;(C)形成包含第1合剂和第2合剂的正极合剂层,由此制造正极。第1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放电电位比第2正极活性物质低。第1导电材料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第1正极活性物质具有第1吸油量。第2导电材料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第2正极活性物质具有第2吸油量。第2吸油量相对于第1吸油量的比为1.3以上且2.1以下。第1吸油量与第2吸油量之和为31.64ml/100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19024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128600.9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和其制造方法。该锂离子二次电池至少包含负极、正极和电解质。负极至少包含负极活性材料和高分子粘合剂。负极活性材料至少包含石墨质材料和硅氧化物材料。石墨质材料的每单位表面积的酸性官能团量为0.017mmol/m2以上且0.086mmol/m2以下。高分子粘合剂具有羧基。且高分子粘合剂的主链长度为0.53μm以上且2.13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89968C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00120199.9
申请日:2000-07-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6 , H01M2/24 , H01M4/80 , H01M10/0413 , H01M10/345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内电阻小且能提高电池输出的二次电池。在其具有宽度较窄的短侧面和宽度较宽的长侧面的长方体状电池槽内,装入有将与该长侧面平行的多个正极板(18)和负极板(19)夹着隔膜沿短侧面方向层叠而成的极板组(5),使正极板(18)与负极板(19)的相互相反侧的侧边部伸出到两极板相对部分的外侧,并将伸出部作为引线部(18a、19a),从而缩短从极板(18、19)的整个面至集电板(21、22)的平均距离,减小电池内电阻值,同时提高电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电池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282988A
公开(公告)日:2001-02-07
申请号:CN00120199.9
申请日:2000-07-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6 , H01M2/24 , H01M4/80 , H01M10/0413 , H01M10/345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内电阻小且能提高电池输出的二次电池。在其具有宽度较窄的短侧面和宽度较宽的长侧面的长方体状电池槽内,装入有将与该长侧面平行的多个正极板18和负极板19夹着隔膜沿短侧面方向层叠而成的极板组5,使正极板18与负极板19的相互相反侧的侧边部伸出到两极板相对部分的外侧,并将伸出部作为引线部18a、19a,从而缩短从极板18、19的整个面至集电板21、22的平均距离,减小电池内电阻值,同时提高电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电池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73944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654360.6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合材层的评价方法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至少包含负极合材层。负极合材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粘合剂。负极活性物质包含氧化硅材料和石墨材料。负极合材层具有3.5m2/g以上且5.0m2/g以下的BET比表面积。在负极合材层的伸长率为横轴、负极合材层的电阻为纵轴的正交坐标系中,屈服点(Cp)的伸长率为1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19024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910128600.9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和其制造方法。该锂离子二次电池至少包含负极、正极和电解质。负极至少包含负极活性材料和高分子粘合剂。负极活性材料至少包含石墨质材料和硅氧化物材料。石墨质材料的每单位表面积的酸性官能团量为0.017mmol/m2以上且0.086mmol/m2以下。高分子粘合剂具有羧基。且高分子粘合剂的主链长度为0.53μm以上且2.13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0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168182.3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二次电池组件(1)具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与电池(10)一起排列且从电池(10)沿排列方向接受载荷的弹性体(40),构成电池(10)的负极(38b)具备:负极集电体(50);形成于集电体(50)上且包含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石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层(52),层(52)具有:形成于集电体(50)上的第1层(52a);形成于第1层(52a)上且压缩模量大于第1层(52a)的第2层(52b),构成电池(10)的分隔件(38d)的压缩模量小于第1层(52a),弹性体(40)的压缩模量小于分隔件(38d),第1层(52a)中所含的石墨颗粒的BET比表面积为1~2.5m2/g,第1层(52a)中包含具有1层~5层的石墨烯片的碳纳米管0.01质量%~0.4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