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9376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1180271.5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0404 , H01M4/13 , H01M4/136 , H01M4/139 , H01M4/5815 , H01M4/621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H01M2300/0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极合剂、正极和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能容易地在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掺杂锂、可使低电池容量下的电阻变小的方法。本发明提供:正极合剂的制造方法,具有至少将导电助剂(C1)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E1)混合而得到混合物的第1工序;至少将正极活性物质、固体电解质(E2)和该混合物混合而得到正极合剂的第2工序,第1工序中对硫化物固体电解质(E1)给予的能量比第2工序中给予固体电解质(E2)的能量大,第1工序中得到的混合物为在不到上述正极活性物质放出和吸藏锂离子的电位下放出锂离子的材料;使用由该制造方法制造的正极合剂制造正极和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6532158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610827031.3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4 , H01M10/058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该全固体电池系统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固体电解质层(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4)的全固体电池以及对全固体电池使用时的充放电电压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其中,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中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非晶化率为27.8~82.8%,且满足下述条件:0.32≤全固体电池的控制放电容量(mAh)/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理论容量(mAh/g)×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全部重量(g)×非晶化率(%)≤0.60。另外,该制造方法具有:将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和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层叠的层叠工序,和充电至高于充放电电压的初始充电电压的初始充电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6558681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849386.2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 H01M10/058 , H01M10/05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4/0404 , H01M4/0407 , H01M4/0435 , H01M4/0471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2004/021 , H01M4/139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造电极层叠体的方法和制造全固体电池的方法。制造电极层叠体(其包括活性物质层和在活性物质层上形成的固体电解质层)的方法包括:形成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层形成步骤;和将固体电解质层形成用浆料涂敷到活性物质层上并干燥固体电解质层形成用浆料,由此在活性物质层上形成固体电解质层的固体电解质层形成步骤。在该方法中,活性物质层的填充系数与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的体积比的乘积为0.33至0.41。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44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455415.7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68 ,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制造按顺序层叠了正极层叠体、中间固体电解质层和负极层叠体的全固体电池。制造全固体电池的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对正极层叠体进行压制的第一压制工序、对负极层叠体进行压制的第二压制工序以及对正极层叠体、中间固体电解质层和负极层叠体进行压制的第三压制工序。特别地,第三压制工序的压制压力低于第一压制工序的压制压力和第二压制工序的压制压力,第一压制工序的压制温度为150℃以上175℃以下,第二压制工序的压制温度为125℃以下,第三压制工序的压制温度为125℃以下,在以第三压制工序压制前,不以超过第三压制工序的压制压力的压力对中间固体电解质层进行压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08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011499090.5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4 , H01M4/62 , H01M4/38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4/1395 , H01M10/058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轻约束压的全固体电池。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全固体电池来解决上述课题,该全固体电池是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Si系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形成的固体电解质层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所述Si系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的周围0.3μm的区域(区域A)中具有空隙,所述区域A中的空隙率为10%以上且7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206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074521.1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50/528 , H01M50/51 , H01M50/58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全固体电池。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沿着厚度方向配置的多个电池单元的错位的全固体电池。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全固体电池来解决上述课题,该全固体电池具备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其中,具备电池单元A及电池单元B,上述电池单元A中的第二集电体AY和上述电池单元B中的第二集电体BX配置为经由第一绝缘部而对置,极耳AX、极耳AY及极耳B由固定部件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00417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87814.X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4 , H01M4/38 , H01M4/40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68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85 , H01M10/425 , H01M10/44 , H01M10/446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该全固体电池系统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固体电解质层(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4)的全固体电池以及对全固体电池使用时的充放电电压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其中,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中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非晶化率为27.8~82.8%,且满足下述条件:0.32≤全固体电池的控制放电容量(mAh)/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理论容量(mAh/g)×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全部重量(g)×非晶化率(%)≤0.60。另外,该制造方法具有:将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和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层叠的层叠工序,和充电至高于充放电电压的初始充电电压的初始充电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653212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25011.2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6 , H01M4/386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Y02W30/84 , H01M10/5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造全固体电池的方法。制造全固体电池的方法,包括:将包含失活锂的含失活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4)、全固体电池用固体电解质层(3)和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层(2)层叠,使得将全固体电池用固体电解质层配置在含失活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全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层叠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2017242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6118.8
申请日:2009-02-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09 , H01M4/04 , H01M4/0435 , H01M4/139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10/345 , Y02E60/12 , Y10T29/49108 , Y10T29/531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片的制造方法,该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在第一切断工序中在涂布了电极材料的各个涂布部之间切断原片材,该原片材是在带状的金属箔上空开预定的间隔而沿长度方向涂布了多条电极材料而得到的。在挤压工序中,对通过该第一切断工序切断后获得的各个原片材进行挤压。在该情况下,通过挤压机进行挤压的原片材各自独立。因此,涂布部被压延了的影响只限于各个原片材。另外,能够抑制原片材发生的变形相互影响而导致产生皱折。
-
公开(公告)号:CN11320630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0074521.1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50/528 , H01M50/51 , H01M50/58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全固体电池。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沿着厚度方向配置的多个电池单元的错位的全固体电池。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全固体电池来解决上述课题,该全固体电池具备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其中,具备电池单元A及电池单元B,上述电池单元A中的第二集电体AY和上述电池单元B中的第二集电体BX配置为经由第一绝缘部而对置,极耳AX、极耳AY及极耳B由固定部件固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