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94720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234377.8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491/06 , A61K31/436 , A61P31/12 , A61P35/00 , A61P35/02 , A01N43/9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聚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二聚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从豆科决明属药用植物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干燥树皮中分离得到,其分子式为C26H21NO6,命名为腊肠素A,英文名为Fistulain A,具有下述结构式:制备方法是以豆科决明属药用植物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干燥树皮为原料,经过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MCI脱色、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而得到。本发明化合物是从药用植物中发现的第一个通过C‑14–N连接的新颖骨架类型的二聚体色酮生物碱,且具较好的生物活性,可作为抗癌药物和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先导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57505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435982.7
申请日:2014-08-30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12P17/18 , C07D491/22 , A61K31/407 , A61P35/00 , A01N43/90 , A01P1/00 , C12R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吲哚‑四氢吡咯‑2‑酮类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吲哚‑四氢吡咯‑2‑酮类生物碱是以青霉属分枝青霉组(Penicillium ramigena,YNCA0361)菌株经发酵、提取、层析、纯化后得到,其分子式为C21H24N2O7,结构式为: 该化合物命名为:aspergilline D;青霉属分枝青霉组(Penicillium ramigena,YNCA0361)菌株,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 4824,保藏日期为2011年5月2日。制备方法是青霉属分枝青霉组菌株的固体发酵物为原料,经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应用为该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癌和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化合物结构新颖,化合物活性好,可作为抗癌药物和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先导化合物,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804014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139862.7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493/10 , A61P31/20
Abstract: 二萜类二聚体,活性好,可作为抗HBV药物的先导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etexane 型二萜二聚 性化合物,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Icetexane 型二萜二聚体类化合物是从分药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是目前为止首个C环C-11位羰基与C-10位羟基形成分子内半缩酮结构的二萜二聚体,命名为biperovskatone,其分子式为C40H56O6,具有下述结构:所述Icetexane 型二萜二聚体是以干燥的分药花属植物全株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而得到。该
-
公开(公告)号:CN10484461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39887.7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493/08 , A61P3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etexane型C18降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Icetexane型C18降二萜类化合物是从分药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是目前为止首个C环裂解的Icetexane型降二萜,可代表Icetexane型二萜类化合物的一个新亚类结构,命名为norperovskatone,其分子式为C18H26O3,具有下述结构: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干燥的分药花属植物全株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而得到。该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并能显著降低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简单,活性好,可作为抗HBV药物的先导性化合物,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696202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910095109.7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317/64 , A61K31/36 , A61P31/18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红景天所含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具有新颖通式(I)的结构,系将红景天全株晾干粉碎,粉碎后以70%丙酮分次用超声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将萃取液浓缩成浸膏,然后用硅胶柱层析初分,采用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进一步分离,即可获得所需化合物。对该化合物进行了抗HIV-1活性筛选,实验结果显示出良好的抗HIV-1和抗氧化活性,其HIV-1治疗指数为55.2,抗氧化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9.68μg/L。
-
公开(公告)号:CN118006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37615.5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11B9/02 , A01G7/06 , A61L9/013 , A61L1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涎香香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用能高量合成龙涎香前体化合物赖百当二萜的烟草杈支为原料,原料经调制处理,然后以甘油或丙二醇为夹带剂,用高真空蒸馏,收集蒸馏冷凝成分,即可得到本发明所述的龙涎香香料。本发明所述的香料用于熏香,由于香料自身带有显著的抗菌活性,熏香产生的气雾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埃希菌、枯草杆菌、黑曲霉菌、变形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净化空气效果。此外,熏香具有优雅舒适的龙涎香香味,产生的气雾能有效缓解压力,放松不安的心情,缓解紧张性头痛,具有显著的熏香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1415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542532.8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215/227 , A61K36/71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滇唐松草中抗轮状病毒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命名为4‑乙酰‑7‑异戊烯基‑6‑甲基喹啉‑2(1H)‑酮。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制备川滇唐松草全株提取物浸膏,再用硅胶柱层析法处理所述浸膏以得到洗脱液,然后使该洗脱液浓缩,再经过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即得。本发明化合物结构新颖,且具有较好的抗轮状病毒活性,为该类型的化合物抗轮状病毒活性的首次公开,为抗病毒药物筛选提供了新的化合物骨架类型,还可作为抗轮状病毒的先导化合物用于抗轮状病毒药物制剂研发。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98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541220.5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491/052 , A01N43/9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该化合物以鹤庆唐松草为原料,以高浓度甲醇、高浓度丙酮/水或高浓度乙醇/水提取,提取液合并,过滤,减压浓缩成浸膏;浸膏用硅胶干法装柱进行硅胶柱层析;以氯仿‑丙酮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液的8:2部分进一步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即得所需的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经活性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对烟草黑胫病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发明化合物结构新颖,且具有较好的抗黑胫病活性,可作为抗烟草黑胫病的先导化合物用于抗烟草黑胫病防治生物农药的研发。
-
公开(公告)号:CN11166230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489611.2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异呋喃内脂化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以及含有苯并异呋喃内脂化合物的液体香薰。该化合物的结构如下:本发明以烟叶采烤后的烟草茎皮为原料,提取出一种安全无毒的结构新颖的苯并异呋喃内脂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埃希菌、枯草杆菌、黑曲霉菌、变形杆菌的抑制率超过92.5%;另外,该化合物香韵特征独特,具有优雅的酯香香味,略带药草香味,因而本化合物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抗菌香料加以开发应用。本发明以该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制备的液体香薰具有优雅的酯香香韵,能缓解压力,放松不安的心情,经试验验证,本液体香薰能够缓解紧张性头痛,还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和净化空气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1415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42532.8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215/227 , A61K36/71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滇唐松草中抗轮状病毒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命名为4‑乙酰‑7‑异戊烯基‑6‑甲基喹啉‑2(1H)‑酮。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制备川滇唐松草全株提取物浸膏,再用硅胶柱层析法处理所述浸膏以得到洗脱液,然后使该洗脱液浓缩,再经过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即得。本发明化合物结构新颖,且具有较好的抗轮状病毒活性,为该类型的化合物抗轮状病毒活性的首次公开,为抗病毒药物筛选提供了新的化合物骨架类型,还可作为抗轮状病毒的先导化合物用于抗轮状病毒药物制剂研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