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33877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1067146.8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MRSA萘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萘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18H18O4,该化合物命名为naphthalde B。其制备方法是以拟茎点霉菌株CGMCC M2017632的大米固体发酵产物为原料,经浸膏提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等步骤分离得到。所述的应用为naphthalde B在制备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中的应用。经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naphthalde 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43300的活性,MIC50分别达到4μg/ml和16μg/ml。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简单,活性好,可作为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先导化合物,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0299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711067095.9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萘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萘类化合物是以福士拟茎点霉(Phomopsis fukushii)菌株经发酵、提取、层析、纯化后得到,其分子式为C14H14O6,结构式为:该化合物命名为:naphthalde D;所述福士拟茎点霉(Phomopsis fukushii)菌株,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7632,保藏日期为2017年10月23日。所述的制备方法是以福士拟茎点霉(Phomopsis fukushii)菌株的固体发酵物为原料,经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所述的应用为所述的萘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化合物结构新颖,化合物活性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81754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60124.9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209/46 , A61P35/00 , A61P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9/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从傣族药用植物豆科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干燥树皮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命名为:2-(2-羟乙基)-5-甲基-6-异戊烯基-异吲哚-1-酮,英文名为2-(2-hydroxyethyl)-5-methyl-6-prenyl-isoindolin-1-one,其分子式为C16H21NO2,具有下述结构: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方法是以傣族药用植物豆科腊肠树(Cassia fistula)的干燥树皮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MCI脱色、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而分离得到。所述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经细胞毒活性实验,对部分肿瘤细胞株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本发明化合物结构新颖,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可作为抗癌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34819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42635.8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217/16 , A61K31/472 , A61P3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从傣族药用植物豆科翅荚决明(Cassia alata L.)树皮分离得到,其分子式为C13H13NO3,命名为翅荚决明碱A,英文名为alatalkaloid A,具有下述结构:所述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方法是以翅荚决明(Cassia alata L.)树皮为原料,经浸膏提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所述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经活性测试表明,对轮状病毒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发明化合物结构新颖,具有较好的抗毒活性,可作为抗轮状病毒的先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29220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467243.6
申请日:2014-09-15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311/76 , A01N43/16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黄酮类化合物是从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尖叶山蚂蝗(Desmodium oxyphyllum)的全草中分离得到,命名为山蚂蝗素B,英文名为oxyphyllumflavone B,其分子式为C22H18O6,具有下述结构:所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尖叶山蚂蝗的全草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提取、MCI脱色、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所述应用为该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经对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本发明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率达56.5%,比阳性对照品宁南霉素的抑制率(29.6%)高,具有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简单活性好,可作为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先导性化合物,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6152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67519.3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311/30 , C07D311/40 , A61P3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30 , C07D3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黄酮类化合物从云南地方晾晒烟中分离得到,该化合物命名为8-乙酰基-4'-羟基-7-甲氧基-6-甲基黄酮 (8-acetyl-4'-hydroxy-7-methoxy-6-methylflavone),其分子式为C19H16O5,具有下述结构:所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提取浸膏提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具体为:将样品粉碎、提取、过滤、浓缩,层析,洗脱,洗脱液的7:3部分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即得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本发明经试验证明,对轮状病毒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发明化合物结构新颖,抗毒活性较好,可作为抗轮状病毒的先导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29220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67243.6
申请日:2014-09-15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311/76 , A01N43/16 , A01P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76 , A01N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黄酮类化合物是从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尖叶山蚂蝗(Desmodiumoxyphyllum)的全草中分离得到,命名为山蚂蝗素B,英文名为oxyphyllumflavoneB,其分子式为C22H18O6,具有下述结构:所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尖叶山蚂蝗的全草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提取、MCI脱色、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所述应用为该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经对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本发明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率达56.5%,比阳性对照品南宁霉素的抑制率(29.6%)高,具有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简单活性好,可作为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先导性化合物,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62316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68326.7
申请日:2014-09-15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311/76 , A61K31/37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从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尖叶山蚂蝗(Desmodiumoxyphyllum)的全草中分离得到,命名为山蚂蝗素BA,英文名为oxyphyllumflavoneA,其分子式为C21H16O6,具有下述结构:;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尖叶山蚂蝗的全草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提取、MCI脱色、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所述的应用为该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经细胞毒活性实验,山蚂蝗素A对NB4,A549,SHSY5Y,PC3和MCF7五株细胞均表现出较好的细胞毒活性;本发明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简单,活性好,可作为抗癌药物的先导化合物,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62303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2927.1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307/68 , C12P17/04 , A01N43/08 , A01P1/00 , C12R1/8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7/68 , A01N43/08 , C12P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丁内酯类木脂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丁内酯类木脂素是以青霉属分枝青霉组(P.ramigena,YNCA0361)菌株经发酵、提取、层析、纯化后得到,其分子式为C23H22O8,具有下述结构式:命名为青霉内酯A,英文名为versicolactoneA;青霉属分枝青霉组(P.ramigena,YNCA0361)菌株,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No.4824,保藏日期为2011年5月2日。制备方法是以青霉属分枝青霉组(P.ramigena,YNCA0361)菌株的固体发酵物为原料,经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MCI脱色、反相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等步骤而得到。所述应用为该丁内酯类木脂素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化合物结构新颖,活性好,可作为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先导化合物,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827118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329384.2
申请日:2012-09-08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IPC: C07D307/83 , A01N43/12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异橙酮类化合物是从苏木科决明属乔木中分离得到,命名为siamauroneB,其分子式为C15H10O5,具有下述结构:所述的异橙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是以苏木科决明属乔木为原料,经浸膏提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具体包括:将苏木科决明属乔木样品粉碎提取,提取液合并,过滤,减压浓缩成浸膏;浸膏用硅胶装柱进行硅胶柱层析;以体积配比为1:0~0:1的氯仿-丙酮溶液进行梯度洗脱;7:3部分进一步用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即得。本发明经试验证明,具备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简单,活性好;可作为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先导性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