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型显示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82913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86927.9

    申请日:2007-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型显示装置(4),其能够用较少数量的光源(21、22、…)维持均匀并且较高的亮度。本发明的发光型显示装置(4)包括发光型液晶显示屏(5)以及从其后用照明光(F1)照亮发光型液晶显示屏(5)的表面发射光源器件(1),其中表面发射光源器件(1)在整个表面上沿法线方向朝着正面发射准直光(F1),并且光散射元件(7)放置在发光型液晶显示屏(5)的正面,用于透射进入背面的入射光(F2)同时各向同性地散射光(F2)。

    液晶显示装置及光扩散膜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2912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29994.X

    申请日:2010-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在一对透明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而成的液晶单元、在液晶单元的背面侧设置的背光源装置、配置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与上述液晶单元之间的具有光扩散功能和/或光偏转功能的第1光扩散层、配置在上述第1光扩散层与上述液晶单元之间的第1偏振片、配置在上述液晶单元的前面侧的第2光扩散层、及配置在上述液晶单元与上述第2光扩散层之间的第2偏振片;上述第2光扩散层具有光扩散特性,即,在将波长为549nm的激光从背面侧的法线方向射入时,相对于沿第2光扩散层的法线方向射入的激光的强度,沿自法线方向倾斜40°的方向射出的激光的相对强度为0.0002%~0.001%;上述第2光扩散层的外部雾度小于1.0%。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即使在来自环境的外光存在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视角宽且色彩重现性高的显示。

    液晶显示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4954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80024964.X

    申请日:2010-03-29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备背光灯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不降低来自背光灯装置的出射光的利用效率地缓和灯的影像。液晶显示装置(100)依序具备背光灯装置(2)、第1光漫射板(3)、棱镜片(4a,4b)、第1偏振片(5)、液晶单元(1)、第2偏振片(6)、第2光漫射板(7),第1偏振片(5)与第2偏振片(6)配置为它们的吸收轴形成正交尼科尔的关系,第1光漫射板(3)具有下述特性,即,从背面在所述背面的垂线方向入射平行的光线时,相对所述垂线方向形成20°角度的方向上出射的透射光的强度(I20)与相对所述垂线方向形成0°角度的方向上出射的透射光的强度(I0)之比(I20/I0)为30%以下,第2光漫射板(7)具有包含透光性树脂(721)和在透光性树脂(721)中分散的透光性微粒(722)的光漫射层(72)。

    液晶显示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71221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710185740.7

    申请日:2007-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6 G02B5/0242 G02B5/02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不仅当在垂直方向看时而且当斜着看时均能够获得正常且高质量的彩色显示而没有微红色移。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光漫射板(3)、位于光漫射板(3)后侧的光源(2)、以及位于光漫射板(3)前侧的液晶面板(30),其中光漫射板(3)通过在透明材料中的散布光的漫射颗粒而构成,且透明材料和光漫射颗粒之间的折射率差的绝对值Δn以及光漫射颗粒的50%累计颗粒直径D50(μm)满足关系0.01≤Δn×D50≤0.25或0.61≤Δn×D50≤0.75。

    光路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19357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80131238.5

    申请日:2009-08-10

    Abstract: 提供一种正面方向的亮度良好的光路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依次配置背光灯装置(2)、2片棱镜膜(4a、4b)、第1偏光板(5)、在一对基板之间设置了液晶层而成的液晶单元(1)和第2偏光板(6)。棱镜膜(4a、4b)是在光射出面侧平行地形成了多个截面为多边形状的尖细形状、其最尖端顶角为90~110º的线状棱镜而成的。将第1偏光板(5)与第2偏光板(6)配置成它们的透射轴为正交尼科尔的关系。另外,将棱镜膜(4a)配置成其线状棱镜的棱线与第1偏光板(5)的透射轴大致平行,将棱镜膜(4b)配置成其线状棱镜的棱线与第2偏光板(6)的透射轴大致平行。

    照明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19295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80131240.2

    申请日:2009-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5/02 F21Y2103/00

    Abstract: 在依次配置了光源部、光漫射部件和聚光部件的照明装置中,提高正面方向的亮度。光源部(1)包括:具有开口部(121)的长方体形状的壳体(12);以及在壳体(12)内并列配置了多根的CCFL(11)。而且,光漫射板(2)安装成堵塞该壳体(12)的开口部(121)。聚光部件(3)具有2片棱镜膜(31、32),棱镜膜(31、32)配置成在光漫射板(2)的光射出面侧重叠,以使线状棱镜的棱线彼此正交。

    膜和膜的制造方法及其利用

    公开(公告)号:CN101410737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780011043.8

    申请日:2007-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是在膜的平面方向而是在膜的法线方向具有高折射率的膜和膜的制造方法及其利用。在垂直取向用取向膜上形成混合取向性的棒状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层。此时,上述棒状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在垂直取向用取向膜界面是垂直取向或倾斜取向。由此可制造在使膜的平面正交轴向和膜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分别为nx、ny、nz时满足nz>nx和nz>ny的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