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含盐废水的减量化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0983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510980936.X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含盐废水的减量化处理方法,所述方法是对高含盐废水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减量化处理,所述减量化处理包括初步减量化处理和深度浓缩处理,其中,所述初步减量化处理是将经过预处理的废水通过中压反渗透装置和高压反渗透装置进行初步减量化处理后得到反渗透产水和反渗透浓盐液,所述反渗透浓盐液经进水调整监测装置处理后送至一级电驱动离子膜单元和二级电驱动离子膜单元进行深度浓缩处理后得到高浓度盐液。本发明的高含盐废水的减量化处理方法,能实现回收废水溶液95%以上至淡水箱,实现废水再利用。

    一种陶瓷过滤管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8937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14418.7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过滤管,包括用于过滤的陶瓷纤维的管体,管体的内部与管体的外部之间通过管体的管壁上的若干气孔实现双向气通,管体具有中空腔体且管体仅一端设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开口端;处于过滤状态之时,过滤气流从管壁流入并从开口端流出;处于逆洗状态之时,逆洗气流从开口端流入而从管壁流出;陶瓷过滤管还包括至少部分设置在中空腔体之内的转轴,转轴在逆洗时由逆洗气流驱动;以及至少部分设置在中空腔体之内用于对进入中空腔体的逆洗气流进行扰流以使附着在管壁之外的尘饼在经过扰流的逆洗气流的条件下剥落的扰流叶片,扰流叶片与转轴一体地旋转。本发明能在反向清洗作业时使附着在陶瓷过滤管的外壁上的尘饼更彻底地剥离。

    一种盐湖提锂生产系统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57195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178239.9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湖提锂生产系统,包括:用于富集锂离子的第一处理区和用于富集碳酸根的第二处理区,第一处理区被配置为形成第一透过流和第一截止流,第二处理区被配置为形成第二透过流和第二截止流,第一截止流经第二处理区处理以第二透过流的形式返回到第一处理区,第二子截止流经过第二处理区处理产生与第二子透过流混合的第三子透过流以及与第一子截止流混合的第三子截止流,第三子截止流和/或第四截止流与第一子截止流混合以连续输出富含碳酸根的碳酸钠回收纳滤浓水第二子截止流经两级透析纳滤单元处理的过程中,两级透析纳滤单元的进水口处增设引入氯化钠溶液以通过第二透析透过流与第二截止流之间的渗透压的方式减少系统运行压力。

    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的减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463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291237.0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的减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使用至少两个减量化模块和至少一个渗透模块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减量化处理,至少两个减量化模块设为第一减量化模块和第二减量化模块。第一减量化模块和渗透模块的来水流通方向串联回流设置,构成梯级减量化结构。本发明通过第一减量化模块和第二减量化模块共同构成减量化体系,在保障反渗透装置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使得减量化后的产水水质达到进入制超纯水装置要求,针对反渗透膜水回收率低的问题,能够减小减量化处理的投资,提高减量化效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废水处理量,同时实现对废水的高度减量化,增加水回收率。

    一种盐湖提锂生产系统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71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78239.9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湖提锂生产系统,包括:用于富集锂离子的第一处理区和用于富集碳酸根的第二处理区,第一处理区被配置为形成第一透过流和第一截止流,第二处理区被配置为形成第二透过流和第二截止流,第一截止流经第二处理区处理以第二透过流的形式返回到第一处理区,第二子截止流经过第二处理区处理产生与第二子透过流混合的第三子透过流以及与第一子截止流混合的第三子截止流,第三子截止流和/或第四截止流与第一子截止流混合以连续输出富含碳酸根的碳酸钠回收纳滤浓水第二子截止流经两级透析纳滤单元处理的过程中,两级透析纳滤单元的进水口处增设引入氯化钠溶液以通过第二透析透过流与第二截止流之间的渗透压的方式减少系统运行压力。

    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的减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46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91237.0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的减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使用至少两个减量化模块和至少一个渗透模块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减量化处理,至少两个减量化模块设为第一减量化模块和第二减量化模块。第一减量化模块和渗透模块的来水流通方向串联回流设置,构成梯级减量化结构。本发明通过第一减量化模块和第二减量化模块共同构成减量化体系,在保障反渗透装置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使得减量化后的产水水质达到进入制超纯水装置要求,针对反渗透膜水回收率低的问题,能够减小减量化处理的投资,提高减量化效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废水处理量,同时实现对废水的高度减量化,增加水回收率。

    一种曝气设备和采用该曝气设备的曝气池

    公开(公告)号:CN10901990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1212540.0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曝气设备和采用该曝气设备的曝气池,曝气设备包括:导泡组件,其包括若干导泡板,所述若干导泡板中的每块导泡板均能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状态浸入曝气池的池体内的废水中使得从曝气头中释放的气泡能够至少部分地沿相应的导泡板的下表面斜向上移动;和/或至少一个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导泡组件上下移动并在移动后使得所述导泡组件保持在相应的高度。本发明可以延长气泡与废水的接触时间,有效延长提高曝气效率,并且这一过程是通过安装在可以上下移动的承载件内的导泡板实现的,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固定安装的导泡板影响曝气池和曝气头的清洗、检修和/或维护过程。

    一种全膜法脱盐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1969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85219.6

    申请日:202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膜法脱盐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前处理单元,用于滤除界外送来的原水中的至少部分杂质;反渗透单元,用于利用至少三级反渗透装置与前处理单元之间的非线性组合关系对经前处理单元处理后得到的出水进行逆向渗透脱盐以使其出水满足EDI装置进水指标;EDI装置,对达到其装置进水指标的来水进行深度脱盐处理制得二级脱盐水,二级脱盐水可经外供脱盐水泵加压后送至用水点。

    一种陶瓷过滤管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89374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1214418.7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过滤管,包括用于过滤的陶瓷纤维的管体,管体的内部与管体的外部之间通过管体的管壁上的若干气孔实现双向气通,管体具有中空腔体且管体仅一端设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开口端;处于过滤状态之时,过滤气流从管壁流入并从开口端流出;处于逆洗状态之时,逆洗气流从开口端流入而从管壁流出;陶瓷过滤管还包括至少部分设置在中空腔体之内的转轴,转轴在逆洗时由逆洗气流驱动;以及至少部分设置在中空腔体之内用于对进入中空腔体的逆洗气流进行扰流以使附着在管壁之外的尘饼在经过扰流的逆洗气流的条件下剥落的扰流叶片,扰流叶片与转轴一体地旋转。本发明能在反向清洗作业时使附着在陶瓷过滤管的外壁上的尘饼更彻底地剥离。

    一种基于双极膜的盐水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5456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80010383.1

    申请日:2019-01-28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极膜的盐水回收系统,包括第一隔室(109)、第二隔室(110)和第三隔室(111),其中,进水以电极液的形式分别在由第一隔室(109)、初级电渗析器(201)的阳极室(203)和第一中间水池(3)限定的第三循环通路(8)以及由第二隔室(110)、阴极室和第一中间水池(3)限定的第四循环通路(9)中进行循环,其中,第一隔室(109)被配置为经其处理的液体在第三循环通路(8)中中和经阳极室(203)处理形成的酸性液体的工作模式,第二隔室(110)被配置为经其处理的液体在第四循环通路(9)中中和经阴极室(202)处理形成的碱性液体的工作模式。

Patent Agency Ranking